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周又换皇帝的事传到了周边国家,突厥为示好,特意送上了礼物。大齐那边也是刚换皇帝没两年,这位齐国皇帝刚上来那会儿还挺好,谁知这么快就坚持不下去,开始天天酗酒了。
突厥有了表示,大齐也派使者来恭贺新帝登基。南梁那边得知自家公主是新帝贵妃,也涎着脸来了一趟。只是听说贵妃对来的人并没有什么好脸色,没待几天就灰溜溜的走了。
为先帝守孝的这九个月,新帝周赟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晋王,对晋王几乎做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晋王很是满意,君臣二人维持着表面的客气。
十月初六,孝期结束,周赟拿起日程,让礼部准备顺阳公主的婚事。
顺阳公主和慕容三郎的婚事原本安排在今年三月,但因为孝期,只能推迟到十月。不过,幸好只要守孝九个月,要是守孝三年,这婚期可真是遥遥无期了。
顾樱一直盼着这一天呢!因为燕国公和吕氏已经商定,三郎成婚之后固然要搬到公主府去住,而二郎一家也得出府了。
吕氏已经为二郎一家看好了宅子,不在崇仁坊,真是谢天谢地。
魏珍珠也等这一天等很久了,毕竟她和燕国公家的人都相看两厌,搬出去之后再也不用看婆婆、嫂子、小叔子的脸色,她是新府里的当家主母,多爽啊!
唯一不高兴的是二郎慕容波,他垂头丧气,抱怨说:“这么一来,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不孝嘛!”
魏珍珠嗤笑,说:“三郎成婚后不也要搬出去吗?这不是正好的机会。”
慕容波怒气冲冲的说:“三郎是尚主,搬去公主府是理所应当的!我这算什么?被认定不孝,那我以后的仕途还有什么希望?”
魏珍珠翻了个白眼,嘀咕道:“还真以为你自己有多大能耐似的,凭你自己,仕途能走得顺才怪!”
“都怪你!”慕容波把气都撒在她身上,“要不是你和母亲、大嫂相处不好,我至于被赶出去嘛!”
“怎么就怪我了?”魏珍珠提高了音量,“还不是你自己没用!”
“你……”
两人又吵了起来,不过幸好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燕国公府吵架了,以后他们到了新府,就是天天吵架、打架都没人会管他们。
十月十六,顺阳公主下降。
婚礼流程和士族婚礼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新郎要去宫门口迎亲。
纨扇后面,顺阳公主悄悄瞥了一眼马上的俊俏郎君,不由又羞红了脸。
三郎骑在马上,眉目如画,意气风发。周围的人纷纷侧目,就连送公主出降的宫人们都忍不住望向这个俊秀少年。
送亲队伍浩浩荡荡的将一对新人从宫门口送往公主府,进了府内,又是好一番热闹。
顾樱作为三郎的家人,也在此帮忙招待宾客,她本就是自来熟的性格,见人先笑三分,说话又和气,在国公府沉淀几年,早已不是当日刚来时的村姑,越来越有大族夫人的风范了。
来参加婚礼的夫人们也都对她印象很好,都说家中若有宴,递上拜帖,一定要去府上做客。
“一定一定。”顾樱笑着点头。
禁了近一年的娱乐,这一下子估计各王公家都要开宴玩乐一番。
婚礼结束,新人入洞房,宾客们也该散了。
慕容家的人都回了燕国公府,顾樱在车上就已经累到睡着了,慕容深掀开帘子一看,没有吵醒她,而是用大氅遮住她的头脸身子,然后把她抱进了明德院。
一路上,所有的仆妇都低下头避到角落里。
顾樱还真就一路都没醒,放到床上了也没醒,慕容深帮她脱衣裳,她才哼哼了两声。
“阿娘?”阿昭过来,轻轻唤了一声。
慕容深对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低声说:“阿昭,你自己去睡吧,阿娘累了,不要吵醒她。”
阿昭点点头,回房睡之前还去看了阿晸,阿晸早就睡着了,她才放心的回到自己房间。
顾樱一觉睡到大半夜,摸摸身边的慕容深,摸摸自己头上身上,发现头上的簪钗都卸干净了,身上的衣裳也只有中衣。她往慕容深怀里缩了缩,慕容深拍拍她,她就又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顾樱急急忙忙的起床。
慕容深说:“别急,新人今日会先进宫参拜太后,而后才会过来拜见翁姑呢!”
顾樱松了口气,说:“那还来得及。”
慕容深坐到床边,说:“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了,若是累坏了身子,心疼的还是我。等过了明日,你就好好歇两天。”
顾樱叹道:“怕是歇不了,昨日几位夫人都说府里要开宴,到时候帖子下过来,我哪能不去呢?”
慕容深道:“要好的去露个脸就罢了,其他人家就算了。”
顾樱想了想,说:“那到时候我把帖子给你,你觉得哪家能去我就去,哪家不必要去的,我就抱病。”
“好。”
二人带着孩子们去前院请安,吃了早饭,等了好一会儿,三郎才带着顺阳公主从宫里过来了。
顺阳公主的脸上,还有新妇的娇羞。
双方各自见礼,顺阳公主送上了作为新妇的礼物:每人一双丝履。
吕氏满意的点点头,对他们说:“以后你们夫妻二人要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顺阳公主从眼底偷偷看了一眼三郎,羞涩的应道:“是。”
吕氏又笑:“若是能早日添个孩子,就更好了。”
顺阳公主的脸红了,三郎笑着说:“阿娘放心,我一定努力。”
“你这皮猴子!”吕氏佯怒,瞪他一眼,语重心长的说,“好好待公主,你们好了,比什么都好。”
“是,”夫妇二人一齐应下。
略坐一会儿,就可以开饭了,顺阳公主听三郎说过,燕国公府是一日三餐,所以并没有表现出讶异。
只见正堂中间摆了一张宽阔的长食案,并非分餐制,顺阳公主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食案上已经摆了八个凉菜,有些菜顺阳公主并不能叫出名字,她以前虽然身处深宫,却也听说过,燕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在饮食上最是拿手,还出过一本菜谱,宫里的御膳有时候也会按照菜谱上来做。
但菜谱上能记载的毕竟少数,今日一见,才知道中华饮食之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