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42章 尚公主【1 / 1】

大衰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陛下想一想,贞观八年太上皇是否也是如此?”李淳风淡淡的说道。

李二一想还真是,贞观九年时李渊确实病危过一次,那次几乎所有御医都束手无策。

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好了,还有越活越年轻的迹象,而这次也是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突然就驾崩了。

李二低着头开始沉思了起来,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要是别人说这话,李二听都不会听,直接就一刀把人砍了。

在自己面前谈论太上皇和皇后的生死,这不是嫌命长了么?

不过这是李淳风,跟着自己这么久,要是没有把握的事,这惜命的老道士绝对一个字都不会多说。

“那皇后?”李二现在开始关心起长孙了,生怕也和太上皇一样悄无声息就没了。

“臣观太上皇和皇后娘娘的星象两年有余,自从星象重新亮起来以后,就没有衰落的迹象。

只不过自从太上皇遇刺中箭后,太上皇的星象就快速衰落,所以这就是老道昨晚来此的原因,”李淳风回答道。

李二心头大惊,太上皇遇刺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李渊中箭却没有几人知道。

而且这个老道昨晚突然就来到了血迹,这无疑增加了李淳风说话的可信度。

“这些事情保密,朕不想让其它人知道,而且密切关注皇后的星象,有任何风吹草动即使和朕禀报,”李二可不想再失去长孙了。

“是,臣这就去办!”李淳风匆匆离去交代事情了……

李渊当了九年太上皇,此时的他既有条件,也有闲暇可以规划自己的万年吉地,但李渊却并没有这么做。

“玄武门之变”让李渊和李二父子之间产生了永远无法抹平的裂痕。在此期间,李渊深居简出,平日里也不大愿意与李世民有过多接触。

古人提倡百善孝为先,经历了丧子之痛和被迫交出皇位的李渊可能并不想将孝的美名留给李世民,因此绝口不提修建陵寝之事。

唐朝贞观十二年五月六日,李渊驾崩。直到临终前,李渊才留下遗诏要求遵照秦汉时期的规制为自己建造陵寝。

此后短短数月时间内,李渊陵寝就完成了从选址到营建。同年十月,李渊下葬于献陵(今陕西三原县内),谥号太武,庙号高祖,史称唐高祖。

这段时间里,李二把所有事情想了一个遍,认为是世家门阀的刺杀,那一箭坏了李渊的气运,所以对世家门阀的恨意更上了一层楼。

要知道李二别的可以不在乎,但极其看重自己的名声,好不容易李渊和自己的关系缓和了下来,结果被世家给破坏了,怎么能让李二不恨。

这不在世家门阀屡试屡爽的威压下,李二这次不仅不妥协,还一反常态,把弹劾林宇的一众世家官员,查的查,贬的贬,官场为之震撼。

林宇则是在李二的授意下一直对世家门阀下死手,几乎把世家门阀逼上了绝路,商场份额几乎丢了一个干净。

世家也开始意识再这样下去可不行,早晚有一天会被李二的雷霆一击给踩死,所以秘密商议会得到了一致的决定……造反。

当然,他们没有傻乎乎自己去造反,衙门里有官没错,但早就没有了兵权。

况且他们对造反简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李渊就是他们推出来的,他们能不熟悉……?

再一个,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不是造反,而是换一个听话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皇帝罢了。

一时间长安暗流涌动,李泰和李承乾的争斗越发的频繁起来,背后处处有着世家的影子,但是却极为做的隐秘。

由于世家门阀最近没有任何动作,林宇也忙里偷闲,都没和李二打招呼,就带着林婉儿回了秦岭。

又是被村民好一顿灌,林宇这才脱身本想和许久没见过的念夏温存一下,星河闻讯赶来打破了此时温馨的场面。

“怎么了?”林宇知道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星河是不会出现的,这小子好像就是人猿泰山的翻版,要不是润娘在这,这小子都不带出山的。

“你当初说的训练程度已经到了,并且形式已经走上了正轨,”星河还是老样子,一脸酷酷的样子。

林宇点点头,星河的意思就是不用再窝在秦岭了,自保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之前的要求。

林宇也不急和几人享受了一把短暂的平凡时光,这才告别众人回了长安。

当然一回到长安,林宇就带给了李二一个好消息,经过这一年多的培育,土豆已经实现了大丰收。

李二和百官为之一震,尤其是世家门阀得官员,他们清楚的明白,如果李二把这件事办成了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从此大唐不再有有粮食的危机,不再有饿死之人,就是比肩三皇五帝也不为过,甚至有所超越,毕竟这个问题就没有谁能解决过。

李二大喜,命戴胄的户部开始在长安周围推广,同时安排官员在各乡教授种植技术。

一时间李二和林宇在民间的威望越来越高。

世家门阀感觉不能再等下去了,现在只是在长安周边范围内,真等到一两年后,土豆传遍整个大唐,那时候他们就没有任何翻盘的希望了。

几家从刚开始就意识到被林宇的百骑盯住了,所以行事越发隐秘起来。

这不几家家主费了好大劲这才甩开了百骑的眼线,开启了紧张的会议,至于说了什么也就这几个人自己清楚了…………

同年高士廉等修《氏族志》成书,以崔民干为第一,此中有何缘由自然不必多说。

李二为之大怒,命其改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为第三,这才把反弹的走势给平息了下来。

显然今年是个多事之秋,老天爷仿佛看不得李二过轻松日子,每一次当李二要得瑟的时候就是当头一棒。

这不吐蕃听说突厥、吐谷浑都尚唐公主,便也派使臣随冯德遐到唐,并且带来很多金宝,再次请婚,李二没有准许。

吐蕃以为唐朝被吐谷浑离间,便发兵将吐谷浑赶到青海以北,吐蕃又进而攻破党项、白兰各羌,率众二十多万屯兵在松州境内。

又派使臣进贡金帛,表示前来迎娶公主,同时进攻松州(今四川松潘)。

此时的太极殿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争吵,以武将为首的一派自然是坚持出兵揍这些孙子。

而保守派却主张李二把女儿嫁过去,双方争执不休,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陛下,林统领求见!”殿外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

哦?那小子来这干嘛?难道是为了这个事?李二揉了揉脑袋说道:“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