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4章 第44章【1 / 2】

南花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腊月十四,宜纳财、出行。

虽然宣传部在组织年底员工大会的事儿,但为了满足二闺女的小梦想,保证行程的安全性,王凤英到底是狠了狠心请下一周的假,亲自跟着跑一趟海城。

她倒不是觉得耽误工作了,给同事增加负担而不好意思。说真的,以她们宣传部冗余的人员配置,数位领导家属带头养老的日常习惯,别说这排排坐听讲话的员工大会本就没什么好忙活的了,就算再来两三场一起办,人手也够。

她是心疼她的工资!

原来帮张欣阳那小裁缝作坊做活儿,再迟到早退,至少厂里工资不会少。这一下请一周假,厂里少说得扣下二十块!

加上小作坊的活儿做不了,少了计件工资;往返海城的车费住宿费;在海城吃饭、坐车、买东西……林林总总得亏个上百块!!

给王凤英心疼的哟……这股劲儿到临上火车都没过去。

张欣月一路被王凤英拉在身边乖乖听唠叨,一丁点不耐烦都没有——谁让这是她搞出来的呢,必须得哄着啊。她本来还提议把自己存的钱给王凤英补上,结果一点用也没有还招来一顿骂,说什么“你姐挣的钱不是钱啊”,“再怎么补也是亏了”等等。

把张欣阳都念叨得远远的,跟秦朗和老吴他们凑一块嘻嘻哈哈。

说起来也不知道秦朗怎么说服他爸的,反正这两天看秦良政对着张家两口笑得有点谄媚,而秦朗,走路还带点瘸。

话说回来,张欣阳他们能躲开,只有张欣月逃不掉,还得乱找理由哄她妈:“妈,到了海城咱去看看大海呀?亏那么多钱咱得逛够本不是。你不是说过以前去北代河开会,那海可漂亮了么?”

“死妮子,海城可不靠海。亏你还考试考第一呢。”

是的,昨天拿到期末成绩单,张欣月终于达到目标,甚至年级排名又往上窜了一截,可算松一口气,在老师、父母面前更有底气一些。

还有秦朗,或许这半年学习够认真,年级里的排名也上升了不少。

“妈你懂的真多。所以才说行万里路嘛。”张欣月嘻皮笑脸。

王凤英没好气得扯了她一把,不让插队的碰到她:“我跟你说啊,到了可别瞎逛,跟着你姐他们干干活,见识见识那大城市就行了,快过年了,小偷可多,咱万事安全第一。”

张欣月小声调侃她:“您也知道小偷多啊?那就别说钱的事儿啦,万一被人觉得咱有钱再盯上咱们。”

“……”王凤英终于被这句话堵住嘴,警惕地四周看了看,安安生生排队上车了。

不过张欣月倒不担心路上遇到什么坏人。

一方面有秦朗在内裤上缝口袋装钱的建议,还有张欣阳多次出行的经验,自然懂得财不露白的道理。另一方面,老吴这次又带了两个大汉跟随,绝对能护卫安全。只要她和她妈不犯傻被陌生人套话、跟陌生人下车等等就不会出问题。

她亦步亦趋跟着人群剪票进站(真正意义上的剪出个口子),挤上车,找座位,体会这个年代硬座出行的“踏实”感。还有空自娱自乐地想,就当参演变形计了吧,以后争取多挣钱坐飞机!

不自娱自乐不行啊,现在可没三百公里时速的高铁,一千两百公里得坐二十多个小时,再不自己找点乐子都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这还是南下地区火车站的最优路径。

照理说,以涿城的地理位置要去南方大城市,肯定是京城火车站车次更多。不过地区这里有个好处,就是汽车少坐一个小时,火车又少一个小时,棉纺厂外不远还有直达车。

也是因此,张欣阳来来回回并不跟京城沾边儿,让张欣月无比安心。

张欣月一行七人,正好占据一组面对面的六人座,剩老吴的手下之一坐旁边。她和秦朗被挤在最里边靠窗位置,一袋装了煮鸡蛋、红薯、烧饼什么的布兜摆在桌上。

秦朗看王凤英坐在边上闭目养神,就问张欣月:“你带了多少钱?我问老吴借了两百,准备进点儿什么东西回来卖。”

“怎么还老吴老吴的?叫吴哥!”老吴朝他后脑勺拍了一巴掌,对他对面的张欣阳讪笑。

张欣月看看他和张欣阳膝盖对膝盖的姿势,没说什么,只回秦朗:“我也差不多。不过我这两天到街上看了看,买了几个本地工艺品看能不能卖出去。要是行的话就多点儿本钱,还可以给我姐开拓新的商路。”

正好能让她跟海城联系更紧密一点,离京城更远一点。

“啥工艺品?还有啥东西是咱那有海城没有的?”秦朗瞠目。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张欣月给他科普,冀省有玉田泥塑,柳编苇编,津市有泥人,京城有面人,京剧脸谱,都是扩散到涿城这边来的小商品,便宜,过年放着也喜庆。

所以张欣月就挑了一些体积小的泥塑京剧摆件凑成套,用苇编的盒子小心装到背包里。

一直听着的老吴使劲拍了下膝盖,撮着牙可惜道:“哎哟妹啊,你没去过海城不知道,那里的人可不喜欢这些土不拉几的东西了,人家都要进口货!国外的,洋气的。你这就算一些老人儿想买估计也卖不上价!”

张欣阳插嘴:“就是你昨天找破布条塞的东西?花了多少钱?”

“……三件一套,装了十套。总共十来块钱。”张欣月看看她,再看看秦朗和老吴,他们脸上都是一言难尽,就连最外边的王凤英也绷着脸揉太阳穴。

“……”

张欣月被他们的脸色搞得自己也不确定了。她当时只顾着想食品用品不合适,好看的礼品反而挺特别的,倒没考虑海城的客户特征。现在只能气虚地说:“大俗就是大雅嘛,总有人识货的。”

张欣阳失笑摇头:“没事儿,咱开拓商路总得有成功有失败。才十几块钱,不多。”

“不多什么呀不多!就这么浪费了!”王凤英没好气。

老吴伸出手来打圆场:“没事儿没事儿,再怎么着一块钱一套也能卖出去,别急啊婶子。这么着,回头我带老结巴他们去外滩试试,那边图新鲜的年轻人多,肯定能卖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