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一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贾琼院,堂屋,风炉上架着一个冒着热气的陶锅,旁边的四方桌上,摆着杯、碗、筷、篮等工具。
每个人面前,都准备了一个小碗儿,里边儿是糜子、酒、酱、椒料等混合成的蘸料。
沈氏添好木炭便坐了下来,贾琼笑道:“好了,开吃吧!”
《论语》有言:食不言,寝不语。但像贾琼这样的人家,有一顿没一顿的,哪里会管它言不言语不语的?
四姐儿早就等不及了,率先夹了一片儿兔肉,在锅里饶有兴趣地绕圈儿,数息过了,夹出来放在蘸料碗里,使劲地吹了吹,一口吞了下去,吐了吐舌头,那可爱的小脸儿登时露出陶醉的神态。
贾璧笑道:“四姐儿,味道还可以吧?”
四姐儿软酥酥地说:“好吃!”
沈氏翻了个白眼儿,啐道:“贪吃鬼!你哥哥还没动筷子,你倒先吃起来了?”
四姐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贾璧笑道:“大娘,没事的,就是要让四姐儿先吃的。”
说着,夹了一块儿鸡胸肉,一股膻味儿扑面而来。因笑道:“这火锅不太正宗啊,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他想到了辣椒,这个时代,“胡椒”已经传入中华了,只是还没有普及开来。
四姐儿仰头道:“很正宗,很好吃!”
贾琼大快朵颐,抿了一口绿蚁酒,因道:“璧哥儿,真有你的,吃都能被你吃出个花样来,我真服了!”
因贾璧年幼,沈氏便不让他喝酒,只倒了一碗茶。
嘬了一口,道:“二哥此言差矣,小弟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其实,火锅自古就有的,白居易有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里的‘红泥小火炉’指的便是唐代的‘暖锅’了。”
贾琼长“哦”了一声,因道:“哈哈,怪不得璧哥儿要我买绿蚁酒呢!白居易,那可是大诗人啊!真名士,真风流,好风骨!”
沈氏笑骂道:“还是璧儿有学问,你看看你,文不成武不就,一天天吊儿郎当的,能成个什么气候?”
贾璧道:“大娘,侄儿正要说此事呢。大娘,二哥,实不相瞒,小弟自作主张,替二哥谋了一个朝阳酒楼的差事儿,一个月四两银子,包吃包住。你们也知道,朝阳酒楼是我大师兄黄震开的,如果二哥同意的话,只要表现不差,不会缺少上升的机会的。”
沈氏眼睛一亮,谄笑道:“一个月四两银子?好差事,真真是好差事,怎么会不同意?琼儿,还不快谢谢你弟弟?”
贾琼惊呆了,但他的目光到底没有沈氏那般短浅,问道:“璧哥儿,二哥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不过二哥还是想问问你,是谋了个什么样的差事?”
贾璧道:“大堂领班的差事。”
古代的大型酒楼也分大堂和后厨,大堂的职位有杂役、店小二、站柜、账房、掌柜、大掌柜,领班就是店小二的头;后厨的职位有学徒、酒保、茶师、厨师。
贾琼当然很心动,然而朝阳酒楼位于城西,宁荣街位于城东,两地相隔约五里,上下班很不方便;且大型酒楼往往通宵达旦,回家的机会就更少了。
贾璧劝道:“二哥,四两银子虽然不多,但我的本意是让你跟着我大师兄学些管理的知识,等我考上了武进士,经营起自己的差事儿,你肯定是要独当一面的。”
贾琼犹豫道:“璧哥儿,哥哥再次谢谢你。可是,我去了酒楼,妈和妹妹怎么办?”
沈氏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那死鬼老爹刚走的时候,四姐儿还不会走路呢,我一个人拉扯两个人,还不是挺过来了?这么好的差事儿你都犹豫,真真是榆木脑袋!”
贾璧赶忙打断了沈氏,笑道:“二哥,这个就根本不是个事儿。你是领班,伙计的排班还不是你说了算?你给你自己全排白班不就行了?”
贾琼这才反应过来,当下站起来就要行大礼。
贾璧忙扶住他,因道:“二哥切不可如此。你可说过的,咱俩是同一个爷爷,论理儿数咱们最亲,我不帮我的亲兄弟,难道去帮贾珍?”
说着,自己都笑了。
沈氏吓了一跳,忙道:“璧哥儿,这话可不敢乱说!珍哥儿是贾家的族长,哪里是咱们能取笑的?”
……
翌日,贾琼按照贾璧的吩咐,请来了贾芸。
贾家的族人里,文字辈里贾敬的能力最强,玉字辈里依次是贾珍、贾琏,草字辈里则是贾芸、贾兰。
贾琼固然是要重用,但性格懦弱,行事瞻前顾后,只适合做个二把手,真正能独当一面的,还要数贾芸。
原文中,贾芸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情商、智商都表现的很高,和林红玉的姻缘更是一段佳话,脂批多次夸赞他品质不俗又会办事,“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
此时的贾芸年方十三,容长脸儿,长挑身材,稚气、斯文、清秀,面对贾琼贾璧两位血缘关系很远的族叔,显的很拘束。
贾璧自然是嘘寒问暖,问了一系列问题:吃了没?有没有袄子穿?有没有去学堂读书?五嫂子(贾芸母)身体怎么样?
贾芸感动不已,可他是个聪明人,哪里不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道理,冷静下来,心里暗暗惊疑。
贾璧又问:“芸儿,我听说你有个邻居叫倪二,是个放贷的?”
贾芸一滞,因道:“好叫璧叔知道,那倪二是个泼皮,外号‘醉金刚’,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专爱吃酒打架,侄儿平日里都是绕着他走的。”
“芸儿,你记住一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是个在江湖上厮混的,倒也听过‘醉金刚’的名头,那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使,颇颇的有义侠之名。朱亥助信陵君窃符救赵,荆轲为太子丹图穷匕见,我建议你交好倪二,这样的义侠往往能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
贾芸道:“侄儿谨记。”
贾璧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个长辈一个晚辈,都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人,看上去颇感滑稽。
因笑道:“当然,再怎么义侠他也和你没血缘关系,有需要帮忙的话还是先找你琼叔罢。”
ps:重新看了一遍自己写的内容,有些部分写的太细了,于是修改了大纲,后面的剧情会加快的,很抱歉。感谢催更的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