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程幼瑜踏着月色回了寿康宫,才进了屋子,便瞧见程太妃身边的大宫女檀香坐在外间。
檀香见着她,起身笑道:“太妃娘娘想着春日宴应该散了,让奴婢在这里迎姑娘过去,陪太妃娘娘说说话。”
程幼瑜了然,程太妃这是有话要问她,心里默默叹了口气,道:“檀香姑姑可否稍等片刻?才从宴席上下来,沾了一身酒气,容我换一身干净的衣裳,再同你前去。”
檀香自然应允,笑道:“姑娘且去,奴婢在门外候着。”
程幼瑜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出来,同檀香一起去了寿康宫的正殿。
说起程太妃,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她原只是岭南程家旁系之女,因缘巧合之下进宫做了宫女。后来被派去服侍当今陛下的母亲,如今的慈安太后。
那时的慈安太后也不过是一名小小的昭仪,程太妃性子倔强,却极为忠诚,认了慈安太后这个主子,便一心一意,从无二心。
她陪着慈安太后渡过了许多危机险境,后来慈安太后生陛下时,遭奸人陷害,为了不让孩子被其他嫔妃抱养,慈安太后便将程太妃引荐给先帝,又动用所有手段帮程太妃争取份位。
一切如慈安太后的盘算,程太妃有了位份后,便将慈安太后的孩子养在身边。
如此过了几年,慈安太后平反,重得先帝的宠爱,生下的孩子更是被立为太子。
慈安太后一直感念程太妃的忠心与恩情,待她犹如亲姐妹,十分亲近。
在后宫之中,两人更是互相扶持,共度难关。
只可惜程太妃运道不好,未生育一儿半女。
陛下登基后,一直记着程太妃的养育之恩,怕她孤独,便将当时的二皇子,如今的太子殿下,送到她身边抚养。
程太妃知是陛下好意,并未拒绝,只是当二皇子知事启蒙时,便将二皇子送回了德妃身边。
只言道:“陛下好意,我自是知晓,但骨肉分离之痛,我实在不忍再见,以前德妃身子不适,恐照顾皇子不周,我便逾越将养二皇子一些时日,如今德妃身子已然大好,定然思念亲子,就如陛下当初思念太后一般,我又如何忍心看他们母子分离?”
陛下见程太妃态度坚决,又提起了当年之事,只得作罢。
后来,程太妃年纪渐大,思念起岭南故土。
陛下见状,便派人去了岭南程家,希望程家能派一名小辈承欢程太妃膝下,以解太妃思乡之情。
这也是程幼瑜千里迢迢从岭南来金陵的原因。
她不知道大伯为何会选她前来,她没有大堂姐的沉着端庄,也没有二堂姐的聪慧机敏,唯一看得过去的,就是这副容貌了。
只是在这金陵,势力盘根错节,表面的浮华下暗潮汹涌,想要为程家开出一翻天地,非得大智慧不可,即便自己容貌倾城又能有什么用?
寿康宫正殿离程幼瑜居住的偏殿并不远,她跟着檀香穿过两条回廊便到了。
推门进去,便看见程太妃倚在软榻上假寐,两个宫女在旁服侍着。
听见响动,程太妃睁开眼睛,笑着说:“回来了。”
程太妃已经花甲之龄,银霜似的白发梳得整整齐齐,红润脸庞显得很精神,眉目间依稀还能看见曾经的风采,一笑之下,宁静又慈祥。
程幼瑜屈膝见礼,“太妃娘娘。”
程太妃对着她招了招手,让她坐到身边来,笑道:“春日宴可玩得开心?”
程幼瑜坐到她身边,闻言撇了撇嘴。
想说很开心,但想到城阳公主府上遭遇的事,又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好含含糊糊的道:“还好。”
程太妃见她一脸郁闷的样子,哪里还猜不到,摇了摇头,没有点破她,只道:“可有结交到什么朋友?”
程幼瑜想了想,正经说过话的只有唐水仙和卢昭月,两人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朋友,倒是结了两个仇人。
不由得沮丧的叹了一口气:“没有。”
程太妃拍了拍她的手,笑:“不急,慢慢来,多去几次宴会,总会与大家熟悉起来。”
程幼瑜并不喜欢去赴这些宴会,金陵的贵女们自诩天之骄子,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只不过有些浮于表面,比如宋湘莲邹映秋之流,有些却藏在心底,比如唐水仙这样的,她一个岭南来的蛮女,何必去自讨没趣。
但程太妃这般说,她即使心中郁闷,还是回道:“是。”
程太妃见她兴致不高,微微叹了口气,“你大伯在你身上寄予了厚望,莫要辜负了。”
程幼瑜却想,她能担当什么厚望?
想要程家发扬光大,大伯应该督促堂兄堂弟们好好读书才是,只想靠着女子走捷径,实在非君子所为。
但长辈的是非,并非她一个小辈能议论的,况且大伯是程家家主,他们一家都要靠着程家生活,即便不愿她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
便乖巧的点了点头。
程太妃欣慰的拍了拍她的手,说:“累了一日,回去好好休息吧。”
程幼瑜起身告退。
程太妃坐起身来,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揉了揉眉心,轻轻叹气。
檀香拿了个靠垫放在程太妃身后,调整了一下高度,笑道:“太妃娘娘可是在担忧姑娘?”
程太妃倚着靠垫,苦笑一声:“这丫头懵懵懂懂,想必连子钧送她来金陵的意图都没弄明白,以后真到了那一步,也不知该如何在宫中立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