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一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门考试为“技勇”,即开硬弓、舞大刀、举大石。
首先开硬弓,需开满三次,弓分三个档次:8、10、12力,超出12力以上更好,但一般来说开18力的弓就是极限了。
8力弓是多少?一个直观的印象:必须能单手拎起现在近100斤的重物才可以开8力的弓。
其次舞大刀,刀分三档:80斤、100斤、120斤。要求考生不但拿得起,还要前后舞动,舞出刀花。
最后举大石,即一块长方形大石块,两侧有孔来提取,石分三档:200斤、250斤、300斤。考生举起大石至少要离地一尺过膝,乡试更是严格要求到胸部,并且把石块底部亮出来。
乡试以后还有第三门考试:演练火器。
内场考试,童试是默写兵书,乡试会试是策论,殿试是皇帝出题。
贾璧听罢,顿时感觉一阵头大。总体来说很难,童试或许能勉强应对,乡试还需努力。
桂信述道:“所以啊,武举考试和咱们江湖人练的武技完全不同,璧儿内劲初成,足以应付开弓、舞刀、举石,但‘弓马’一项,没有受过长期的训练,是很难考出好成绩的。”
说着,雅魃牵了一匹蒙古马走了过来,桂钟检查了马鞍、马镫等各项装备,轻轻借力一点,身体如风车般一个半旋,便信手拈来地翻身上马,双腿略一发力,忽听得“驾”的一声,马儿便一飞冲天,绕着演武场的马道飞驰,翻飞的马蹄将地上的泥土践踏的尘烟障目。
马儿的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竟然冲刺了起来,忽见桂钟一手高举5力桦皮弓,一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取箭,张弓搭箭,离弦三次,只听得“嗖嗖嗖”三声,三个土墩顶端的皮革球便应声落地!
出箭的速度好快!贾璧等人目瞪口呆!
桂信述满意地点了点头,解说道:“璧儿,这便是连珠箭。”
紧接着,桂钟又演示了“三箭齐发”、“一箭双雕”、“拐弯箭”等神技,贾璧大开眼界。
因问:“二师兄,钟哥儿既然有这般能耐,你怎么不让他参加武举?”
桂信述道:“钟儿生下来便自带重症,若非你师傅净道人出手,他活不到今日。唉,病倒治好了,却留下了痴傻的后遗症。你瞧,整日里痴痴呆呆的,就是个空有一身蛮力的二愣子。”
翌日,桂信述、贾璧、雅魃、桂钟四人去了华阴卫学。
所谓的“卫学”,类似于文科举设置的“县学”、“州学”、“府学”,即专为武生员开设的官学,但朝廷重文轻武,如今卫学仅留存于形式,基本起不到教导武生员的作用。
和文科举一样,武科举也有很多私立武学,京畿最著名私学的当属前任北静郡王水无视(水溶他爹)开设的“护龙山庄”,护龙山庄拥有天地玄黄四大密探,分别是天字第一号端木天涯、地字第一号归一刀、玄字第一号东方海棠、黄字第一号成曲直,武功一个比一个高绝。
时值寒冬,师兄弟所过之处皆是郊野荒村,处处生机全无。
登上卫学旁边的一处山峁,只见校场里,数十个外穿劲装内罩皮袄的精壮汉子围成一个半圆,一个身穿棉甲、头戴笠形盔的武官杵雁翎刀立在中间,对着一根长杆指指点点。
数十步外,设了一排木靶子。
桂信述道:“璧儿你看,边上那四个汉子手上持的铁管子,就是鸟铳。”
贾璧看去,那鸟铳倒有点儿像后世八九十年代的猎枪。
鸟铳是前装火绳枪,在另一个时空,明清两朝都曾大规模地装备。
桂信述苦笑道:“时代变了,鸟铳、三眼铳、弗朗机等火器越来越普及,咱们这些舞刀弄剑的看家本事,已经开始落伍了。”
贾璧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句话:大人,时代变了……
“二师兄不必忧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火器在更新,武术难道就会原地踏步?我相信,以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敢于探索的伟大精神,武术一定能跟得上火器的发展的。”
在另一个时空,“佛山无影脚”可是能挡住子弹的存在;还有张天志的经典语录:七步以外你的枪快,七步以内我的拳更快,何等霸气!新世纪更有“闪电五连鞭”的神技,足以证明我中华武术的薪火相传。
ps:1,武举的内容可参考《清史稿》,;2,古代男子的平均身高不超过17米,主角12岁身高16米,算高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