倩玉小说网

第43章 爹爹,你是不是傻啊?……【6 / 6】

七年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用完晚膳,赵旸他就跟着曹班学习兵法。

曹班年轻的时候,曾经过战场,在战场作战很有经验。他不仅教导赵旸他兵法,告诉他怎么在战场活下来。

赵旸他听得非常认真,同时也听得热血沸腾,一个个恨不得立马战场杀敌。

曹班说完兵法,又跟赵旸他说起战场一些残酷的事情。

“如果可以,是不要打仗好。”曹班语沉重地说道,“但是有些仗不得不打。”

“燕云十六州必须收回来,所以这场仗不得不打。”赵旸语坚定的说道,“只有把辽夏打怕了,边境的老百姓才永永远远地过安稳的日子。”

“殿下说得。”一开始从曹皇后那里得知太子殿下长大后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曹班是非常高兴的。曹家一直以来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官家不愿意打仗,他也不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这场仗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

“所以,我要在开战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赵旸想到了宫里的禁卫军,眉头皱了起来,“这么年有打仗,很将士应该都忘了在战场怎么杀敌。”

曹班明赵旸的意思,语恭敬地说道:“殿下放心,曹家一定会好好训练将士,绝不让他懈怠。”

“要把将士磨炼成一把锋利的刀,这样以后了战场才杀敌。”汴京城的将士很年有战场杀敌,早就生锈了。再者,这些年来,他一直被文臣打压,早就有了往日的锐,只怕他变得贪生怕死。如果这个时候不好好训练他,等日后了战场也只有死路一条。

“是,殿下。”

“明日,我去汴京城城的庄子检验我的亲卫军。”赵旸想了想又说道,“等我检验完我的亲卫军,带我去禁卫军营看看。”

宫中的禁卫军一般般,那么禁卫军营的其他将士怕是也不怎么样。等训练好褚越他,就派他去禁卫军营训练其他将士。

“殿下,您去禁卫军营,官家知道吗?”曹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禁卫军营十分重要,有官家的旨意,哪怕是太子也不随便去。

“爹爹不知道,不过爹爹以前我说过,不管是宫中的禁卫军,是禁卫军营里的将士,我都可以任意使唤。”赵旸笑着说,“所以,叔祖父您不用担心。”

曹班心中大惊,虽然官家只有太子殿下一个儿子,但是想到官家竟然让太子殿下随意使唤禁卫军,这真的是……宠爱太子殿下啊。

“殿下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我最近在琢磨一套新的训练方式。”赵旸一脸认真地说道,“我已经让宫中的禁卫军开始训练。明日去庄子,也会让我的亲卫军训练。如果训练结果不错的话,届时就推广到三军。”

“殿下,您想的新的训练方式是什么样的方式?”曹班有些好奇问道。

赵旸曹班眨了眨眼,卖了个关子:“暂时不跟叔祖父说,等训练有效果了再跟你说。”

“臣期待着。”曹班是真的期待赵旸所说的新的训练方式,并不是在说客套话,而且他也不觉得赵旸在胡闹。从赵旸安排他做那些事情起,他就知道太子殿下聪慧过人,并且在军事方面也非常有天赋。

“叔祖父,辽夏那边有传消息回来吗?”三年前,赵旸就让曹家派人专门打探辽夏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消息传回来,不过传回来的消息都是小事。像军中的事情,派去的探子暂时有探到。

“暂时有。”曹班言道,“听说北方的草长得不错,在今年入冬之前,辽夏应该会老实一阵子。”

提到草,赵旸就想到了马。

“我要的汗血宝马呢?”

“殿下,汗血宝马太过珍贵,想要买到汗血宝马不容易。”

“那就买一些草原的马回来。”赵旸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表情若有所思,“想办法培养自己的马。”战马一直靠购买族的,终究不可靠,是得培育自己的战马。“不管花少钱都一定要培育出自己的战马。”

“是,太子殿下。”

“叔祖父,我下一盘棋吧。”

“好。”

赵旸一边跟曹班下棋,一边跟他聊军中的事情。

曹家有人在朝堂任职,但是不少人在军中任职,他军中的事情非常了解。而,赵旸最想要知道的事情就是军中的事情。

曹许他站在一旁观看赵旸他下棋,听他讨军中的事情。

越是了解军中的事情,越是觉得宋朝的武将真的太惨了。曹班赵旸说,如果他日后要提高武将的地位,所有武将都会感谢他,会他肝脑涂地。可惜,现在不让武将得知此事。

“殿下,如果您想要提高武将的地位,您得十分了解文臣。”曹班捋着胡子,一脸深意地说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叔祖父的意思是让我亲近文臣,了解文臣?”

曹班微微颔首。

“叔祖父,你忘了,我与晏相他的关系很不错。”赵旸落下棋子,“不过想要彻底了解文臣,那我得朝。我现在小,是不可朝的。”

“殿下,其实过两年,您就跟官家提朝旁听一事。”曹班别有深意地说道,“殿下,您在朝堂看听,不仅彻底地了解文臣,也熟知国家大事,这您来说是一件好事。”

“旁听吗?”赵旸倒是有想过去朝旁听,现在听曹班这么建议,觉得可。“好,等过两年,我就跟爹爹替我朝旁听一事。”

“殿下,您要在民间走走,这样您才了解老百姓的情况。”曹班心里是非常希望赵旸做一个明君。

赵旸赞同地点点头:“这倒是。”说到民间的事情,他忽然想到了春耕。

每年春耕的时候,宋仁宗都会带曹皇后,有满朝的大臣下田『插』秧。今年,他让爹爹带他一起去春耕。

翌日一早,曹评他就带着赵旸去了汴京城城的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