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71章 来自外公的信,杜淹要培训全国的官吏【2 / 2】

三月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李佑的夸奖,杜淹连声说着愧不敢当。

李佑自然是打铁趁热问道:“杜尚书定然知道本王的新学,还请杜尚书指教一二。”

新学这件事,其实便是杜淹对李佑怨念的根基。

但是现在,在杜淹对李佑改观之后,他对新学的态度也变得大为不同。

其实作为吏部尚书,杜淹对于输送后辈官员的国子监一向也是非常重视的。

对于李佑的新学,他也有在特别的关注。

这一次新学开学,杜家子弟也有在其中的,杜淹也是多次召集这些人前来问话。

平心而论,杜淹在新学上看到了不少的闪光点,他觉得这些可能都会在未来对大唐带来突破性的变化。

但是同时,杜淹也对新学有些意见。

这些意见中最多的就是知识太过繁杂,虽然新颖但却并不深入。

他觉得就比如四书五经一道,其实很多人一生钻研也难以了解其中的奥秘。

在李佑诚恳发问之后,杜淹便提出了自己这个想法。○

李佑诚恳地点了点头,对杜淹的担忧表示了肯定。

接着李佑沉声道:“杜尚书可有想过,大唐需要什么样的官员?”

“只是钻研一道之人,真的可以在地方上独当一面么?”

这个问题一出,却是把杜淹给问住了。

作为吏部尚书,杜淹想得最多的其实也就是这个问题。

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不同的岗位其实是需要不同的人才的。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大部分的基层官员来说,并不需要在四书五经上有太深的造诣,足够教化一般百姓那也就够了。

而对他们来说,其实最需要的除了一颗爱民如子的心,更多的却是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对风土人情的了解,是对水文地理的熟悉,是对四时变化的洞察。

如此种种其实都是之前在国子监学不到的。

想到这里,又想到新学里那种类繁多的课程,杜淹一瞬间便明白了。

新学并非是一所学堂,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基层官吏的训练场啊。

“楚王果然高见!”

“这样看来,大唐所有的基层官员都应该去新学学习一番啊!”

李佑也没有想到杜淹居然如此上道。

不过既然杜淹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他便顺着杜淹的话说了下去。

“杜尚书的话和本王真是不谋而合,但是在实际操作上面,却是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啊。”

杜淹此时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快速地让全国基层官员过来学习,听到有问题立刻开口道:“楚王有什么问题啊?”

“如果有什么用得上臣的地方,臣、吏部和杜家一定全力支持。”

一句话,杜淹便将京兆杜家给牵扯了进来。

李佑等的就是这句表态,立刻开口道:“杜尚书也知道,如今新学就在神策府中,不光是规模不大,如果让全国基层官员都来神策府一趟,估计流言蜚语立刻就传开了……”

李佑的话还没说完,杜淹已经明白了过来。

顿时杜淹便笑出了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