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邓愈原名邓友德,家里原本也只是普通农民,只是他爹生来勇武,被乡人推举为团练,即民兵队长,勉强算得上“乡贤”。
后邓友德的父亲率领乡人起义,在与元军作战时中箭身亡。他的兄长接过其父旗帜后,不久便病逝。邓友德只能接过父兄的旗帜,继掌兵权。
那一年是至正十三年(1353年),邓友德才十六岁。
邓友德勇猛过人,治军严格,当时百姓纷纷寻求庇佑,他麾下部众很快扩充至万人。
至正十五年(1355年),邓友德率领万余人的部众前往滁州投靠朱元璋。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遇到有人率部来投,人数还这么多,都快比得上他当时的嫡系部队了。
朱元璋当即笑得见牙不见眼,为邓友德赐名为邓愈,封为管军总管。
之后邓愈屡立战功不说,但他作为第一个带着如此多的部众投奔朱元璋的人,在朱元璋心里地位很特殊。所以邓愈虽然年轻,在朱元璋麾下地位和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一样,比常遇春还稍高一些。
不过邓愈并不知道陈标的身份。一是因为他太年轻,朱元璋担心他管不住嘴;二是邓愈并非朱元璋那帮穷兄弟,所以朱元璋发现儿子过分聪明后,没少天天给兄弟们写信炫耀,等邓愈打完仗回应天后,朱标已经变成陈标了,错过了知道陈标身份的好时机。
不过朱元璋让邓愈辅佐朱文正和陈英,又让陈标来洪都暂住,已经授意李文忠等人,必要时刻可以将陈标的真实身份告知邓愈。
所以朱文正等人已经把邓愈视作知情人,纵容陈标的时候并不避开邓愈,还让陈标和邓愈好好相处。
陈标知道邓愈这个人很厉害,在朱大帅心中地位不一般。
他爹和他多次提起过邓愈的名字,夸邓愈有眼光,慧眼识明主,朱大帅绝对会承邓愈的情。
“以后他少说追封个王吧!他要有女儿,说不定还能成为大帅的儿女亲家呢!”
陈标当即十分可怜邓愈。
大帅的儿女亲家?那岂不是很危险?
他好奇地询问了陈英,邓愈现在的家庭构成。
这个可能成为大帅儿女亲家的倒霉蛋,今年刚生了一个女儿。
不过陈英听到大帅说可能要和邓愈成为儿女亲家的时候,却非常不高兴。
陈标疑惑:“他人不好吗?”
陈英摇头:“邓将军人不错,治军严明,对老百姓也好。但他那个妻子曹氏,实在是令人不喜。”
陈英本不应该在背后说人家眷坏话,但他不会瞒着陈标。何况既然自家义父说了可能与邓愈结成儿女亲家,邓愈后院的事就和标儿有关系。
不过陈英对邓愈后院情况了解不多,只说曹氏每次见到他和朱文正,都颇有些傲气凌人之感,令他颇为不喜。
陈英认为,朱文正虽没有在外表露自己是义父亲侄子的真实身份,但无论是他与朱文正身为主公义子的身份,还是邓愈和自己同为朱文正副将,曹氏对他和朱文正如此态度,都不是明智之举。
陈英心眼不小,本不会和后院妇人计较,所以他与邓愈关系仍旧不错。
但这后院妇人所生的女儿可能成为标儿的弟媳,给标儿增添麻烦,陈英就不能不把曹氏的愚蠢当做没看见了。
陈英并不知道多少邓愈后院消息。这八卦起了个头就没了,让陈标心痒痒。
于是他仗着自己年纪小,去问堂嫂知不知道邓愈后院之事。
陈标拜访邓愈的时候,和曹氏有个一面之缘。
不过曹氏只是淡淡地说了几句话就回去,没和陈标多接触。
陈标装模作样道:“我见曹婶婶好似并不喜欢我,是不是正哥和英哥在哪里得罪过她?若是正哥和英哥的错,我年纪小,可以替他们周旋一下。”
宋氏点了点陈标的额头:“若是文正得罪了他,我自会替文正周旋,哪还需要你这个小孩替文正操心?”
陈标捂着额头,笑道:“一时习惯了。有了嫂子真好,我可以把正哥丢一边了。”
宋氏笑得花枝乱颤。
半晌,她笑够才收敛起笑容,道:“曹娘子的性格有些过分自傲,她给你冷脸,不是咱们的错。”
陈标眼睛一亮,知道堂嫂肯定知道更多消息,赶紧询问。
宋氏乐于和陈标分享八卦,以让陈标离曹娘子远一点。
邓愈的父亲起兵后,就一直想给两个儿子讨一个家世较好的媳妇。
曹氏是元朝致仕官员的老来女,诗书世家,据说还是高门豪族,族谱很长很长那种。邓愈的父亲征战时正好救了这个官员,便与其约定了亲事。
陈标好奇道:“难道邓将军的父兄去世后,曹家毁亲,邓将军把媳妇抢了回来,所以他媳妇才讨厌他?”
宋氏笑道:“你说什么呢,邓将军不是这种人。高门豪族重承诺,邓将军又有兵在手,不是什么破落户,他们怎么会毁亲?只是邓将军夫妇二人有些合不来罢了。”
宋氏起初没有说曹氏太多坏话,尽可能地为曹氏找补。
但陈标如此聪明,立刻就从宋氏那些理中客似的好话中,理清了邓愈后院的事。
邓愈的父亲可以说是挟恩图报,但曹家也可以说是想在乱世中寻得庇佑。所以邓愈才能攀得这门高贵的好亲事。
只是曹氏自幼生长在高门大户,与邓愈并无共同语言,更瞧不起邓愈身边出身和邓愈一样低的泥腿子将领,不爱出门应酬,导致夫妻之间感情十分紧张。
更让曹氏如鲠在喉的是,邓愈不仅是个无法沟通的粗人,生活也非常粗糙。曹氏自幼锦衣玉食,过不得邓愈那样粗糙的生活。
邓愈嫌弃曹氏奢侈,曹氏嫌弃嫁给邓愈之后就过苦日子,两人感情就更差了。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让秀英夫人劝了劝。
邓愈身为朱元璋信任的将领,手中金银其实不少,只是不习惯太讲究的生活。在秀英夫人的劝说下,邓愈由着曹氏张罗,自己不再管曹氏的事。
曹氏也不再抱怨邓愈,只是对邓愈冷漠以待。在有了女儿之后,她干脆和女儿搬到了自己的院子,不与邓愈同住。
邓愈便纳了几个侧室,关上院门过自己的日子。
夫妻俩形同陌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