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二十三,墩圩老乡第章精神食粮与馒头的较量 (之二)【1 / 1】

半醉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就让我们一个寝室的人都有了几许不安,几许拘谨,几许郁闷。

气氛果然不一样了。

一进寝室门,就看见寝室里的墙上,多了一张标语。是毛笔手写的语录:“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是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文中按语里说的。

字很工整,也很漂亮,是岳书记身边那位姓张的秘书在白报纸上书写的大作。

之所以说是书写,因为它不是书法,也不是在宣纸上写的,是用毛笔在白报纸“画”出来的,只能归为美术字。

这条语录不请自来,贴在墙上。

我心想,这话就叫蒙人。我们来在农村、农场,无非就是干农活,能有什么作为?别说大作为,小作为你都作不成。

葛队长给岳中林书记准备了一间单独住处,但他不住,他坚持要和知青农工住在一起。在得知我们三班的人思想最落后,纪律最散漫后,岳书记主动提出要和我们住在一起,要带领我们学习思想,学雷锋,要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

我们的领导们从来没有忘记走群众路线,从来没有忘记教育、管理群众。

不知唐宋元明清那时节,官员不跟群众打成一片的时代,群众是怎么活过来的?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位岳书记是很“革命”,很“厉害”。

孟先生评价是,做走群众路线的表面工作,沽名钓誉。

多年后我重回大圹圩探访故地,当年七队的好友周颂平告诉我,有次岳书记去七队,在大食堂吃饭。当时正是收获红薯时期,自产自销的红薯很便宜,大食堂的饭桌上有许多被人丢弃的红薯头。他亲眼看见岳书记近来后,默然将别人丢弃在饭桌上的红薯头集中起来,全部吃掉。

周颂平说,不管岳书记当时是作秀,还是本能,他当时都被岳书记的举动感动了。

周颂平为自己的浪费粮食,感到羞愧。

文化大革命中周颂平是保孙反岳派的,他的话应可信。

当时我们场部官方发出的声音,是岳书记要学习焦裕禄,要当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就是大圹圩农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后来在一九六六年的《中国农垦》杂志第六期上,有篇名为《大圹圩是个好地方》的文章,副标题就是:记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岳中林书记。

作者是党委秘书秦甫诗、办公室干事纪凤洲二人。

场党委书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大官了。

岳中林当时四十出头,高高的个子,很清秀,不像是带兵打仗出身的人。

他是河北涉县人,大军南下干部。

解放初他在大别山太湖县一带剿匪,是游击队队长,五十年代担任太湖县县长、县委书记。因推行刘少奇路线被冷落,于六十年代初调到龙亢农场任党委书记,现在又调到我们大圹圩农场任党委书记。

当晚,我们在寝室里很憋屈,黄色小调也不敢唱了,荤笑话也不敢讲了,牢骚也不敢说了。

岳书记和群众打成一片,一下就打得我们浑身不自在。

气氛很尴尬,早早睡觉。

年轻人瞌睡大,第二天我们醒来,人人都发现自己的脸盆已经打满了清清的洗脸水,有牙膏的人甚至牙刷上牙膏都被挤上了。

我没钱买牙膏,一直是用盐刷牙,但我的牙刷上也有牙膏。

不用说,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出来的,也是岳书记学习焦裕禄、雷锋精神学出来的。

岳书记不会将别人的牙膏挤在我的牙刷上,只能是他自己的牙膏。

惭愧,我因没钱买牙膏,已很久没用过这个奢侈品,久违了。

一霎时,我很感动。

岳书记这样干,老场长孙家禹也不甘寂寞。

孙老场长实际,他派人送吃的下田,给栽秧的农工们免费送馒头。谁完成栽秧任务,谁就能得到一个大大的白面馒头。

吃不饱饭的年代,这一手刺激啊。

馒头鼓舞人心,栽、栽、快栽,栽完秧就可以领到不要钱的馒头!

岳书记带来的思想,在老场长的白面馒头面前,黯然失色。

大家热爱馒头,并不稀罕思想,对思想,人们是表面热爱,因为不敢不热爱。对馒头,大家是从内心热爱,因为生理需要。

学习焦裕禄的岳书记,没有送馒头的老场长受人欢迎。

文革中,孙老场长给知识青年送馒头下田,被说成是用物质刺激来抵制毛泽思想,成为他无法抵赖的反对的罪证。

这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上层所谓两条路线斗争的暗流在涌动,更不能预料到这种斗争的惨无人性。

应该说,党委书记岳中林是热爱思想的,老场长孙家禹是拥护思想的,结果,他两人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被思想打翻在地。

“文革”中,党委书记岳中林被造反派运用思想,打成走资派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老场长孙家禹则被打成走资派和“残渣余孽”。

俩人都在文革中受尽迫害、凌辱,几欲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