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花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朗和张欣月一个上午的时间演唱了英文版《我们是冠军》、《天下一家》,中文《奔跑》、《但愿人长久》等等,为运动会添加了不一样的色彩,使比赛的选手更有力气,观战的同学更嗨更开心。
同时,也让他们俩彻底变成学校里的名人。
不止同学们,连老师都好奇他俩长什么样,纷纷前来观察一番,然后去找林卫华老师打听情况。林老师平时蔫蔫的,谁想占他的课都可以,今天还是第一次变成同事间的焦点。
他有些扬眉吐气般对每个来问的人微笑:“这俩学生有天分,如果要往音乐这条路走也是可以的。就是咱这儿没啥机会……”
有那老派人看不惯,严厉地批评,“还是得好好学习。这种东西太不务正业了,让别人也跟着心思浮动。得找他俩的班主任说说。”
林老师被打击得一缩,却还是替他们解释,“他们学习也不错!都是好学生,把唱歌当兴趣爱好而已。”
“谁说人家不务正业?听到他们唱的外国歌了吗?人家那发音就跟广播里的似的,我都发不出来。”这是教英文的发现了华点。
林老师又解释,“英文的歌词都检查过的,也给领导审批过。都比较适合这帮孩子。”
比较开明的人帮腔,“是。我注意到中文歌的歌词也都挺积极向上的,给孩子们听听也不错。”
……
老师们聊得起劲,一直在旁边想凑过来的同学们都急得抓耳挠腮。好不容易盼到他们散开后才蜂拥而上,男生围住秦朗,女生围着张欣月,七嘴八舌像菜市场。
“哥们,你行啊,这次大出风头了!”
“你们那些英文歌从哪找来的啊?你怎么就会弹会唱了?”
“欣月同学,歌词能不能给我们看看?”
“欣月你能不能教我唱歌啊?好想学!”
“那首但愿人长久是学邓的吗?听起来不像。”
“但欣月唱得真好听!她还有别的诗词你们会吗?”
两人回答了这个,来不及回答那个。幸好体育老师又来递项目情况,才把他们都赶回去。
张欣月舒一口气,继续播报比赛。秦朗等她念完才兴奋地说,“这就是粉丝的雏形了吧?你说咱能从这里边提炼出多少铁粉儿?”
“……应该不能吧?”
张欣月不想打击他。不过年代不一样,人群不一样,还是不要用现代的概念代入他们了。
现代粉丝文化说白了是一种精神文明的情感追求,粉丝群体对明星是参与、陪伴的态度。但在大家刚刚吃饱的年代,有太多物质上的需求需要满足了,根本来不及跨越到精细化情感的层次。
何况这年代的音乐生态也不足以形成使人疯狂的气场——或许摇滚流行起来会有一些?但那就比较小众了。
秦朗和张欣月追求的可不是小众。而是大众,是所有人能够欣赏的潮流、前卫、甚至先锋。
或者说想给人一种新奇感?
新奇感消失,人们自然就会忘记他们。除非吃老本,靠刷脸让人眼熟——那也就不算是“明星”了,或许只能叫做“唱歌的”。
但如果能把新奇感持续下去,就会变成日本、港台九十年代的“造星”一样,用更好的舞台表演形式、更多的词曲人才、更充分的金钱攻势,打造出真正的“明星”,还有真正的粉丝群体来。
他们俩现在根本没条件做到。
xx
大概是上午引起的轰动太过剧烈,也或许有哪个老古董找校长举报去了,到下午开始,秦朗和张欣月再不被允许唱歌了。
同学们都挺失望。
不过他俩并不失望。原本打算的就是一个亮相的时机,现在亮过啦,反馈也还不错,这就可以了。
得把握出格的那个度,如果过于跳了反而枪打出头鸟。现在么,安安心心搞学习吧,张欣月都放下大话说要考全班第一了,不用功读书可没办法做到。
说起来,自从马长征班主任去家访过以后,王凤英他们对张欣月的学习更加看重了。
只要她在书桌前坐下,王凤英就示意所有人安静,连张欣阳想回房间都不让。
限制她去秦朗家练歌的时间,每次刚满两个小时就被叫回家了。
还不让张欣月浪费时间做家务。嗯,虽然本来让她做的就不多,顶多洗洗自己的衣服。现在有了洗衣机,连衣服也不用洗了。
是的,张家和楼下秦家终于添置了洗衣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