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上朝晚了半个时辰,这刚开朝,有大臣要奏事,却被朱元璋撵了回去。
这分明是要有大事发生啊!
一时间风雨欲来山满楼,所有人都在心里过了一遍自己衙门口的事情,筛选一下,有无重大纰漏,确认没有太大纰漏之后,暗暗松了一口气。
又有些奇怪,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皇帝陛下今天如此反常。
众人正暗自纳闷儿呢,朱元璋死死盯着太师李善长。
“太师,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朝堂哄然。
太子朱标忍不住抬起头来,一脸错愕的望着龙椅上的朱元璋。
太师李善长更是不知所然,手里的拐杖,不自觉的摔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随即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拜在地上。
“陛下,臣,臣,臣不知何罪?请陛下明示!”
朱元璋怒不可遏,一手拍在龙椅的把手上:“事到如今,你还敢瞒着咱?!”
朱元璋扶着龙椅的把手,缓缓站起身来,指着下方太师李善长骂道:“你勾结胡惟庸,图谋造反,如今东窗事发,还不招认?!”
朝堂之上,如同扔了一记重磅炸弹,群臣震惊!
文武百官,齐齐望向太师李善长,满眼的不可思议。
胡惟庸一案,这都过去多少年了?
虽然冷不丁的会揪出一两个被牵连的官员,但这其中,冤假错案何其之多,在当时最凶险的时候,太师李善长都能够独善其身,没有被牵连进去。
如今,怎么忽然就说他,勾结胡惟庸,图谋造反?
太师李善朝虽然这些年在政务上做的并不出色,但他的身份地位和以往的功绩都摆在这里,就如同朝堂中的一根定海神针。
即便是有那么多开国功勋和大臣,陆陆续续被朱元璋斩杀,大家对于仕途,依旧是充满希望。
太师李善长如今的位置,就是所有人奋斗的目标。
然而,此时此刻,信仰在逐渐崩塌!
皇帝,终于要对太师下手了吗?!
太师李善长浑身抖成筛子一样。
胡惟庸图谋造反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一点都不知情。
胡惟庸本身就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最终,青出于蓝,胡惟庸在朝堂之上,一手遮天,甚至把刘伯温都给弄回老家。
毫不客气的说,是大明王朝开国之后,手中攥有实权最大的一位权臣。
而他李家与胡家之间,还有联姻,属于亲家关系,胡惟庸真的要造反,有这么大的一个帮手,怎么可能不尝试去说动。
但李善长为难啊,他自然是不可能跟着胡惟庸去造反的,他的官位已经达到了极致,后代子孙也可以世袭国公。
做官,做到这个程度,080已经很可以了没有再大的追求了。
所以,对于他而言,根本就没有必要造反。
但是胡惟庸却是有些瞧不上这个农民出身的皇帝的,而且因为胡惟庸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与皇帝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争执,两人明面上暗地里掰手腕,名中暗渡朝堂上,风雨飘摇。
权臣与帝王之间的争锋,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胡惟庸是没有太多退路的,他很清楚,如果不造反,那么他一定会死的很惨。
李善长是他最大的靠山,所以,这个事情,他是知会过李善长的,尤其是李存义父子,本身就是胡惟庸的党羽,首当其冲,就被裹挟在了里面,知道一些谋反的细节。
通过李存义父子,试图说服李善长,多次劝说之后,李善长并没有同意,但他也不敢把这件事情揭露出来。
一旦揭露出来,不论是胡惟庸,还是李善长,这两家子都没有好果子吃,辛辛苦苦打拼了一辈子的功业,就要毁之一旦。
所以,李善长干脆闭上眼睛,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只说此事休要再提,也不要再跟我说。
我什么都不知道。
李善长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谋反的过程当中,但他知情不报,已然犯了大罪。
然而,此刻的李善长,也不知是老糊涂了还是怎样,他还死咬着牙关,大呼冤枉,大呼无罪!
他不能承认啊,一旦承认,必株连九族!
之前,那些被牵连其中的开国功勋,皇亲国戚,就是例子啊!
那些滚滚人头,已经足够说明了朱元璋的杀心有多重,李善长现在只能死撑着。
而这种行为,自然再次激怒了朱元璋!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