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又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贾家虽是国公府出身,却都是荫官或者捐官。
两府就一个进士,还挂官出家了。
杨明新显然也知道这个情况,闻言不由失笑。
“一博最近和荣府走的近,本以为是攀上高枝,没想却只当普通亲戚?”
冯一博能说出这样的话,杨明新一听就懂。
这是没有攀附,只有普通交往。
不然今日这话传出去,他就要失了恩主。
刘正自也明白,闻言也笑着摇头。
又毫不避讳的评价道:“虽一门两国公,但也早开始走了下坡路,一博做得没错。”
他和张松越走的近,对这些人并无好感。
甚至,多少还有些鄙视这些酒囊饭袋居多的勋贵。
“若是这一代再无扛鼎者,仅凭祖荫怕难以维持两代了。”
在他眼中,贾府现在就如空中楼阁。
根基已空。
“一博不就是那个扛鼎的嘛?”
杨明新随口玩笑,说得自己都忍不住了,道:
“就看他愿不愿扛这两个大鼎了!哈哈哈!”
冯一博自然连连摇头,道:
“我两门亲事都与贾府有些渊源,但终究是外人,就算扛鼎也轮不到我。”
言外之意,因为是亲戚,可以走动。
借此建立一些关系网,也是无可无不可。
但他可没有什么攀附之意。
升官发财全靠自己。
就算贾府衰败了,也牵连不到他。
能扛鼎的,没有这个义务。
该扛鼎的,没有这个能力。
只能说,合该贾家衰落。
当然,也不是一点转机没有。
此时冯府之中,就有一个贾家子弟。
沉浸在经义之中,难以自拔。
若说贾府有人能扛鼎,可能就属他有些气象了。
可惜,贾府都是得过且过,无人关注这些。
李守中乃江南大儒,一身学问无比精深。
又做过十余年国子监祭酒,教书育人的经验无比丰富。
此时他讲解的经义,简直是:
精彩至极,引人入胜。
当然,这些是贾兰的感觉。
而和他一起来的贾宝玉,早就不耐烦听了。
寻个借口就奔往后宅,想找黛玉玩去。
门口的丫鬟拦之不及,就让他闯进了正屋。
尤氏姐妹知黛玉来,也过来伺候着。
忽地闯进一个男子,却是避之不及。
一时难免有些尴尬。
好在见他虽是男子,却满身脂粉气。
满头小辫和满身装饰,一看就知还是没长大的孩子。
一进来又和李孟氏、李纨等见礼。
只是没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