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邪写桃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番,梁王武三思为了巴结六郎,为之搜罗文人学士,甚至想到了已经归家养病的陈子昂。
当初陈子昂一首《登幽州台歌》荡气回肠,名动洛阳,而且他有“海内文宗”之誉,如果此番有他加盟,自然更显厚重。
不过,武三思派人去请陈子昂,却被陈子昂断然拒绝,他以父亲丧期未满为由,坚决拒绝出仕。
原来陈子昂早就看出,武则天虽然重视文人学士,也不过是“倡优蓄之”,用以消遣解闷、装点风雅。
她欣赏他的文学才华,却不会采纳他的政治主张,陈子昂早已心灰意冷,坚辞不出。
不过,陈子昂也因此得罪了梁王而不自知……
与陈子昂的消极怠世不同,另一位大诗人却对此事无比热衷——此人就是写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同样富有诗名的宋之问。
宋之问出身寒门,进士及第,步入仕途,武后称帝后,曾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
所不同的是,杨炯一心只在学问上;而宋之问工专文词之外,更工于心计,热衷官场的尔虞我诈,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混的风生水起。
说起来,这宋之问身材高大,仪表堂堂,而且文采诗华,经常写一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诗作逗得武则天眉开眼笑。
如今看到二张权势滔天,也开始有了非分之想,想要爬上女帝的龙床。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融入什么样的圈子。
宋之问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投其所好,谄媚二张,趁着编纂《三教珠英》的契机,终于如愿进入控鹤府。
据说宋之问还斗胆给女帝写了一首情诗,期待以身相许,报答君王提携之恩。
不过,武则天根本不为所动,还对二张直言,自己之所以看不上他,只因宋之问有口臭之疾……
一时间,宋之问的痴心妄想也沦为笑柄……
——
对于控鹤监的种种传闻,那些捕风捉影的宫闱秘事,牡丹只是一笑置之。
如今她在道观,宫中的人事离她越来越远,只要林远、三郎和落蘅他们平安无事,大多时候她都是置之事外。
所谓天下之时,天下之势也。
对武则天那样的千古女帝,她的后宫生活,哪里容得自己来置喙。
至于五郎、六郎,牡丹也见过,这二人确实是才貌双全的美男子,女帝宠幸他们,和历来帝王宠幸后妃,也没什么区别……
此时再想到尚在和突厥苦战的林远,牡丹心中莫名欣慰。
幸好他如今出征在外,否则以林远的才貌,或许也难逃被吸纳进控鹤府的命运。
毕竟当年的六郎,尚是公主府里的常客,与太平公主关系亲密,牡丹还见过几面,如今已经到了龙榻之侧,还是兄弟二人共侍君主。
在这个女主当权的时代,对于美男,还真没有什么是不可发生的……
只是想到郭元振,那样一个英雄才俊,良将之才,如今也混迹于控鹤监,牡丹心中隐隐为他惋惜……
——
转眼,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久未露面的郭元振再次来到了玉清观。
原来,北征军那边传来捷报。
自从林远率领赞婆、莽布支等人支援北征,两军形势慢慢发生了逆转。
赞婆等人本就骁勇善战,如今又急于立功表现,很快就扭转了战局。
武周大军开始反败为胜,逐步收复失地,打的突厥节节败退……
“郭将军,这么说,林远很快就就能回来了?”
“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此番陛下命他们追讨淮阳郡王武延秀,在这之前,双方定然不会停战……”
“哦,看来又是一场拉锯战。”牡丹叹了口气。
“是啊,那突厥一向言而无信,诡计多端,如今好容易有了武延秀这个筹码,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突厥和吐蕃一样,这些年来此消彼长,你来我往的较量,从来也没个消停的时候,看来离林远归来的日子,还有很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