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宫的宫殿都很大,很气派, 让住于其中的人脸上有光, 同时又束缚住了宫中之人。
皇宫终究是太冷清了。沈则一拍拍沈折枝怀中的猫猫头,道: “只要你乐意便好。”
虽相处的时间还不算长, 但他已经大致了解了他这小弟。 沈折枝不会因为责任感或是怜悯心这些东西做成亲这种极度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他若是这样做了,便是出于自己本愿, 别人如何也说服不得。 沈则一摸毛的手法不对, 沈折枝怀中的猫猫头不乐意让沈则一摸, 钻进沈折枝袖间躲起来。沈则一看着沈折枝笑了下,也跟着笑了。沈折枝怀里的小猫是他小时候抱的大猫的孩子的孩子, 小猫刚出生之时,小四就回来了。
果然还是这样的小四最好。
不必背负太多东西, 不用时刻精神高度紧绷, 像这样抱着猫坐在门槛上晒太阳是再好不过。 沈折枝问:“二姐和三哥呢“
“在父亲母亲身边候着。”
同候那要哭不哭的老父亲。
在战场上命悬 一线时眼睛都不眨的大将军现在却眼目花花打转,这副模样可不能让旁人看了去。说完话,沈则一也不为难这些宫人侍卫, 让人重新进来了。 跟着一起进来的,还有沈府管事。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 有人送来了贺礼,那贺礼实在是多, 可如何是好”
说是贺礼,简直和聘礼一样气派。 从街头到街尾,排了个满满当当。 沈府门前左右两条路, 两条路都排了一列的楠木箱,还有不少人站在街尾围观。沈折枝问:“谁送的”
“说是陈长歌,少爷可认识这人”沈折枝抹了把脸。
果然是他,这人果然早就已经逃了出来。
李盛风也不错,有长进, 居然能将他逃出的消息封得那么紧。 沈折枝道:“他送了为何不要。 先抬进来, 待日子过了能变卖就变卖银两, 买衣物食物接济一下城里城外贫苦人家, 不能变卖的 东西就留着以后府上送礼用。”
这边正说着,有小厮跑来道:“皇上快到了!”院子里瞬间乱了起来, 沈折枝也不好再坐在门槛上没个正形, 站起来让宫女再收拾收拾衣物, 顺带把猫猫头递到沈则一怀里。隔着老远就能听到街上传来的惊呼声。沈折枝垂着眼看着衣袖上的花纹。
还挺好看。的脚步声逐渐靠近,小厮宫女跪了一地, 沈折枝抬头,对上了季景之的视线。 季景之平日里从不穿这类颜色的衣服, 如今一穿,便觉得整个人都变了个样。 沈折枝就这样看着季景之耳朵逐渐变红, 之后是脖子,且有逐渐上脸的趋势。 季景之向着沈折枝逐渐靠近, 起初步伐还有些僵硬,之后越走越快, 幸亏他还记着自己的身份,没有直接跑起来。牵到手的瞬间,那颗一直悬着的心 这才稍稍放下了些。 季景之从昨夜开始就一直紧绷着神经。 一方面是兴奋,一方面是害怕。
他害怕沈折枝突然改变主意, 怕沈折枝如之前一样突然离开, 怕自己再也见不到沈折枝。
甫一看见穿着一身婚服, 安静站在房门前的沈折枝, 心中的庆幸和喜悦像是要爆炸了般, 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没走,一直在等自己。
季景之牵着沈折枝的手,慢慢走至温宁仪和 尤屹所在的地方。
他和沈折枝一起拜了沈屹和温宁仪。随行的宫人只作没看见。按理说季景之是天子,无需向两人弯腰, 但季景之执意如此,他们也拦不住,更不敢拦, 只当没看到。离府上轿时,街头街尾都传来一阵呼喊声, 其中间杂着吸气声,沈折枝转头, 看到百姓站在不远处,都红光满面的, 看着实在可喜。沈折枝笑了下。
周遭的声音更大了些,季景之提过沈折枝衣摆, 另一太监充当扶手,送沈折枝上了轿子。6210510451 季景之在最前头骑马独行, 太监则跟着上了马车车夫的位置。 沈折枝坐在位置上闭眼假寐, 太监的声音却顺着传了进来。
“看来东西都收到了。”沈折枝眼也不睁:“这么多贺礼,陈老板可真大方。”太监,即是陈长歌约莫是笑了下,道: “我可没说那些是贺礼, 那可是我辛苦攒了好几年的聘礼,老底都掏完了。”
“可真想好了”他道,“不若跟我走罢, 这皇城多无趣,还没乡下来得快活。” 沈折枝没说话,他又道,“你不想走也成, 要是你想,我进宫当个小太监跟在你身边也不错。 ”沈折枝淡淡道:“今日我不想计较这些, 但若是到宫门前还未换成之前的马车夫, 你就真别走了。”歌垂下眼睫,
这段原本有些长的路像是骤然缩短了似的, 不过眨眼之间便到了宫门口。 外边一直叽叽喳喳的声音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手还在抖着的小太监, 显然是受到了什么惊吓还未恍过神来。宫人递来一根挽了朵红花的红绸, 沈折枝和季景之一人牵着一头,并肩走着。 刚走过宫门时, 一片白色的东西落在了红绸之上。 两人抬头一看, 发现不知何时已经开始下起了雪。
“折枝,你说这叫什么”沈折枝即答:两人对视一眼。
“沐雪共白头。
“沐雪共白头。”
有史记载:太平二年,淮帝立沈家四公子为后, 太平五年,立季统子为太子。国家繁盛, 河清海晏,各方来朝。
宋岚帝一生无妃无后,勤于政务, 后抱流放岭南的公主之子为太子,养在膝下。 宋国与齐国交好,岚帝却未曾踏足齐国一步。 明君大治,百姓各得其所,国家一片欣欣向荣之态。
大将军轩辕琛娶礼部侍郎之女刘氏为妻, 刘氏随大将军前往边疆,齐征战沙场。 两人一生无子,却一直相敬如宾,传为一段佳话
丞相挂举贤人王诚,后乞骸骨,定局江南, 后事无人所知。
有富可敌国之商人前往西洋,掀起一阵风雨, 一时风头两无,其祖籍未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