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37章 1更+2更【2 / 3】

横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给刘铁柱而没有给妮妮,是因为,赵汾走后,他手里除了管账以外的工作,叶兰亭都打算让刘铁柱来接手,如此一来,刘铁柱负责的事情一多,他为村子带来的贡献就必须要收进系统里面。

而妮妮尽管天赋很高,但她现在才十岁,主要任务是学习,还不到能出去历练和闯荡的年纪,工坊里的活也不需要孩子们去干,所以叶兰亭将她放在身边贴身带着,手把手教导就行。

等到叶兰亭将三个空缺名额全培养了,她现在的八个手下就全齐了。从先到后的顺序分别是:郑姑、杨青锋、薛霁安、赵汾、郭芙、刘老翁、哑娘、刘铁柱。

其中赵汾和郭芙两人是状态显示为【本郡历练中】,其余六人的状态则是【本村培养中】。

然后叶兰亭又随手抽了一下今日签到礼物,跳出来的弹框是:【恭喜您,抽到签到礼物,初级马x4】

叶兰亭一整个大无语:“……”

这还用你抽!

妈的这四匹马是她用命换回来的好吗。

叶兰亭退出游戏,点进音乐播放器,随便找了首舒缓轻松的钢琴曲放着,闭上双眼,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一觉她睡到天大亮,直到妮妮来敲门叫她才行。

“兰亭姐姐,您起来了吗?霁安哥哥和郑姑他们都已经来了。”

叶兰亭从床上坐起身,伸了个懒腰,还是在自己家里睡觉踏实啊,这一觉睡得又香又甜。

她穿好衣裳,拿茶盅舀了杯隔夜茶水,走到外面院子用杨柳枝漱口,见薛霁安他们已经来到堂屋等她,便道:“你们几个先坐会儿,有什么事先讨论一下,我刷个牙就来。”

叶兰亭站在院子围墙边,一边嚼杨柳枝,一边心想,这原始的刷牙工具实在太不方便了,嚼完了枝条,满嘴都是树枝纤维,等空闲了,她试试用鬃毛做个牙刷看能不能成。

等到刷完牙,叶兰亭又进灶房去,妮妮早上起来给阿公阿婆熬药做朝食,给她留了一碗粥热在锅里,还有两个窝窝头。

叶兰亭端着粥,嘴里咬着一个窝窝头走进堂屋,问几人:“你们来的这么早,都吃了吗?”

大家默默点头。

郑姑笑道:“村长,我们都已经在家吃过了。”

叶兰亭也不拘那些形式,一边喝粥一边走到主位上坐下,看了眼郑姑,又看了眼旁边默默坐着的哑娘,道:“赵汾和大丫都留在上河郡何氏商号做事了,这事你们可都知道了?”

郑姑笑容微微一收,点头:“知道了村长,昨天您回来我们就听杨虎娃说了。”

旁边哑娘也跟着点头。

然后郑姑又笑起来:“能进上河郡的何氏商号那样的大主家做事,以前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多亏了村长,大丫能去那样的地方涨涨见识,每月能赚五六百文的工钱,这不比给镇上的员外家当丫鬟好?村长您就放心吧,我们没有意见的,自己的女儿能有条好出路,我这个当娘是做梦都会笑醒了!虽然以后不能常常见面,但村长您也说了,等咱们村的路通了,纺织厂开工了,以后咱们的货还会卖到更远的地方去,我说不定以后也能去上河郡,不愁见不到面的。”

叶兰亭点点头,觉得最近郑姑的思想觉悟也开始提高了,或许是她这段时间都给村里的妇女们当纺布先生的缘故。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心里想的头等大事就是为女儿谋个好人家嫁了,她现在想得更多是,如何把纺织厂运作起来,如何靠自己给三个儿女更好的生活。

手下有这样的思想觉悟,让叶兰亭觉得很欣慰。

她又看向哑娘:“哑娘,赵汾去了上河郡,他托我照顾你们,以后家里有什么事你就跟我说,赵汾和大丫在村集体的工钱我仍旧会照发。他们不在,我就会发给你们家人。生活上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哑娘抿抿嘴角,笑着朝叶兰亭比了几个手势,大概意思是她会看顾好家里一切,不让赵汾在外面担心。

“嗯,好。那就正式开会吧。”叶兰亭吃完了早饭,擦擦手,正色道。

“刘老翁和刘铁柱,今天你们俩是第一次进村委班子,我给你们俩说一下你们以后负责的工作。刘翁,您这边还是负责村里集体田的播种,刘大娘会和您一起负责后上沙地的萝卜种植。但我给一个要求,集体播种的冬麦,要比去年的收成翻三成。”

“刘铁柱,你这边,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先把纺织工坊建起来。香皂工坊现在停了,以后就不生产了。后续咱们的商贸重心会转到纺织业上,等到开工后,你还是负责运输和车队。”

刘老翁以前从没这样围着一张桌子严肃地开过会,顶多就是在宗庙祠堂那儿听当老村长讲几句话,现在这样每人发一个小本本和笔,各自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围着叶兰亭的办公桌正襟危坐,听村长安排工作任务,瞬间有种身份都不一样的感觉,身子的担子从一种劳作变成了某种责任。

刘老翁点头:“小叶村长,您就放心吧,冬麦我都已经育好了,按照我自己家以前的法子,每半个月除一次虫,下一次肥,保证比大家以前散种的收成好。”

刘铁柱也道:“村长,修建工坊的图纸霁安哥已经给我画好了,至于人手这边,我可能得从修路队那边抽调。力气大的男人基本都在修路队。”

叶兰亭一边说一边低头记录:“这个没问题,我会让杨青锋配合你这边,抽调十个人过来。”

刘铁柱道:“上次李家庄村长带人过来后,赵家湾那边的人也来问过一次,有好几个人都想进咱们修路队做工。”

“想来的都让他们来,到杨青锋那里去登记。外村的人可以给他们调成整班,也就是干全天,一天四文钱。尽量把我们村里自己的人抽调出来去工坊。”说到这里,叶兰亭又道,“修建纺织工厂的时候,在旁边把食堂也修起来吧,以后工坊里人多了,叶家院子容纳不下那么多,得单独修一个食堂。”

“食堂修好后,就由哑娘你来全权负责。”

哑娘连忙点头应下。

以前是没有那个条件,把香皂工坊、学堂和食堂全都安在叶家院子,但其实这样每天吵闹,对孩子们的学习很有影响。

叶兰亭决定把工坊和食堂都撤出去,放在她在村子地图上新圈出来的那块地,只把蒙学班留在叶家院子,没有了工坊的占用,蒙学班就可以从上午的两堂课调整到上下午四堂课,孩子们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而且叶兰亭也看得出来,阿公阿婆每天有了这些孩子的陪伴,心情都要好上许多。

蒙学班是叶兰亭的人才基地,她每天都在蒙学班看看那些孩子的进步,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哪些是可造之材。

刘铁柱点头,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记录下来:“好的村长,我知道了。”

旁边刘老翁见刘铁柱一边开会一边记,不仅他在记,放眼一看,对面郑姑,薛霁安,杨虎娃几个人,全都在记。

刘老翁为难地看着发给自己的小本本,道:“村长,俺这老头子不会认字,这小本本发给俺,是让俺记什么呀?”

旁边薛霁安笑了笑:“刘翁,这是村长定的规矩,每次开会,大家都要带一个册子,把开会内容和自己领到任务记下来,后面怎么开展工作的,每天做了些什么事情,安排了哪些人,申请了几笔钱,都要在上面记录下来。到每旬逢一,咱们都要开会向村长做工作进展汇报。然后每个月月末做总结。”

郑姑算是班子里最早的元老了,她笑着接话道:“村长会根据这些记录和汇报,给咱们评工作绩效,有了绩效,咱们才有奖金。刘翁,你现在可是田园园长,这工作日志得好好记录,咱们每个月的奖金就靠这个了!”

刘老翁恍然大悟:“原来上回你们拿到的三百文奖金就是这么来的啊……怪不得。”

“可我这老头子不认识字咋办啊村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