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邪写桃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次,武攸绪下定决心,归隐山林。
——
如今他和牡丹已经是忘年之交,彼此信任,所以有些话也不避讳。
趁着牡丹煎茶的时候,武攸绪向她透露了自己的心思。
“牡丹,我决定了,待这次封禅大典之后,我就弃官入山,归隐嵩山。”
“果真?”
牡丹笑了笑,端起一杯茶,递给了武攸绪。
对于武攸绪的话,牡丹并不诧异。其实她早就看出了武攸绪的归隐之意。
说实话,武家难得有武攸绪这么一个正直之人,就此隐退,未免可惜。
不过人各有志,及早看破也好。
想到林远所说,如果李唐复兴之后,武家之人不得善终,他如今急流勇退,或许还能避祸趋福。
“将军,这修行之事,一看机缘,二看心志。圣上对将军青睐有加,委以重用,怕是不会轻易应允……”
“我意已决,不管圣意如何,待封禅大典之后,我都不再入宫,只在这山林间求个自在。”
“嵩山本是仙灵之地,道门大开,道法自来。将军能如此选择,也是有缘。”
眼看武攸绪心意已决,牡丹也不再多言,又给武攸绪沏了一杯茶。
武攸绪看着牡丹烹茶, 忍不住笑了起来。
“牡丹,你这般煎茶法,还真是少见,倒也自有一番清香淡雅……”
牡丹也笑了,她知道,武攸绪是笑她的烹茶之法与时下大相径庭。
——
要知道,唐时饮茶之风盛行,尤其对山中僧道而言,茶道也是一种修行之法。
以茶为道,修身养性,玉壶光转,禅心明澈,饮一碗茶汤,涤去昏寐,情思朗爽。
唐时茶道,讲究颇多。
时人饮茶讲究鉴茗、品水、观火、辨器,只煮茶的器具,就有二十件之多;而在饮茶方式上,则以“煎茶”为主。
焙炙,碾碎,筛罗,煮水加盐,加茶末,分茶,品茶——一整套流程下来,也是繁琐的厉害。
牡丹在穿越之前,时常陪爷爷侍弄花鸟,闲时喝茶,也略懂一些茶道。
这些煎茶流程,牡丹倒不生疏,只是颇喝不惯这种茶汤……
因为时下这种三煎法,需要放盐调味,而民间饮茶,放的调料更多,还有葱、姜、橘皮、茱萸、薄荷等……
这一点,是牡丹无论如何不能适应的,她更喜欢清茶淡饮。
不过,牡丹也发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时下的制茶工艺,并不能去除茶叶的苦涩和青草味,确实需用调料中和调味一下,方能味道更佳。
还好牡丹之前跟着爷爷品茶,也了解一些制茶工艺,早在翠云峰的时候,牡丹就慢慢摸索自制茶饼,改良制茶工艺,让茶叶的苦涩之味大为降低。
这次刚来到嵩山,她就找到山上几株茶树采了春茶,经过杀青、揉茶、晒青、蒸茶、压饼等方法,做了一些茶饼,以供自己喝茶之用。
时人认为,煮茶的水,以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水,井水最差。
嵩山之中清泉淙淙,牡丹又有上好的茶饼,自然是个喝茶的好去处。
所以,武攸绪如今倒是找到了地方,每次上山,必定来找牡丹讨茶喝。
“牡丹,我送你的那套茶具,也未见你用过……”
“那套茶具精致贵重,想着留待圣上登上封禅之时再拿出来的。陛下登山封禅,难免也要吃茶。”
“陛下上山,到时候定有更精美的茶具送上来。眼下,你还是要多练习一下, 万一陛下不喜这清茶……”
武攸绪话音未落,门外响起了一阵笑声。
“看来今日来的巧啊,这是又有好茶吃了……”
牡丹抬头一看,竟然是武三思和林远过来了。
同行的,还有面色冷峻的周真人。
久不见面,牡丹和林远四目相对,会心一笑,全都被武攸绪看在了眼里。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武少傅正要煎茶,快请落座……”
众人行礼见过,一一落座。
——
原来,峻极峰上,圆径五丈、高九尺的登封坛已然建成,林远和武三思这次过来查看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