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标道:“希望周叔能醒悟。”
汤和笑道:“放心,以我对老周的了解,他这次绝对不会糊涂。”
经历了几年的“被孤立记”,老周迫不及待要和陈标亲近。他儿子要是也“被孤立”,他恐怕想要气得抹脖子自杀了。
陈标道:“希望如此。”
他习惯性的抱最消极的态度。即使周叔能舍得,周叔的老娘和媳妇能舍得?这是他们周家唯一的命根子,说不定一装病就心疼,直接不来读书了。
陈标收起小本本,软乎乎的小脸硬挤出一丝狠意:“希望这帮学生老实一点,不要逼我动手。”
汤和双手啪嗒啪嗒鼓掌,给陈标加油助威。
在一场雨夹雪后,各家只知道疯玩的熊孩子们被家里人打包送到了新建的书院。
那书院居然还是住宿制,而且不能自带仆人,由朱元璋统一安排食宿和大夫。
常遇春的夫人蓝氏差点晕过去。
她儿子才四岁!四岁怎么能离开家里人的照顾,独自居住!
常遇春遣人回来告诉蓝氏,他好不容易求到了这个名额,希望夫人能硬下心肠。
“大帅不会伤害我们的孩子。相信大帅。”
看了常遇春的信后,蓝氏咬咬牙,给哭闹的孩子准备好行李,咬牙将常茂送了出去。
除了在对待蓝玉和以蓝家祖坟为要挟的蓝家宗族,蓝氏一直表现得很聪慧和坚韧。
蓝氏的家境曾经比常遇春优越许多,虽算不上什么小地主,也识得几个字,读过几本书。
后乱世到来,蓝家家破人亡,她被常遇春这个粗壮农民汉子捡到当了媳妇,之后跟着常遇春上山当匪徒,帮助常遇春良多。
若她不聪慧坚韧,也不可能常遇春发达后一个暖床丫头都没有,也不可能常遇春将她的弟弟当亲儿子带。
“儿啊,别哭了。”蓝氏抱着儿子,努力露出笑容,不让儿子看到自己难过,以免儿子更想家,“你去了书院不仅能读书识字,还能和许多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你不是说一个人待在家里很无聊吗?而且读五日休沐两日,你很快就能见到娘。”
常茂:“什么?!有很多人和我一起玩?!”
他立刻不哭了,闹着要去玩。
蓝氏:“……”
她想把儿子按在腿上打屁股。
提起玩就连娘都不想了是不是?!
常茂:“去玩去玩,赶紧去!”
蓝氏咬牙:“好。”
等晚上你看不到娘,看你哭不哭!
同样的事在许多家上演。
这个世道如此乱,小孩子又容易夭折,所以各家都把孩子当宝贝蛋子捂着,几乎不拿出来见人。他们几乎没有和同龄人玩过。
小孩子又还未离开过父母长辈,不懂离别是什么,都朝着闹着要去玩。
结果书院门口小孩子们都笑着往里冲,大人们都在抹眼泪,场面十分魔幻。
在书院教室的讲台上,陈标盘腿坐着,书中拿着朱元璋写的书院章程,脑袋里冒出无数问号。
“无论年龄大小,一律住宿?!”陈标都想学弟弟尖叫了,“我只说了八岁以上孩子住宿,没说所有孩子啊!八岁以下孩子连吃饭都要人喂,怎么住宿?”
陈标没说的是,这个时代的孩子又没有从小打各种疫苗,太容易得病夭折。朱大帅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承担这么多条幼小的人命?
朱元璋脑子还真没抽。
他就是知道小孩子&3记0340;夭折率太高,所以才这样做。
朱元璋想的是,他把全应天最好的大夫都集中在书院里,最好的厨子也集中在书院里,自己再从各家抽调最熟练的带孩子的妇人。他家兄弟们的孩子待在书院里,肯定比自己养更健康。
他这么做还有个原因。
兄弟们都在前线打仗,后宅只剩下妇孺。
若家中妇人还算有智慧有魄力还好,怕的就是家中妇人无知软弱,被其他人钻了空子,教坏了孩子。
朱元璋又从蓝玉和胡三舍那里发现有人故意腐蚀他的晚辈们,就更加确信需要把这群孩子都集中起来保护。
他现在无法抓住幕后黑手,或者幕后黑手太多太多,他抓不住。
那么他就守着自家“财宝”,不让“窃贼”偷。
朱元璋以自己的名义做这些事,如果最后真的有事,也是他朱元璋一人承担,和陈家无关。
毕竟陈家把自家才四岁的孩子也送来了。
朱元璋也写信给自己的老兄弟们,告诉了他们自己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