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胡石刚才说,蟾蜍的大本营应该在这里。那么具体位置又在哪里呢?
它不可能在山腰上。它昨天就不是在山腰上。
会不会是望龙山下的那片森林呢?
这极有可能。以它们的声势和力量,它们要选择那片森林作为他们的大本营,谁又能奈它如何?
据此,我想到了蟾蜍的劲敌,那些大蟒蛇。
经过上次它们之间惨烈的战斗,幸存下来的那些大蟒蛇,逃跑也好,转移也好,都是从龙眠山和另一座山的山谷,向里的。
向里,那就是攀龙山的位置。而攀龙山,就在我们的侧面,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它。
大蟒蛇会不会就潜伏在攀龙山这一带,或者说,就潜伏在这附近呢?
极有可能!
蟾蜍这阵势,该不会是大战前的总动员吧?
或者是大战前的休整?
我都不敢想象了。越想象越丰富,越想象越惊心动魄。
我问胡石,我们准备下吗?
胡石说,当然得下了,我们不可能一直在树上生活。
而且,我们所带的干粮,也只能管到中午。我们必须在饿死之前,找到吃的,并且找到回去的路。
胡石接着问我:“我们需要为死去的蟾蜍殓葬吗?”
我斩钉截铁地说,当然。
我们趁着现在一场战斗后的宁静,慢慢地下树。
我们几乎是捏着鼻子行走的。
当我们走到蟾蜍的尸体边上时,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想法有多幼稚。
比不得我们在树上所见。既然蟾蜍的躯体,像北京吉普那样的庞大,我们怎么运?我们又怎么埋它?
这要是有胡石说过的北京三建的起重机就好了。
这里蟾蜍的尸体就有七八具。而要埋一只,我都不敢说,要花费我们多少的时间和力气。我们的时间和力气,本来就有限。
胡石劝我放弃掩埋它们,改为向它三鞠躬。
他说,蟾蜍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生于自然,行于自然,死于自然。我们放弃殓葬它们,就是将它们放归大自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妥。
我虽然有些不忍,但还是同意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蟾蜍,请你谅解。
我们向每个死去的蟾蜍三鞠躬,然后胡石就带我离开了这里。
我们向龙眠山方向走去。
除了龙眠山和龙眠湖,望龙山和攀龙山的下面,却是茂密的丛林。树木密扎,怪石嶙峋,从外围看,都别想着钻进去。即使能钻了进去,也别想着能穿越出去。
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伟大的鲁迅先生说得对。
他所说这话的意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世界上的地方,如果没有人走,哪里有路。
这里人迹罕至。也仅是人们传说中的地方,怎么会有路呢?
有路的话,也是从我和胡石开始,我们现在开辟的路,是可以供后人穿行的。
胡石思虑再三,下了好大的决心,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还是决定找到龙眠山上我们来的那个洞口。
有人说,蜀道之难,难如上青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