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2章 072【2 / 4】

老胡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卫孟喜本来一开始是不打算劝她留宿,更不打算让她常来玩的,她试探观察了一天,发现小姑子真的跟其他陆家人都不一样,虽然知道哥嫂过得好,也知道老家爹娘日子难过,但她有分寸,没说过一句劝他们大度原谅,也没说要让他们孝顺老人的事。

两边都是她的至亲,她都有感情,但不会对双方的关系指手画脚,明知调和不了,也不去做和事佬,这就是成年人的分寸感。

这样的老家亲戚,再来一打卫孟喜也喜欢。

第二天一早,兄妹俩上学校。没办法这兄妹俩都是大忙人,本来学校已经放暑假了,但一个要去校队集训,开学参加全省大学生篮球赛,一个要跟着杨寿礼教授做课题,都是没假期的人。

卫孟喜埋怨两句,刚到后勤处发现不少人已经来了。

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昨晚她悄悄找姚永贵问了一下,这次来参加拍卖的人是真不少,除了昨天见到的几个熟人,还有杜矿长的外甥,另一位副矿长的侄子,安全科主任的小姨子,就连姚永贵的亲家都来了。

看着每家只来了一个人,但这屋里可谓齐集了金水煤矿所有重量级的关系户。

卫孟喜心道,如果只她一个人买,或许还没这么上心,所有重量级关系户都来了,那就证明这房子绝对物超所值,她还真必须买到手不可!

得益于都是关系户,所以后勤处谁也不敢得罪,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卫孟喜跟在李秀珍身后,坐到了围成一圈的长方形红木桌边,静观其变。

照例是一通开场白后,安排大家依次上台说一下,买到房子以后拿来做什么,虽然申请书上已经写了,但长篇大论没意思,张劲松要求所有领导必须现场来听一听大家伙亲自说,要求是言简意赅,发言控制在三分钟以内。

当然,领导们来了,却没发言权,因为此次的决定权在金水煤矿固定资产拍卖工作小组手里。

也就是台上坐着的“评委”。

卫孟喜数了数,这个工作小组居然有12人,为了保证公平,凡是有亲属参与竞拍的领导都不在其列,凑不够人数,最终居然连许军也给拉来了。

最意外的是,领导层只占了三人,也就是25的比例,剩下的全是基层职工,有挖煤工人,有一线技术员,有安全员,剩下的全是职工家属,光窝棚区的煤嫂就有两个,还有一名幼儿园老师,一个卫生所的医生……和俩老太太。

他们局促的坐在上头,手都不知道该放哪儿了,看穿着也不是家庭条件好的,甚至有个老太太脚面前还放着一筐带露珠的青菜……分明就是买菜路上被拉来的。

别说卫孟喜事先不知道是这么个形式,就是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临时被通知来的,就连许军和姚永贵也很纳闷,人还没起呢,张劲松的人就说有事把他们叫走了,结果一来才知道是这么个“工作小组”。

卫孟喜观察众人神色,明白回避制和评分制是张书记搞出来的,而且是今早才临时起意弄出来的。每一个竞拍者发言,上头的工作小组成员们不置可否,依次在小票上打分,每人10分的满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最终只算十个人的总分。

另一边的领导,全程不得干扰发言和评分!

啥叫公平,张劲松真的是尽力了。卫孟喜心头暖洋洋的,张书记虽然总是温温吞吞,老好人一个,从不在明面上得罪谁,但做事总是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按照昨晚交保证金的顺序,第一个站起来的是退休厨师王大刚,他说他想开一家饭店,方便煤矿职工和家属们,让大家伙每天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他的声音很大,中气十足,震得卫孟喜耳朵疼,工作小组的成员们也不交头接耳,很快把分数打出来,后勤处的人负责收走,然后现场统计得分,只有62分。

其实想也知道,他以前在大食堂工作,最会趋炎附势,对领导和普通职工两副面孔,每次他那个窗口排队的人都是最少的,为啥?不就是年纪轻轻得了老年痴呆,手抖个不停嘛!

现在说话也吼天吼地的,谁愿意给他高分?

这算是小组成员们带着个人情绪打的分,卫孟喜却一点也不觉得有失公平,毕竟人品决定一切,给公家做事他都那样,要真自己当了老板,能做出什么事那还真不敢想象。

第二个是李秀珍,卫孟喜没想到她交保证金那么迅速。

这两年时间里她居然不声不响挣了这么多钱,也是个闷声发大财的。

跟王大刚比起来,她温声细语,还笑眯眯的,除了贴大字报道歉那一次,名声倒是维持得不错,后来又出了舍身取义救下李茉莉,不明真相的人对她还挺有好感。所以,当她说她要把小楼改造成综合市场,让外头摆地摊的农民都能有个固定摊位遮风挡雨,整个市场既卖菜还卖服装生活用品家具家电的时候,同意的人不少。

这个想法挺超前的,卫孟喜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最终还是考虑到矿区经济条件放弃了。在这种大家工资普遍不高的年代,你就是卖天上的星星,也得老百姓有钱买才行啊。

果然,一开始大家听着还挺有意思,结果打分的时候也才75分,李秀珍的脸顿时就垮了。

她还以为昨天把李茉莉叫来,李茉莉又把杜林溪拉来,正副矿长的千金公子替她保驾护航,拿下房子是胜券在握,谁知张书记搞这么一出,这些临时搭配的“工作小组”谁管你跟谁关系好啊,他们只在乎什么样的决定对他们有利。

接下来又听了几个,要么是卖服装,要么是开小卖部,还有的是想要搞个大众理发店,反正大家伙也都图个乐呵,打分的时候都是七十分以上,八十分以下,没出现什么高分。

终于轮到卫孟喜,她直接说:“我要开设一个卤肉加工厂。”

大家都知道她,即使不认识的,也眼熟,美味卤肉店的老板娘嘛!

坐许军身旁的,是张劲松,他只知道小卫很会做生意,但——“为什么是卤肉工厂?”

其他人都是卖东西,是把粮站楼当成一个门店,厂房倒是第一个,新鲜。

“因为这里运输调度方便,电力水源充足,具备开设卤肉厂的基本条件;粮站楼的位置正好在煤矿下风向,距离居民区也有一定距离,卤制产生的气体不会影响到矿区人民生活;再者,楼底下还有独立的排污渠,不会污染大家的生活环境;另外,这里距离垃圾场、污水沟、公共厕所都有一定距离,远离污染源,能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卫生。”

她这说得一道一道的,老大娘们哪里听得懂哟,张劲松就笑笑,“这些内容我们在申请书上能看到,说点通俗易懂的。”

卫孟喜狡黠的笑笑,“只要建起卤肉加工厂,我会组织一批招工,凡是手脚勤快的,说话伶俐的妇女同志,都可以来上班。”

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申请书上已经写了,对着这些没多少文化的普通人,卫孟喜就这一句话。

台上的人无论男女都来了精神。

“真的吗?我媳妇儿没上过初中,也能去上班吗?”问话的是一个穿着工作服的技术员。

“只要能通过我的招工考试和培训就可以。”

“那都考啥?”

“不考课本知识,我会考察一下平时做事勤不勤快,爱不爱干净,有没有责任心,听不听指挥。”

“就这?那我儿媳妇也能干,她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不然做事那叫一个麻溜,保管你满意!”买菜那老太太抢着说,生怕工作机会被人抢走。

“那没结婚的可以吗?我闺女今年刚初中毕业,没能参加招工,但她在家帮她妈做饭可勤快哩,那灶台每天擦得铮亮!”挖煤工人觉着自家闺女也能争取一下。

“那我家……”

大家七嘴八舌,替自己家人询问能不能参加她的卤肉厂招工,那热闹的氛围,就跟菜市场捡便宜似的。

卫孟喜全都笑着说可以试一试,但最后能不能干要看个人表现,她现在还不能答应,“但我可以保证,只要能买下这栋楼,我卤肉厂的招工都会优先考虑煤矿职工家属,在同等竞争条件下,我只招煤矿家属。”

“我叫卫孟喜,我在窝棚区里开了一家美味卤肉店,相信大家都认识我,我的卤肉车间现在一共有十八名女工,都是咱们窝棚区的煤嫂,最短的干了两个月,最长的已经干了一年半,工资最低一个月三十,高的时候能到一百三十块,只要我的卤肉店还能开下去,以后这样的工作机会我都会留给煤嫂,因为她们是这世上最可爱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