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岁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肖老师这声音一出,元夏轻而易举地受到了整间教室的关注。
大家伙的表情五花八门,有人惊奇,有人羡慕,有人骇恐。
也有像叶萌萌一样,对她露出同情。
元夏第一反应是拒绝的,她一不想坐第一排,二不想坐傅均言旁边。
他太低气压了,元夏觉得今天的气温还可以,不想再降温。
但肖老师严肃地催促:“愣着干什么,快坐下好上课,你耽误一分钟,三个班的同学合起来,就耽误了差不多一百分钟。”
傅均言主动站起来,退后半步,有礼地让元夏进去。
元夏被逼无奈,经过傅均言,坐到了那个位子上。
她感到有些如坐针毡,又有些好笑,先前在后排看戏看得热闹,哪里想到最后坐在这里的是她。
着实是报应来得太快了。
这间阶梯教室的椅子靠得近,紧临的两个人如果不注意,胳膊肘碰到是常事。
由于和傅均言的距离太近,元夏隐约闻到他身上有一股淡淡的茶味。
不像是香水,倒像是洗衣液,洗发水之类的残留,香而不腻,清爽好闻。
元夏在这股舒适的味道中安定心神,坐第一排就坐第一排,坐傅均言旁边就坐傅均言旁边,她元夏怕过啥啊。
上课前,肖老师立规矩:“上我的课要求很简单,认真做笔记,这是要算平时分的,我不定时抽查。”
元夏觉得这个太简单了,在座谁不是经历过高中三年,书上笔记恐怕比原文还多的人?
可她正想翻开书,取下笔做笔记时,惊奇地发现唯一带的酒红色按动笔没了。
元夏仔细回想,书本随便插在随身携带的包里,笔就别在书上,她出去接电话时,连包带书地跑出去的,难不成是掉落到哪里了?
反正不管是不是这样,笔是真的找不到了。
元夏抿抿唇,心想算了,用手机录音,回寝室再整理老师的笔记。
结果肖老师像是会读心术,下一句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我的课必须手写,不要总想着依赖电子产品。”
得,堵住了准备操作手机的元夏的路。
她正想找个同学借一支,斜后方伸过来一只黑色签字笔,轻拍她的肩膀,并伴随一个痞气的声音:“元夏,你是不是没带笔?我借你啊。”
元夏趁肖老师低头操作ppt,回头一瞧,是闪着一双桃花眼的姜业。
她先前似乎晃到那个位子是空的,他才跑上来的?
姜业扬着邪笑说:“当然啊,借了我的笔,是要同意加我微信号的。”
既然是送上门来的帮助,元夏就不拒绝了,假笑一下:“好啊。”
微信号这种东西可以加就可以删,再不济,直接拉黑。
不想这个时候,一只白皙修长的手伸到了她的桌上,轻轻一放,留下一支星空蓝的钢笔。
元夏望向钢笔的主人傅均言,他下巴微抬,脖颈线条拉得完美,淡瞥她一眼,似是在说:认真听讲。
有毫无条件的钢笔,元夏还管姜业那只附带要求的签字笔做什么?
她坐直身子,拿起那只钢笔,小声地说:“谢谢。”
肖老师启动讲课模式,傅均言对元夏这句话置若罔闻,认真地记笔记,顺便提醒她:“快写。”
元夏扬扬眉,悄声回:“我写字速度可快了。”
她见傅均言手指间那支纯黑色钢笔晃动得极快,莫名地生出一种要和他比拼的心态,打开钢笔笔盖,开启速记。
好像从初中起,元夏就没有再用过钢笔了,加上傅均言这支笔又是高端品牌万宝龙,金属笔身,握在手上相当有分量,沉甸甸到影响了她的写字速度。
傅均言行云流水地记完一段,瞅她只写了大半。
元夏注意到他漠然的眼神,心想:是是是,你写得快,还不是我用的是钢笔,要是换轻巧的水笔,可就不一定了。
肖老师讲得也快,不会儿就翻页,元夏还没有记完。
她特轻地“唉”了一声,傅均言不着痕迹地把自己的书往她那边摞了摞。
元夏正好能够看到他记的笔记,字迹恢宏大气,力透纸背,和他之前写的便签条一样好认,元夏弯了弯眉眼,照着抄起来。
上了十来分钟,大家才发现这位肖老师除了爱盯学生记笔记这一点,还喜欢抽人回答问题。
他说:“我不喜欢勉强,主动举手最好,不然我只有用程序滚动点名。”
下面响起一阵唏嘘:“滚动点名虽迟但到啊。”
“滚动点名谁的噩梦?我的。”
“又到了求佛祖保佑千万不要抽到我的环节。”
事实是,不用等到滚动点名,几乎是在肖老师提完问题的同时,元夏和傅均言就举起了手。
两人还特较劲地互望对方一眼,意思是:这次表现机会是我的。
肖老师请了傅均言,元夏轻叹口气放下手臂,跟个小学生一样地暗想:下次我要比你举得更高。
这是第一堂课,肖老师没按书本上走,而是以“有人的地方就有语文”为话题展开。
眼下他提出的问题就是:“你觉得大学语文和高中及以前的语文学习差别在哪里?”
傅均言不卑不亢地说:“我认为高中以及之前的语文学习重利,学习多是为了高考的一百五十分,而大学语文在于修身养性,感悟我国语言文学之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肖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就着他说的感悟中华文化的思路讲下去。
忽而又提出:“你们心目中的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