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我们到的时候,几个刑警把警戒线沿着湖边拉得老长一圈,村民们却依然站在警戒线外围了个密密麻麻。
等我们从人群里挤到警戒线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到吴局已经在现场了。我没想到当领导的也这么身先士卒,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他身边还跟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两个人绕着个破旧的小渔船在那讨论着什么。
“你们来了。”吴局抬起头看到我们走过来说道。
我和李成仁走到那艘小渔船边上,已经有两个痕检人员在船上进行工作了。
“吴局,现在是什么情况?”李成仁扫了一眼渔船上的情况说道。
“让张队给你介绍吧,他比我了解。”吴局说完,朝那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那抬了抬头。
这时我才真正去注意他身旁的男子,一双剑眉英气逼人,高鼻梁,深邃的眼眶再配合古铜色的皮肤和一米八的大个儿,与矮胖的吴局站在一起形成强烈的画面冲击感。如果说吴局是电视剧里油腻领导的样子,那这个张队就是电影里出现的那种硬汉刑警。
张队开口说道:“尸体发现前的一些情况我想你们也大概知道了,我们来到现场后,第一时间封锁了现场。死者的老伴因为悲伤过度昏了过去。船上有半截男性下半身尸体,根据死者身前穿着推断,确认是死者无疑。”
“另外,几个第一发现人在那边录口供。”他指了指一旁刑警正在问话的三个村民。
“这肯定是那个湖怪。”被问话的其中一个村民大声地说道。
“大爷你可别逗了,什么湖怪啊?这建国后动物不能成精,更别说什么湖怪了。”问话的民警在一旁回应道。
“是啊,老李,你别瞎说。这好好的太湖哪会有什么湖怪?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吧。”那三人中另一个老头说道。
那个叫老李的老头顿时不服气地道:“你才老糊涂,你知道什么?我有亲戚就住在对岸苏吴市那边一个紧临太湖的村子,前几年来串门和我喝酒的时候亲口跟我说的,他们那村上就有人曾经远远地看到过太湖里有湖怪出现。”
湖怪?我心里一惊。
这个词顿时让我想通了一些我一直未曾想明白的疑点。比如为什么尸体都在太湖边被发现?比如为什么两具尸体都只有半截?比如是什么动物才能将一名成年男性咬成两截?
一旁的吴局也听见了这村民的话,笑着对我们几人说:“你们瞧瞧,这老头的话,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湖怪?看来我们市的这个科学文化宣传工作还是不到位啊。”
我脑门瞬间一紧,这都什么年代了,这官话咋还说得一套一套的。
这时我把目光转向湖面。在几百米开外的湖面上,有个浮标,那是渔网的位置。
“我想坐上船去那个渔网位置看看,说不定会有线索。”我看了一眼李成仁,看出他也有此意便说道。
“好,我跟你一起去。”出乎我意料的是,率先说出这句话的不是李成仁这个法医科科长而是在一旁一直比较沉默的张队。
李成仁随后说道:“行,我们三个一起去看看。”
我们跟吴局打了声招呼,正准备带个痕检人员一起过去的时候。
张队在一旁说道:“我们得把渔网弄起来。”
我们打算坐的小渔船最多只能坐四人,为此只能带上个老渔民换下痕检员。
正犹豫着找哪个老渔民去,那个在录口供的,先前说有湖怪传闻的老李头主动上前来,“我跟你们去。”
我忍不住好奇问道:“老头你刚刚不还是说有湖怪吗?怎么这会儿不怕了?还敢跟我们去湖面上?”
老头一听,脸上一红,大喝道:“你懂什么?我在这湖上打了大半辈子的鱼,什么没见过?就是这湖怪还没见过。你们警察都跟着我一起去,我还怕这湖怪?”
我得承认我小看了这老头。接下来,我、李成仁、张队和老头就坐着村里的渔船,开往渔网的浮标那儿。
渔船是艘四人小渔船,马达声突突突的,一股黑色的浓烟窜上半空。湖面上船开过的地方留下一撮撮白色的泡沫。
我心里有点忐忑,前面村民说的话一直留在我脑海里。几百米的距离,哪怕船开的不是很快,也随着咚的一声缓缓撞上了渔网的浮标处。
浮标是很普遍的红色,在一望无垠的水面上显得很是醒目。船靠近了浮标之后我才发现红色的浮标有血液溅射在上面,想来当时肯定是死者处于浮标附近遭受的攻击。
此时,湖面上开始慢慢飘起一阵薄雾,我和船上几人立马开始侦查附近的环境起来。
立体的红色浮标上面有不少血迹,和浮标本身的颜色混在一起。
水里有条绳子,绳子的一头是钩子紧紧勾住着浮标,另一头沉入水里,想来是和渔网一头相连。
张队和老头一起站着,眼睛往四处张望着。那老头虽然嘴上不承认自己害怕,但是他的身体绷得笔直,略显僵硬,还是出卖了他有点儿紧张。
“来,你们让让,让我把这渔网收起来。我看这雾有点越来越大了,还是把网收了去岸上好好检查吧。”老头挥挥手示意我们往船另一边靠点。
只见他两只黑黝黝的手抓住浮标下渔网的钩子,顺势一抓,渔网一头就被拿在手上。他的两只手就像大钳子一样紧紧抓住渔网,任凭湖面荡起风浪一层层冲击小渔船,老头的两只手也纹丝不动。双手顺着这么一拉,看上去有大概二十多米的渔网就被扯了小半个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