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潮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王后宫这几年过的十分热闹,不仅姐姐妹妹凑一窝争宠,连孩子也一串串的生了下来,郑王每次从前朝回到后宫都有点头疼。
特别是小孩子跌跌撞撞学走路的时候根本听不懂人话,性格娇纵一点的,稍微不如意,不论侍女嬷嬷怎么哄都是扯开嗓子哭,哭的人耳朵疼。
但当美人娇声软语抱着他的手臂,这种头疼又转化成了男人被女人追捧时的得意。
前朝有可用之人,虽然他也不得不分了一点权出去,但像当初大臣世家联合起来逼他立后的事情再也不会有了。
后宫也说的过去,热热闹闹的,孩子越来越多,郑王不期然想到,从握瑜夫人安静后,宫里再也没人死了,他的王后很善良、很安静,如果她一直这么安静下去,郑王不介意她一直当王后。
虽然握瑜夫人受了委屈,但其实这副场景更合他的意。
不过他这种幸福生活没过多久,在某天清晨被一队浑身是血和汗的士兵打破了。
“你说西戎来犯?”徐智清让人收起箭靶,吱吱端着热水过来要为她擦拭脖颈,徐智清自己接了过来要人继续说。
她刚住到石头殿的时候侍女们还觉得郑王侮辱人,但住的时间越久她越喜欢,放眼整个王宫还有哪里有这么宽广的大殿能用来做靶场呢?
而且在宫殿里也不担心有人看见。
接田昉命令来为她传信的是郑国本地的一位青年,徐智清也不知道田昉用了什么手段能把人收服,但郑国人的身份明显不会惹来郑王忌惮。
郑王现在已经初步完成了收拢国内势力的任务,已经干完了他老子没做到的事,当大王时间越长,脾气越大,他们都要小心的避开他。
青年说:“是,青城来报,戎兵东来,已经攻开好几座城池,烧杀抢掠无所不做……一派人间惨象。”
徐智清问他:“什么时候的事?”
青年:“秋天,戎民不善种植,国中土地贫瘠,一到秋天就没什么吃的了。”他顿了一下还是说:“齐王未宣令停战之前,此为常事。”
秋天,现在已经是冬天了。
还在打吗?
西戎王想干什么?
徐智清要他回去叮嘱田昉不要轻举妄动,自己回到书室让侍女帮忙找卷宗。
这个书室还是郑王这几年发威,徐智清想避开他的锋芒才着手建造的,里面收录了很多书,有田家带来的、沈昌平带来的,甚至还有孟家的,来了郑国之后书库再次填充,分门别类的一堆放,也能占好大的位置。
侍女一边咳嗽一边扫去书简上的浮尘,还说:“殿下,你怎么突然要看这里的书?”
徐智清问:“要你们照顾书,是谁偷懒了?活该。”
找到相关卷宗已经是下午了,这份卷宗实际上更像徐晋鹏的自传,上面详细记载了从他祖父徐鸿云到战神徐晋鹏出征打仗以来的各种功绩。
没错,这份个人自传就是这么臭这么长,把徐家历代有名的人物都编了进去,最后用一句“天下灵秀之气尽在徐氏”作为结尾。
是一份很标准的颂圣书。
在现在这种“耻言战争”的氛围下,这是能找到的记载最全的战争史了。
前言是:很久很久以前,天子手中还有军权,还没嗝屁,他十分温柔、宽容,对待蛮夷之地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每年只需要他们进贡自己的特产、美人、钱就可以保平安。
这种幸福而又停滞的日子过了很长时间。
像齐国、郑国这种国中国越来越多后,天子的威名逐渐减退,刚开始蛮夷只是减少送到皇宫的贡品,慢慢就是断供,酝酿几百年后终于借着一次全境饥荒的机会,战争打响了。
初步战场就在郑国的西北部,那时候那里还是跟郑王一起自立为王的好兄弟陈国的地盘,西戎王一打,陈国就去求天子派兵,天子那时候只剩个空壳,一代代都是被各个子国供养起来的米虫,根本不管这些事。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其他子国包括齐国在内也没管,就让陈国自己打。
等到陈国国破后,郑国作为接壤国直面西戎这才开始慌了,好在其他子国感到危机,大家一起联合起来,给战争最前线送粮送人,战争激烈的时候就多送一点,战争少的时候就少送一点,勉强吊住几个前线阵地国家的命。
这一段就被他们记载为“太平盛世”,说西来的商人很多很多,天下异物尽显。
但那一代天子是个烈性人,知道自己失去近半领地、救国无望后,吞金自尽。
天子这个天下一统的精神寄托一死,遮羞布再大也挡不住了,史官在这一段开始多次提及灭国。
打到最后齐国自己都成前线了,这时候终于出现一个徐鸿运救命,勉强维持住了仅剩的河山边境,然后就是徐晋鹏出世,收复了一点失地。
徐智清读到这里已经能明白他们对戎狄的恐惧了,这么漫长的战争史中,只有齐国徐氏可以说赢得了一场胜利,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借由徐氏余光恢复太平,但没想到梦碎的这么快。
现在距离徐晋鹏登基只过去了十年。
郑王给徐氏公主下马威的时候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