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似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起来吧。”武亲王又给随从使了一记眼色,“去准备几身衣服。”
随从心领神会,将李铁蛋带去成衣铺照着他的身量给他买了一套衣服。李铁蛋当然说什么都不肯收,可随从一句“你也想体体面面送李老伯走吧”就让他乖乖换了衣服。
将焕然一新的李铁蛋带出成衣铺子,武亲王的马车已经等候在门外了,随从请他上去。
李铁蛋受宠若惊,擦了擦自己黑乎乎的手,哪怕已经洗过了,也换上了新衣服,他仍觉得自己不配坐这个马车:“这……小人不干净,身份低微,怎么能跟殿下坐同一辆马车呢!”
武亲王勾起马车的帘子,笑道:“上来吧,李老伯还在等着你呢,咱们不能让他们久等了。”
果然,搬出老者很有用,李铁蛋手足无措地上了宽敞的马车,看着里面豪华的装饰,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还是武亲王先开了口,指着对面的凳子道:“坐吧。要不要用些点心茶水?”
李铁蛋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好的东西,赶紧摇了摇头。
武亲王却笑着让随从倒茶,又将点心盒子推到他面前。
盛情难却,李铁蛋拿了一个点心塞进嘴里,顿时被其美味征服。太好吃了,这简直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点心,尤其是饿了这么久,填饱肚子都困难之后,突然吃上这种好东西,他感动得想落泪。
随从笑道:“喜欢就多吃点,再喝些茶解解腻。”
吃东西缓解了李铁蛋紧张的情绪。
见他渐渐放松下来,武亲王状似不经意地稳定:“从江南到京城,不远千里,听说你们是搭了商队的便车,不知是哪家商队如此仁义,正好我准备买一批物资送去西北,想找他们帮帮忙,铁蛋能否给我介绍一下?”
李铁蛋没有防备,倒豆子一般地托出:“闵记商行,族爷爷找到的他们。他们看咱们可怜,答应捎咱们一程,但吃的要咱们自己想办法。不过他们人挺好的,看族爷爷年纪大了,偶尔会送一些吃的给族爷爷。若是没他们帮忙,小人和族人不一定能走到京城。”
“那确实是好人,不知这家商行京城的铺子在哪条街道上。”武亲王又道。
李铁蛋摇头:“小人也不知,到了城门口,咱们就跟他们分开了。”
看他的神情不似做伪,武亲王轻轻给随从使了使眼色。
随从会意,悄悄出了马车,等拐弯的时候让车夫停了下来,然后跳下了马车。
马车里,武亲王继续跟李铁旦闲聊,套他的话。
李铁蛋不过是一乡下少年郎,不曾念过书,也不曾出过远门,非常单纯,而且他视武亲王为恩人,都不用武亲王费多少心思,他问什么,李铁蛋就说什么。
等到了义庄,李铁蛋连自己家有几口人,在苏州城还有哪些族人,路上都吃了什么,睡的是茅草还是麦秆都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
可武亲王并不满意,他想知道的并不是他们这几个难民吃喝拉撒的小事。他怀疑这几个告御状的难民背后有人。不然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赶到京城?说什么好心的商队捎他们?开什么玩笑,这可是一两千里,不是几十里路,捎他们几个多麻烦啊,有这功夫都能带一批货到京城转手卖钱了。商人重利,没人会这么傻,放着钱不赚,带一群难民北上。
可惜,李铁蛋这人一根筋,也没什么心眼,什么都不知道,从他嘴里问不出什么。如今只能等随从的结果了。
武亲王跟着进了义庄。
义庄的人见他进来了,顿时殷勤了许多。
落叶归根,李铁蛋他们想将李老头的尸体带回去等洪水退了,葬在老家的祖坟中。只是现在夏天,天气炎热,尸体在路上极易腐烂,因此只能火化之后,带着骨灰上路。
听完了他们的要求,义庄的人帮忙,给李老头洁面,又给他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整理完后便是火化了。
帮到这里差不多了,武亲王找借口有事先走了。
回到马车上,刚才将另外两个难民带到义庄的心腹跟着上了车,低声将他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
这二人的说辞跟李铁蛋差不多,都说是侥幸遇到了好心的商行,捎他们一程,才能赶到京城,旁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三人没有串供的时间,说辞虽然差不多但也不是完全一样,有些小细节上的差异,这更说明他们并没有提前商量好拿出这套说辞来骗他。
“看样子这三个小年轻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的就来到了京城,还以为他们是运气好。”武亲王有些遗憾。
心腹道:“应是如此,这三人都太年轻,太稚嫩了,什么都写在脸上,藏不住。”
武亲王点头,只能从闵记商行那边入手了。
可惜,回到府上,去查证的随从也回来了,带了个坏消息回来:“殿下,小的让人查过了,全京城并未有闵记商行的铺子,客栈也查过了,并没有这样一队商人入驻。至于姓闵的商家,小的倒是查到了好几个,不过都是咱们京城本地的商户,从未南下走过商。”
武亲王这下更加确定李老头他们到京城来告御状一事绝非偶尔,这背后定然有推手,只是现在闵记商行消失不见了,唯一知情的李老头也死了,余下三个青少年什么都不知道,从他们身上完全查不到任何信息。
沉思了一会儿,武亲王道:“那派人盯着李铁蛋他们几个,兴许他们身上能够发现一些线索。”
随从点头,犹豫了一下又道:“殿下,今天上午还有人去户部、工部闹事,也说是江南的难民,淮南那边的口音。”
武亲王皱了皱眉:“暂时不用管他们,盯着李铁蛋就是。”
这事要么是他的兄弟所为,要么便是江南某个官员弄的,非读书人,定然不清楚告御状的细节,李老头听说要挨三十板子时并不意外,从容赴刑,显然是事前就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
户部,自从下朝之后,毛青云就坐立难安,几次想派人进宫通知淑妃娘娘,可又担心被皇帝知道更生气。犹豫间,下面的官员进来禀告,说是荣亲王拿着圣旨过来了。
毛青云赶紧收拾好纷乱的心情,到前厅去迎接周嘉荣。
“臣见过荣亲王殿下。”
周嘉荣摆手:“毛尚书免礼,父皇已经下旨派我南下抗洪救灾了,命户部派一擅长算术之人随我南下记账,另外,户部准备好五十万两赈灾银子,明日我就要出发了。”
毛青云愣了一下,苦笑道:“荣亲王殿下
,非是臣不愿,实在是国库紧张,一时之间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你看能不能宽限些时日?臣一定将银子凑齐,分文不少。”
周嘉荣讥诮地看着他:“我是等得起,毛尚书觉得江南的百姓等得起吗?”
这老东西,还在跟他推诿搪塞。国库就是再紧张,堂堂大齐也没道理连五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啊。
毛青云一脸为难的样子:“殿下所言甚是有道理,小人一定尽量,但不敢保证在今日就能凑齐银子。”
周嘉荣懒得跟他废话,直接将圣旨塞到了他手里,声音仍旧温和,但说出来的话却不是那么中听:“毛尚书,你莫非是想抗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