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又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景顺帝面露疑惑,轻声问了一句。
张年吉闻言,立刻回到:
“回圣上的话,此次东海一战,冯大人扬我大魏国威不假,却并未彰显出我大魏的仁德。”
张年吉此时站直身子,继续道:
“就如议和条款中,割让的胖子岛、伊予岛等,都是倭国旧地。”
说到这里,他看回头看了一眼冯一博,眼中挑衅之意十足。
“而我大魏对外当以宽仁待之,倭国既先承认藩属地位,我们又如何能要藩属之地?”
看来他是看到了条款的,不仅知道割地赔款。
还知道倭国承认藩属地位的事。
可冯一博听了,却不由失笑道: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那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也就是说,你不干好事,我就干你。
你干了好事,我也会对你好点。
这个原文出自《论语》,所以这次真的是子曾经曰过的。
以冯一博的性格,当然不会只点到为止。
先用圣人的话回敬一句,冯一博才出列也朝丹陛一拜。
不过,他没和景顺帝说话,而是转头对张年吉道:
“大人说的话,听着好像有理。”
冯一博含笑而对,随后话锋一转,又道:
“可除了中原一带,《礼记》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的说法,那按照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该以仁德为要,帮他们复国?”
他引用的是《礼记·王制》中,关于五方之民的说法。
这也是中国二字的出处之一。
然而,随着时移世易。
礼记中国的“蛮狄夷戎”四族,早就成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最开始的时候,东夷就是黄河下游,南蛮则是江南一带,西戎是秦地,北狄原指燕云一带。
若是真按照这个划分,那都中也得归到四夷。
“胡说八道!”
张年吉一听,立刻怒斥一声,又道:
“这些都是大魏固有领土,如何能让?”
冯一博等的就是他这句话,闻言自是点点头,又笑眯眯的道:
“原来大人还知道领土的重要性,这么说你的意思是,只有开国太祖才能开疆拓土,后世子孙只能守土不能开疆?”
这话里暗藏玄机,等着张年吉往里跳。
景顺帝将东海郡视为开疆拓土之功,都去太庙祭告过了。
如果张年吉说是,那就是在说景顺帝好大喜功。
如果张年吉说不是,那割倭国的地就也是开疆拓土。
“胖子岛孤悬海外,不毛之地要之何用?”
听到张年吉避重就轻,丝毫不敢提东海郡的事。
只死咬胖子岛不放。
冯一博自然不会让他轻易过去,就直接挑破道:
“原来大人是明着嫌弃东海郡献土归附,暗里讽刺圣上不算开疆拓土。”
“你!”
张年吉顿时一窒息。
可冯一博却还没完,又道:
“始皇帝有你这样的臣子,怕是不能扫六合,汉武帝有你这样的臣子,怕也不能封狼居胥,唐太宗有你这样的臣子,估计不敢纳谏言,宋太祖有你这样的臣子,还不得还政给柴家?”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这四个明君,全都不敢用这样的臣子。
这话说的可谓是极重了。
今日的议题是议和条款,而朝野各方的目的,却都是其中的赔款。
至于现在,就是一个试探。
所以,冯一博也不急着放大招。
但他随手一些开胃小菜,就已经让先上场的对手吃到撑了!
“所以,大魏会有你这样的臣子,真的海纳百川,仁义为先。”
最后这话,是暗指景顺帝海纳百川,仁义为先。
不然前面的话,不仅骂了张年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