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轩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位“胡人”模样的商队驱赶着马车与行李,向守关卫士出示了通关文谍之后。
顺利地过了关。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走在路上,“胡人”商队并没有引来多少人的围观。
卡口贩卖食物的百姓只当他们是本地人士。
或者是来自西域的外来人士,应该是有些买卖要做,才会途经此地。
那他们为何会被当作是本地人士呢?
缘由是大理邻近西域,与西域人互通有无、交流甚密!
国人之间常有来往、相亲结缘之事更是习以为常。
因此,胡人强大的基因基本都会遗传下来。
且在南宋时期~
此地人种绝大多数,皆是西南土著白族与西域来的胡人混血。
保留了一部分胡人的文化!一部分土著文化!
胡人文化、白族文化、佛教、沃教多种文化也在此西南边境生根萌芽!
有时,贵人与官吏上任期间,为了入乡随俗,也会流行着胡人装扮。
所以,镇上的人对于青儿他们一行装扮的胡人模样,也是见怪不怪了。
要通大理古镇的关卡,扮胡人也实属是上上策。
也没有比此法更好的了。
我们也大概知道了,为何青儿喜欢幻化成胡人模样出行了吧,前文我有提及于此。
西南大理本就胡人混血居多。
以往这青儿长期混迹于此地谋生,便是常和西南边境的大理胡人打交道。
久而久之,它的成长环境中必然是绕不开胡人的影子,生活习性也是如此!
因为这里有它与他们太多的江湖往事………………………………………………
晌午时分。
当他们一行“胡人”过了边境的关卡走了数百米时,才看到了那座神秘的古镇。
真是诡异,古镇卡口处为何要与镇大门口之间还设置了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据守城士兵说:这里曾是一段生命的距离,与战争有关。也相当于一道防线,是唐朝时期的南诏国王所设置。(南诏国,大理国与大理古镇的前身)
而今无战事发生,便开放成老百姓的营生档口。
镇上大门处的牌匾上赫然写下“大理古镇”四个金色大字。
显得有些气派非凡!
古镇的正大门左侧,便是一棵高大的玉兰树儿耸立其间。
怎么又是玉兰树?
看来这玉兰树,必然是与案件的破解有所关联。
朱三郎已然确定了此事。
毕竟梁平府邸,静香楼都有此玉兰树,很显然,这玉兰树也并非凭空而来的。
他当下是如此感觉的。
若能破解此树的秘密,对于案件的进展肯定是会有所帮助。
而此次情景与前几次有所不同的是。
那高大巍峨的玉兰树下竟然立了一块几十丈高的石碑。
石碑材质由大理石所制造,极其坚硬稳固。
远远望去,那石碑显得庄严而又凝重!
石碑上赫然刻着几个很是模糊不清的血红色的字迹,那字迹像是刚刚用鲜血染上去的,腥味很浓。
碑文的大概意思是这么写的:
“造谣此地者,必受诅咒,侵犯此地者,灾祸缠身,兹以九尾狐仙之名,赐尔永世不得超生。”
这俨然是一个诅咒,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先生留下的佳作,或者是古物、碑文之类的东西。
其词之严酷,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像是有几十只极其冰冷的手,在抚摸着他们的脑袋一般。
初入此镇,便受此碑文恐吓,也是离奇。
但当他们问及过往行人之时,行人却说不曾看见此碑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