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75章 第一花和尚【1 / 2】

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罗先生早就教过,碰到不好回答的问题,立刻反将一军!

七郎反问:我的意愿已说,师兄又意欲如何?

前朝余孽,吃我一剑!

圆真果然不再追问高血压,淡然回答:我也欲天下太平。就当是赎罪吧!

他的父辈挖运河、征高丽,令民不聊生、血流成河,这是孽债。

他追随师父奔走几十年,为的不是李唐江山,而是天下百姓是赎罪。

隋亡是天意,所有受难的百姓都是苦主,包括眼前的小师弟。

不过七郎恩怨分明,并不觉得自己是债主。

他劝慰:如此,我们的目标一致。师兄是出家人,四大皆空,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纤尘不染,何罪之有?

屠夫放下屠刀,都能立地成佛。只要问心无愧,就没有心魔。

行善可以证道,杀戮同样可以证道。

大道三千,各行其是。

圆真沉默了一会儿,恍然叹道:我出家几十年,反而受你点拨。师弟果然有慧根,得证菩提不远,可喜可贺。

七郎昂首,神气地说:难道我就不能证得罗汉果?

罗汉果,非果。

在佛教中,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

证得阿罗汉果是佛教中最高果位。

圆真抚掌赞道:师弟好志气!

此时此刻,师弟那一头乌黑茂盛的头发,有胜似无。

不过边疆高官立这样的志向,更令朝廷放心。

一个想证罗汉果的高僧,能有什么私心野心?

一真一假两个和尚对未来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就是静观天命,等待朝廷的消息。

圆真也在辽东城的寺庙住下。

次日,骆宾王兴冲冲地找来,赵都督在城门作《祭侄文》只有几句,却真挚感人,同僚们都在议论,都督何不将其补充完整?

七郎摇头:那并不是我所作,有感而引用旁人的,后面记不清了不如宾王你帮我补充完整?

骆宾王满脸遗憾:如此佳作,竟记不清了?可惜!可惜!若是下官来补充唉,没这样的真情实感,恐怕难以写好。

首先得有一个侄子。

然后还得死一个侄子。

七郎转移话题:如此就罢了圆真大师从南来,欲在城中讲经,你去协助他布置法会道场。

骆宾王对圆真大师向往已久,欣然领命。

而江东顾氏的事,也渐渐在辽东传开。

普通百姓不知道什么朱张顾陆,隔着千山万水的事,与己无关;

但出身士族的官员,都感觉到了其中的风雨,暗暗议论朝廷是不是要对士族动手、对自家有什么影响。

卢照邻是范阳卢氏的旁支,卢氏在幽州,常与外族打交道。

某种意义上,也起到了为国守边的作用。

和南边圈地搞国中之国的乡豪士族不一样。

所以,卢氏对挑动此事的七郎没有恶感。

卢照邻还提醒:江东虽离得远,也要当心他们临死前的反扑。都督是君子,得防备小人的暗箭。

七郎笑问:假如是你,你会如何反扑报复?

卢照邻分析:下官以己度人,或许会从朝中入手,让都督陷入派系斗争,受牵连获罪贬官。您无家族可依,一旦失势,便可群起而攻之,落井下石。

痛打落水狗啥的。

凿船?刺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