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小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整个雨庄焕然一新。老人们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年轻人谈笑风生,相互寒暄,小孩子们活蹦乱跳,追前逐后。大人小孩,怡然自得,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
走亲访友,串门拜年,竟也能够让人忙活大半天。
雨母年事已高,辈分又长,且为人谦和,温良有长者之风,从不以势压人,况兼乐善好施,村中有鳏寡孤独者总是接济一二,因此雨庄之人大都对她敬爱有加,每次她回到雨庄,乡亲们都会热烈地欢迎。
看完了张德帅等人的创意烟花秀,时间也差不多到了过早的点,雨庄的后辈们鱼贯而来,纷纷跪下,给雨母磕头拜年。
雨母吩咐下去,让下人们多备些点心,给来的人分发下去。
“小九呀,你们几个要不要也去串门拜年呢?乡下的年比不上城里的繁华,可是城里的年却不及乡下的热闹,你们也都去尝试尝试新鲜,让雨福带着你们去体验一下吧。”
“见了年长的,右手握拳,左手在外包着右拳,做作个揖就好了。”
小九几人听言,纷纷点头称是,由雨福领着出去。
这一趟出去,直到快晌午才把年拜完,领略了乡间不同的风土人情,也结交了一些同龄的人,其中除了小九以前就结识的阿三外,还有三四个的样子,这要归功于张德帅,为了卖弄自己的烟花,他也是不遗余力,见人就炫耀,自卖自夸,还说要到晚上再搞一个烟火秀,到时候大家一起来捧场之类的话。
到了晚上,广场上,早早地就有村里的人聚集了过来,聊着天,祝福着吉祥,还点着几处篝火,老少爷们载歌载舞的,好不热闹!
小九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项目,除了自制的烟花外,还有一些干竹筒,那是最原始的爆竹。
也许最初的人们还满带敬畏,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之类地传说,所以逢年过节总少不了祭祀,只是在慢慢地演变中,在乡下这样的习俗也就淡了,以前齐聚一堂是为了严肃的祭祀,如今大家在一起却是充满着节日欢乐,更多的是庆祝这一年来的丰收和年下的闲余。
直到夜深了,篝火也渐渐熄灭了,人影稀稀落落的,渐渐都回家而去。
也许,对于小孩儿来说,玩乐才是更好的成长,对于小九几人,这年过得很开心,也是因为玩的累了,夜里就睡得很香,以至于第二天也都起的很迟。
又过了几天,雨如水过来接雨母,众人这才一起回到了宜城,回到了熟悉的雨府。
城中到底还是繁华,可对于熟悉它的人来说,也就见惯不怪了,在乡下呆的久了,身上就会多出一些人间的烟火气息,并非是出尘的味道,而是变得朴素了,如果非要形容的话,那就是安之若素了,有一种处富贵而安乎富贵,处贫贱则安乎贫贱的意味。流连于世间繁华而不留恋,看过了高山大海,那些矮岗涓流就不能入眼了。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夕佳节,这一天城中取消了宵禁,男女青年都可以出来游逛,而不用被束缚。
“你们知道为什么元夕这天又被称为情人节吗?”如音巧笑问道,声音空灵,如林中的百灵鸟一般。
“为什么啊?我怎么不知道。”意桥不解的问道。
雨雷听闻,两只耳朵竖起来,仔细聆听。
“因为这一天,那些待字闺中的黄花大闺女啊,可以出门来逛街啊,如果见到心仪的男子,还可以暗送秋波哦。”如音说着,还不忘挠了一下意桥,意桥知道这是如音在编排自己,所以立马就还击,向着如音也挠了过来。
“咯咯咯”的笑声不断,不一会儿,如音就败下阵来,连声求饶起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盛婳浅吟慢唱,竟有一些哀伤的律动,接着说道:“这首《生查子·元夕》,是欧阳文忠公所作,讲的可不就是男女青年约会的场景,只是结局有些哀婉。”
“表姐,不要哀婉啦,你的姻缘我都给你想好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如音迅速说完之后,立马就要跑开,可还是被盛婳一把给逮住了。
“看来你刚才还没被挠够呢?”
说着就冲着如音的咯吱窝挠来,如音见状,也是情急之下,大呼救命,拼命似的就来到小九身边,躲在身后,盛婳也是只顾着追如音,竟没有躲开,径直就撞到了小九的怀里,二人对望,盛婳小脸迅红,宛然一枚熟透的苹果。
“快看天上,烟花秀要开始了,我们快去福满楼吧,那里最高,可以看到城里全景啊。”雨雷大喊了一声,大家都抬头向天上看去,只见城墙上一颗颗烟花升起,在空中炸开,如梅花绽放,与东方初升明月遥相呼应,相映成辉,美得如此顺其自然。
盛婳大有深意地看了雨雷一眼,对他的印象竟然有些改观。
七人相伴,向着福满楼而去,望向城中,灯红酒绿,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盛祎触景而发,自然而然就想到这首辛稼轩的《青玉案·元夕》。
“小祎子,你怎么老是引用别人的,就不能自己整一个出来。”胖子有些不满得看着盛祎,他心里想着其他几人会作诗也就罢了,你一个行脚商也跟着附庸风雅,卖弄文采,真的是岂有此理,他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作诗我不会,可是我妹妹会,你咋没个妹妹呢?”
“妹妹来一首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