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苏大音希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场的所有人全都眼前一亮。
只见长长的花梨门槛两端,各镶嵌着一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龙头。那龙头也是用同样的大古剌花梨木所雕,与门槛浑然一体,相交之处竟无一丝缝隙。更有趣的是,两个龙头的口中各衔一颗精致的珠子,那珠子雕得晶莹光洁,惟妙惟肖,如同真的龙珠一般。
“好一对蟠龙戏珠!”朱棣脱口道。“你做的?”
“这蟠龙戏珠非小民一人所能做成,”蒯祥指指周文铭。“小民的师兄周文铭也有贡献。”
“嗯,做得不错!”朱棣原本紧绷着的面孔不再严厉。“单就这蟠龙戏珠来看,你们两个倒都算是巧手艺的工匠。这龙门又是怎么回事,你还没说完呢。”
“此龙门用活络榫头装卸,拆装自如。”蒯祥边说边按动机关,与周文铭一边一个,一起用力,门槛便被抬离了地面。“这叫金刚腿儿。龙门想何时撤掉,便可何时撤掉。只需举手之劳。”
“好,好,金刚腿儿好!”朱棣的脸上泛出笑模样。“金刚护法,百邪不侵!赶明儿朕在这奉天殿里摆上几十桌酒席,与百官同宴,也像你一样按动金刚腿儿机关,把这龙门撤掉。天下一家嘛!”
蒯祥和周文铭再次跪下。
蒯祥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工匠跟随着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抬抬手:“好了,你们都平身吧。”
众人都站了起来,唯独蒯祥仍跪伏在地。
朱棣问:“你为何还跪着?朕不是说过平身了吗?”
蒯祥答:“小民不敢,小民请陛下赦小民一干人等之罪。”
“尔等何罪之有?”
“错锯神木,罪其一也;瞒而未报,罪其二也;擅改设计,罪其三也。陛下不赦小民这三宗罪,小民怎敢起身。”
“哈哈!”朱棣笑了。“你这个小诡头,还挺会绕。起来吧,朕不但赦你们无罪,还有赏。朕喜欢你给朕造的金刚腿儿!”
蒯祥站起身,垂手恭立。
黄俨显得有几分失望,他凑到朱棣跟前,俯下身:“万岁爷,晌午了,该用午膳了,起驾回潜邸吧。”
“朕何时用午膳,要不要用午膳,用你告诉朕吗?”朱棣瞪了黄俨一眼。
黄俨灰溜溜地低下头。
朱棣显然余兴未尽,他重新转向蒯祥:“都说蔡思诚先生有个徒弟十分了得,说的就是你吧?”
“小民与师兄周文铭皆师从蔡老先生。”蒯祥回答。
“蔡老先生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当年朕决定在北京建宫殿,专门召见过他,询问他宫殿建造的制艺。他侃侃而谈,对汉唐宋元以来的殿宇情况与变化做了详细论述,给了朕不少启示啊。蔡老先生后来在北京新皇宫的设计上也出了不少好主意。”
“小民的师父确实很有学问,平日里耳提面命,小民与师兄多有受益。去年夏天师父还专程来了一趟北京,复核皇宫图纸。”
“嗯。蒯祥……”朱棣似乎想起什么。“朕听姚国师说过,有个能工巧匠叫蒯福能,你与他可有关系?”
“那正是家父,他也曾在皇宫工地效过力。”
“两代报效朝廷,有劳了。你父亲目下可还好?”
“家父身体违和,已退居老家苏州府吴县,颐养天年。”
“苏州府吴县,蒯,”朱棣若有所思。“你家祖上一直都住在吴县吗?”
“听老辈人说,小民家的祖上本居襄阳,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围城,小民的祖爷为避兵乱,带着家人逃了出来,一路辗转,最终在吴县香山落脚生根。”
此时宋礼已经恢复了精气神,他躬身向朱棣道:“蒯家父子都手艺极佳。目下营造皇宫的骨干香山工匠,都是跟着蒯工首的父亲蒯福能一起来北京的。蒯工首本人虽小小年纪,却手艺精绝。姚国师点名要的角楼,就是他带工人盖出的。”
朱棣道:“角楼好啊,角楼盖得漂亮!朕一来北京,就被它给迷住了,点睛之笔啊!听说没用一根钉子?”
蒯祥答:“是,卯榫结构,未用一根钉子。”
“别出心裁!朕想起来了,太子跟朕提起过,说那个小工匠是受蝈蝈笼子的启发做出的烫样,他对那个小工匠的见微知著赞不绝口。今日朕终于对上号了。太子和宋大人都不是轻易说谁好话的人,可他们不约而同对你褒誉有加,想必你是真有些本事。今日朕恰好无事,你还有何绝活吗?索性给朕再露上一手。”
“小民不敢放肆。”
“朕赦你无罪。”
“谢陛下,那小民就献丑了。”
蒯祥四下打量了一番,从地上捡起一段截下的花梨木,放在一块石墩上,权作案台,然后抄起一柄斧头,飞快地挥动起来。斧头左劈右砍,木屑飞溅,看得人眼花缭乱。没过一会儿,一只玲珑可爱的木鼠出现在石墩上。他将木鼠呈给朱棣。
朱棣把木鼠捧在手中,细细观看。只见木鼠栩栩如生,一条尾巴顽皮地翘起,憨态可掬。
“通体不见棱角,圆润光滑,竟无一丝斧痕,倒像是打磨过一般。有点儿意思!诶,对了,你怎知朕属鼠?”朱棣问。
“天家无私事。”蒯祥回答。
朱棣大笑:“哈哈哈哈,小诡头!”
他将木鼠交与身边的李童,顺便站起来活动活动身子,起身之际,龙袍后襟被椅子上的拼缝略微夹了一下。
蒯祥看在眼里,奏请:“请允小民给陛下修龙椅。”
朱棣好奇:“哦?朕这把斗柏楠的椅子虽说旧了些,却是故元宫中的老物件,也算是出自前朝将作监有名的匠人之手。这样的椅子你也修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