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章 陈年往事【2 / 3】

雁过寒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双手捧着茶杯,向前进露出了一抹苦涩的笑容。

“所以我的母亲严令我不准下棋,她怕我重蹈覆辙,走上我父亲的老路。”

爷爷他居然……

向帅此前从未听说过他爸爸提到爷爷的死因,只知道在他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爷爷因故身亡了。

但是,居然是因为下棋的原因?

至于奶奶严禁爸爸下棋的事情,更是闻所未闻。

在向帅的印象里,奶奶是个很慈祥的老人家。就和全天下千千万万的奶奶一样疼爱自己的大孙子。

虽然奶奶在向帅十岁不到的时候就走了,那她在小向帅的心目中从来都是非常支持爸爸下棋的,每回老爸赢了比赛回来奶奶都会烧上一大桌子菜庆祝。

她怎么会……

“我的父亲,叫做向汉明,是机械厂的一名普通工人……”

向前进眯起眼睛回忆道。

那是在1983年的年底,当时的向前进还是个中学生,而大他十多岁的姐姐向红梅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作为知识青年的她,听从国家的号召,正在祖国的西南,美丽的西双版纳插队。

向前进记得很清楚,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向家很早就做好了过年的准备。而且向妈妈特别高兴,因为就在不久前她收到了大女儿的来信,说根据政策,他们这一届的知青正在准备回乡。

如果顺利的话,她明年就能回到上海,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人身边了。

向红梅在云南已经足足插队了五年,和她同一批下乡的青年眼看回乡无望,很多已经在当地成家生子,把自己的根留在了祖国的边疆。

但是向红梅她一心要回上海,不管多少当地的农场许诺了多好的工作待遇,书记给她介绍多么优秀的男青年她都不要。

就这么一年挨着一年,红梅已经是年逾三十岁仍然待字闺中的老大难了。这可让向妈妈操透了心。

听说女儿可以回来的好消息后,她高兴的整晚整晚都睡不着觉,把上海的各个寺庙都拜了个遍,祈求佛祖菩萨让她的女儿快点回到自己的身边。

他们向家祖上早年从扬州到上海,不是农民就是工人,用向妈妈的话说“成分好的一塌糊涂”,她坚信只要女儿回到上海,很快自家老爱人所在单位就会给她落实工作,自己到时候只要忙着给女儿筹备婚事,等着抱外孙就行。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不知道机械厂会在夜里突然着火。

根据事后的调查,是附近居民区的孩子在玩爆竹的时候,崩开的火星落到了仓库里。

而那一晚,负责在仓库值班的,就是向汉明。

更想不到的是,从来都老实巴交,工作矜矜业业的老向会因为沉迷于与人下棋,没有及时发现火情。

结果非但自己丧生火海,还因为火势蔓延,差点把机械厂整个付之一炬。

那一年的春节,别人家都在开开心心地喜迎新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只有他们向家的门楣上挂着代表治丧的白布,传出向妈妈和年幼的向前进撕心裂肺的哭声。

因为是自己工作失误导致了国家单位受到重大损失,向家别说提出要抚恤金了,连追悼会都不好意思开。

唯一不幸中的大幸,就是那天晚上只死了老向一个人,和他对弈的那位同样负责值班的工友最后死里逃生。

不过那时候正好是严打的第一年,对于这样重大的案情,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损失,那位棋友虽然没死,却吃了官司,被严判重判,估计不到七老八十是走不出提篮桥监狱的大门的。

出了这样的大事,向红梅的回城指标当然也告吹了。

她匆匆回家奔丧,接着不得不回到了版纳农场。

彻底死心的她选择和当地人结婚,不久生了个一个男孩。

前两年有部在上海特别火热的电视剧叫做《孽债》,说的就是上海知青在云南生下的小孩回到上海寻找他们父母家庭的往事。

向妈妈每次听到主题曲响起,唱着“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的时候,就忍不住老泪纵横。

美丽的西双版纳彻底留下了她唯一的女儿,她的贴心小棉袄。

偌大的上海城,如今只有她和儿子一个相依为命。

“那之后,我母亲就特别痛恨象棋,她觉得是象棋害死了我父亲。”

向前进苦笑。

“我母亲把我父亲收集了一辈子的棋谱都烧了。还有家里的棋子,棋盘……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出现在家里,不然我母亲见到立马就把它们扔进灶膛。”

向前进记得很清楚,他有一回也不知道从家里的哪个角落里找到一本积满了灰尘的小册子,还想着是不是父亲留下的书籍。不等他打开,向妈妈就尖叫着跑了过来,一把将那本本子撕得稀烂。

他是在打扫地上的纸片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一本薄薄的象棋残谱。当初也不知道怎么地幸运地逃过了被烧掉的命运,会在那一天被向前进发现。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的,我趁着我母亲不注意就偷偷地用浆糊,把那本棋谱一点点又拼了起来。”

向前进说着,从随身的绿色军用小包里掏出一本小册子,放在桌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