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67章 对账 沐猴而冠【4 / 4】

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蔡厚道“惭愧。”

祝缨却诚恳地道“是我误会了,还以为是侍郎授意尚培基的呢。”

“子璋何出此言呐”

“他就没对您说过我什么”

“呃”

“您觉得,他就只给您一个人写信他的学问很好,不长八只手真是委屈了他的满腹经纶。”祝缨冷冷地说。

祝缨掏出一叠纸来“我怎么也想不通,我不曾得罪侍郎,为何侍郎要如此对我既然是他自作主张,我就算他的账了。哦,他还给我写信了。”

说着,拿了上面一叠纸放到蔡厚面前。尚培基给蔡厚写的什么呢又会给祝缨写什么蔡厚有点冒汗,瞄了一眼信,汗真的下来了,尚培基的字。第一页前几行还是夸梧州治理得不错的,正要放心,后半页开始笔锋一转他开始说不足了。

祝缨给他看下面一叠,上面好像是个账目。这个蔡厚也看得懂,上面写着,福禄县府库原有钱粮若干,公廨钱若干,现剩余若干。

“我到福禄的时候,福禄县还欠着逋租,能攒下来些备灾备荒的口粮可不容易。令侄婿不到一年,就只剩这些了。”

祝缨点了点信、点一点自己留的钱粮“吃奶骂娘,不好吧”

蔡厚翻脸,把尚培基大骂了一顿“无知小儿狂妄昏悖真是个废物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也不是读书出生,骂起“酸儒”来毫无愧疚。

祝缨又拿出一张纸来,蔡厚再一看,上面是尚培基发的针对福禄商户的一些令。祝缨道,点了点纸张,又点了点契书“吃饭砸锅可不对。”

“这个东西真是猖狂”蔡厚骂道。

祝缨道“我在大理寺时,见过许多案子都是双方不能坦诚而酿成大祸。今天我与侍郎说清楚,解开误会才好。”

“那是。”

祝缨道“他学问还是行的,治理国家还是先算了吧。娘子是您的家事,我不过问,他还是我梧州辖下的官员,我不能放纵。”

蔡厚犹豫了一下,道“也罢。”

此时,丁贵又把蔡福给带了过来,这货被捆在树上,蔡娘子没能抢走她。夜里下雪,项大郎犹豫再三,觉得祝缨不是个残暴的人,没把他解开,却拿围屏把他给围了起来,再给点了个火盆,总算没冻死。

到了蔡府,他对着祝缨和蔡厚就磕头求饶,祝缨却没有再打罚他,只是让他对账。

祝缨也不是要将这账目对得多么的清楚,祝缨也知道,尚培基必须孝敬过蔡厚了,还得是重礼。要蔡厚吐出来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让尚培基吐出来一部分是正常的。她说“追完赃,咱们都过个安生年。梧州会馆的那些风波,我来平。京城的糖价,我来压。”

与蔡厚从今只能算个面子情了。

害本来都不认识的

祝缨躬一躬身,对蔡厚道“告辞。”顺手把桌上的纸一拢,带走了。

祝缨从蔡府出来,又去四夷馆看望小鬼,小鬼们礼仪学得不错,礼部的熟人直夸聪明。

祝缨高兴地说“那他们能玩一会儿了哎,烧好了热水、姜汤等着,郎中呢也请来预备着。”

郎睿欢呼一声,冲进了雪堆里

小孩儿,一旦没人拦着,就没有非得现在就住在雪里的想法了,过了一阵就都回来了。祝缨看他们换好了衣服,喝了热姜汤,才离开四夷馆。

她得准备一下,明天轮到她跟吏部对账了。户部的账,在她进京当天就对完了。税也缴了,东西也带到京了。

高阳王的世子原来是在吏部的,后因祖母老太妃过世,暂离了吏部。祝缨的熟人阴郎中也被调任,另一个熟人夏郎中还在。

吏部除了要考核梧州一年的政绩,这主要是考刺史等人的,还得考另一样,即辖下的各官员。一般官员没有通天的手眼,等第优劣就全由刺史府来定。祝缨对其他人的评价等第略有些差别,皆以好话居多。对章别驾的考评更是不错。

吏部也习惯了,一般他们也是抬笔就夸的。

唯对尚培基,祝缨起手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结尾一个“伤民生计”,建议吏部给个下等。

夏郎中道“豁开眼了。不给个中下”

“中等,他就还能做亲民官。那不行,至少现在不行。没反省过,永远不能让他治国临民,否则,你我都是罪人。”

夏郎中惊讶地问“这么严重吗”

“至少贫穷的地方不行,没积蓄,经不起挥霍。会饿死人的,我既看到了,还是积点儿阴德吧。”

夏郎中想了一下,祝缨素来办事可靠,于是也提笔续了一段。边写边说“那福禄县可就又没有县令了。”

“有劳,别再找个书呆子了。”

“要不你自己找”

“那我想想,你有荐的人吗”

“两千七百里”

“那还是我来吧。”

两人很快将其余的事情办好,祝缨离开了吏部。,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