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九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天前,古城外。
唐寂率骑军而至,远远便瞧见四起的狼烟,勃然震怒,命身旁副将白镇楼率五千骑兵,分兵援助兰漠城和观海城后,纵马疾驰,直入古城。
顺着街道一路走过,看着那些手无寸铁,弱如鸡毛的普通百姓的尸首,唐寂眼睛里逐渐充满愤怒。
远远瞧见那些披甲戴盔的金甲将士,纵马便是一通绞杀,紧接着继续向城西进发。
与肌肉大汉对峙的文玉石大将军脸色略显苍白,不由惊叹对方神力的恐怖,不过在听到那老军卒的那番激动人心的时,欣然叹谓。
看那肌肉大汉的眼神多了几丝中轻蔑嘲讽之意,取胜之心变的更加坚定。
沉默小会儿,突然说起令人难明的话,至少肌肉大汉此刻真的是不知其所云。
“生死存殁,有人的死,也是为了他人的生。当年我的生是别人用死换来,而如今如果我的死能换来兰漠城数万人的生,那便足矣!”
话语落下,步伐疾速迈出,手中的长剑这一刻好像变得更加锋利坚韧,势要斩杀对面的肌肉大汉,不是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一剑劈下,肌肉大汉抬臂呈十字格挡,虽未伤及,护腕甲胄却徒然破碎,连连倒退数步。
一股无形威严于文玉石大将军身上散发而出,战袍于风中泠泠作响,手中三尺气概剑意涨势,三尺之内满是霸道剑罡。
肌肉大汉甩了甩酸麻手臂,在文玉石这一剑的霸道力量下,若不是及时凝聚念力护臂而退,只怕此时双手已然报废。
大汉终究燃起了战意,猛然大喝,一股恐怖念力凝聚于双臂之上,抬手便是一拳轰出。
文玉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看出那大汉先前刻意隐藏了实力。
识海上境,远比自己这临时踏入的识海上境,来得强大,难怪先前一直被压制。
尽管如此,倒也没有退怯,举剑迎上那一拳,破解而开。
紧接着再次与大汉缠斗在一起,显然比先前那一战更加持久,不再以力对力的方式,换了以柔克刚的走剑,让对手暴露出破绽。
最后打算借机一击致命。
那肌肉大汉专修肉身,当真是强悍,数剑劈中,竟仅是伤了皮,血都不曾留下一滴。
可修体魄的修行者,除非已入传说中的五境,不然再如何强悍,于持久战中还是会破绽百出。
譬如,行动速度会愈发缓慢,同时比起其他修行者,念力就不能调动自如了,念力的暂时停滞间,命门就暴露无疑格了。
文玉石大将军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换了以速度称霸的柔和走剑式。
成功使速度迟钝的肌肉大汉手忙脚乱,念力出来了停滞想象,大汉徒然跪倒,浑身竟出现无力疲软感。
就在这时,文玉石看准时机,一剑削去了对方一条手臂,紧接着长剑破开大汉胸甲,最终一剑取了对方性命。
南姜国将领身畔的剑客男子不再平静如霜,反而面色凝重认真起来,躬身而礼,说道:“殿下,请容属下出战!”
被唤为殿下的将领,只是嘴角一扬,想着来讨伐前,南荒里那座道观的观主的话,说道:“切勿伤及性命。”
那剑客默默点头,右手懒散拂过剑柄,看似懒散的手已然凝出念力,驱动了鞘中长剑。
长剑出鞘浮于半空,竟是要使出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的飞剑不成?
并不是,飞剑停滞,剑客一个俯冲而出,顺势抬手握住剑柄,朝着文玉石大将军疾射而去。
不过片刻,一柄三尺纯锋直达文玉石大将军胸脯,破开了那黑铁胸甲。
文玉石将军倒飞而去,狂吐几口鲜血,满脸惊骇的看着那突然冒出来的剑客。
剑客收剑,极其冷漠转身,闪避着那些军卒的拼命,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自己的主子身畔,肃然默立。
就在这时,很是突兀的响起了一片震耳发聩的马蹄声。
周遭未见驰骋杀敌的骑兵,这震颤大地的马蹄声的出现,使战场上原本厮杀缠斗的两军纷纷止战后退,他们同时感受到了恐惧。
文玉石大将军顾不得身上伤势,持剑警惕那马蹄传来的方向。
南姜国那位殿下徒然一笑,喃喃自语:“有其父必有其子,新朝已定。观主所言果然成真,如此本王那些死去的将士也不枉这一行了。”
只片刻,北方出现了一支由一匹棕马率领的两千余铁骑,驰骋而来。
铁骑自带的威严震撼着战场上所有将士,握住武器的手已经不由得抖了起来,面色更显得苍白恐惧。
待看清那棕马上的骑手身上的甲胄,正是夜兰国标志性的黑金铁甲。
南姜军纷纷撤退,兰漠城军卒顿时欢呼雷动。
没有人会想到今日竟会有奔赴千里而来援军!
铁骑统领驰马而来,在两军之间驻足,翻身下马,走至文玉石大将军身前,行之军礼,说道:“白镇楼奉谣帝之命前来援助兰漠城!”
白镇楼当年是唐山谣字旗下的最年轻的一名副将,当年不过十八。
如此年纪能胜任副将,靠得不仅是强悍的战力,更是以智谋略计著称。
唐山胜任大将军时,经历过不知多少战事,其中三分之一的取胜便来自白镇楼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只不过当年唐山革职降任,白镇楼便解甲归田娶妻生子了。
两年前,唐寂借南门学院学子一月可出游一历的时机,寻到了白镇楼,说服他再度入仕,谋了个兵部侍郎。
将近三年到谋划,就凭一己之力暗地里拉拢住了唐山当年的旧部,如今的权臣武将,以至于最终与唐寂来了场里应外合,夺下了皇城。
将近二十年过去,三十八岁的白镇楼依旧风采,霸气威严更胜当年。
当文玉石听到那句谣帝,便知皇城已然沦陷,昏庸腐败的君权落幕。
虽然也曾痛恨那皇帝的昏庸不作为,可心里还是莫名感到凄楚,已然是一介镇守边境的亡国之将了。
最终,文玉石不得不躬身而拜,道:“文玉石愿为谣帝护守南境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