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箫剑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诺米典评、阿狸点评在烧钱大战中双赢,共同瓜分外卖市场。”
“这是青橙所无法接受的。”
裴卫平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汪总,你的意见呢,也是一样的吗?”张硕又看向汪鑫。
“我…”汪鑫先是快速扫了裴卫平一眼,这才说道:“我原则上同意裴总的意见,具体如何决策,还得总部拿主意。”
这话就说的有点圆滑,谁也不得罪。
“嗯”
张硕敲了敲桌子,不答反问,“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本地生活服务?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内部,又该是什么?”
“???”
这下轮到裴卫平、汪鑫两人面面相觑。
“我的理解是,本地生活服务,就是用线上的方式,非常便利地为用户提供同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餐饮、出行、酒店、娱乐等等。至于说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衣食住行,餐饮当为首选,也是消费的主力军。”
裴卫平虽然困惑,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正是看中了这一点,阿狸、腾达等巨头才会在外卖业务上频频掀起补贴大战,就是要以外卖为抓手,构筑起本地生活服务的主心骨。
原时空的霉团。
不管之后业务怎么多元化运作,外卖也始终都是营收的大头。
如果再往前追朔,团购的兴起与火热,也是跟餐饮加入团购序列密切相关,从而极大地带动了团购概念的普及。
这便是吃货的力量。
对于普罗大众,尤其是对那些漂泊在外的打工人而言,衣食住行当中,吃跟住的消费占比一直都是最高的。
前者养肥了大小餐馆,后则养肥了大小房东。
嗯,更准确地说,大小餐馆,本质上其实也是在替房东打工。
不然怎么说。
大城市食物链的顶端,永远都是包租公、包租婆呢?
“如果仅仅从营收的角度看,你说的确实没错,餐饮确实应该是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但我以为,这恰恰歪曲了本地生活服务的内涵。”
张硕却有不同看法。
“愿闻其详。”
在张硕面前,裴卫平永远都是谦逊的,作为青橙的半个元老,他太清楚,青橙集团就是张硕一手缔造出来的。
青橙集团每个关键时刻的重大决策,也都是张硕做出的。
又哪里骄傲的起来?
“本地生活服务,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线下的服务搬到线上,替消费者打破信息壁垒,同时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
在外卖平台出现之前。
普通消费者想要知道,本地有哪些好吃的餐馆,价格、环境、服务怎么样,除非是资深吃货,其实是很难的。
点评类网站的出现,解决了消费者“知”与“不知”的痛点。
外卖平台则是更进一步,通过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也就是外送服务,直接将餐送到消费者手中,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
所以才能大行其道。
不止是餐馆,其他还有理发店、足浴等各类消费场所,通过线上搜索,不仅能够准确获取地址,底下还有“xx号大祭司不错”之类的点评。
咳,扯远了
总之一句话,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让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成为了现实,继而变成如今司空见惯的消费模式。
技术无关乎好坏,平台背后运营的主体却是人。
准确说是资本。
而资本又是天然的最大化地追逐利润,这就会导则说,这么一种看上去很先进的“消费模式”,逐渐异化,继而发生扭曲、变形。
就像原时空的霉团、滴答之流。
平台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信息的审核者,筛选者,以及信息的垄断者,任何一个环节都大有文章可做。
审核不过关或者故意不过关,就会出现黑心外卖。
故意筛选信息,就有了大数据杀熟。
垄断信息那就更恐怖了,平台消费者、商家两头通吃,化身互联网包租公,从消费者眼中的天使,变成了贪婪的屎壳郎。
张硕当初创立青橙的初衷,就是要打破这一魔咒。
青橙如果也跟着腾达、阿狸一起搞补贴大战,为了争夺用户而疯狂烧钱,那么最终,这些成本都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这是张硕所不愿意看到的。
可裴卫平的担心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这就要做一个取舍。
张硕作为企业最高决策者,他不能仅仅简单地否决下属提出的请求,还要在否决的同时,拿出补救措施。
否则就难以服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