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6 章 丰收的季节【1 / 2】

东皇王城的诸葛孔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村里至今无人建房,柳毅问别人,才知大家想法一样,都想等秋收后,再建房

杨小花家的红薯地,经过香草三人的多次插种红薯藤,40亩荒地全种上了红薯,旱地里的小麦、土豆等作物也长得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稻谷,她家的稻谷已经开始抽穗,别人家的还在长苗

时间过的很快,旱地里的土豆成熟了,杨小花一家不再上山,都在地里挖土豆,柳老头亲自带着四个儿子,四个孙子来地里帮忙

5亩地的土豆半天功夫就运回杨小花家,柳老头之前知道杨小花家只搭了两间窝棚,以为她们很快会建房,如今见土豆没处放

柳老头开口说道:“老二媳妇,这粮食陆续成熟,你这没地放,要不咱们帮着多搭几间窝棚”

杨小花也在考虑粮食的堆放,闻言点头说道:“谢谢爹”

老柳家包括柳老头在内九人,加柳毅兄弟三人还有柳柱、柳平俩兄弟以及柳河轩,柳河宇两兄弟,从下午忙活到晚上,给杨小花家搭了七个窝棚

杨小花也是个大方的,去镇上割了5斤五花肉,晚上叫香草煮大米饭,蒸白面馒头,土豆烧肉,炒白菜,苦瓜炒肉,清水煮冬瓜

每一样菜都份量十足,晚上强留他们在家吃晚饭

柳老头吃着大米饭,米饭的清香味让他陶醉,他也记不清有多少年没吃过米饭,好像是二儿子走后,他们家就没有买过大米与面粉

桌上的饭菜与馒头都被这群汉子干完了,香草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多蒸了两锅馒头,熬了米粥

吃完饭,杨小花还让香草给柳老头、柳柱还有柳河轩一人装十个白面大馒头

送走众人,杨小花与香草三人,带着孩子们开始吃晚饭

柳毅三兄弟已经吃过,把地上晒一天的土豆搬进窝棚

又过了些日子,玉米成熟,杨小花带着儿子们在地里掰嫩玉米,被柳老头看见,柳老头大声喝到:“老二媳妇,这玉米还没成熟,现在掰不是霍霍庄稼吗”

杨小花往四周望望,没见其他村民,这才小声对柳老头说:“爹,这玉米嫩的时候煮着吃,又香又甜,我是想掰些玉米煮好去县城卖”

柳老头问道:“当真好吃,能卖出去吗”

杨小花道:“好吃,能不能卖出去就不知道了,反正试试也浪费不了几包玉米,爹你们要不也试试”

柳老头沉思,掰50包玉米跟老二家的去试试,卖不出去自己吃,也不浪费,于是点头说道:“行,我掰50包玉米回去,回头让老大家的来问问怎么煮”

杨小花家掰了60包,她准备带50包去县城卖煮玉米包,另外的自家人尝尝鲜

全家人分食10包嫩玉米,抱着半截玉米,香草咬了几颗,好好吃,于是大口大口几下就把玉米包啃完,还不停的吸玉米芯里的甜水

边回味边说:“娘,嫩玉米真好吃”

招娣中肯的说道:“娘,嫩玉米好吃是好吃,就是太浪费,玉米晒干,玉米芯也能一起打磨成玉米面,现在这玉米芯没用了”

杨小花笑笑:“老二家的,有玉米芯的面粉不好吃,卡喉咙,咱家吃的玉米面粉可没玉米芯,以后呀,咱家打玉米面也不加玉米芯”

柳忠问道:“那些玉米芯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晒干引火呀,那玩意引火可快了”

早上天不亮,他们就启程去县里,还是柳毅推车,杨小花与大嫂吴玉梅坐在板车上,两家的煮玉米被杨小花用背篓盖住,说是保温,实际上是移进了空间

柳毅推着板车来到县城,天已经大亮,她们运气真好,今儿是城里集市赶集的日子,柳毅把板车寄放在杂货店

背起装玉米的背篓跟着娘与大伯母,走进拥挤的集市,杨小花见一个卖大饼的旁边还有些空隙,忙叫柳毅把背篓处在那里

她转头朝卖大饼的那个大汉笑着说:“大兄弟生意兴隆”

大饼摊主本来不满他们挤在自家摊子旁边,那位置可是自家出的摊位费,见杨小花笑着与他说生意兴隆,也不好意思赶他们走,算了,反正也不占地,就一个背篓

大汉憨憨一笑:“借大娘吉言”

柳毅从背篓里端出两大盆玉米包,把背篓反扣,放了一盆玉米包在上面,掀开盖布

杨小花学着市场上小贩们的叫卖声,亮起她的大嗓门:“卖玉米包啰,好吃又好看的玉米包,2文钱1根”

吴玉梅也喊着:“快来瞧、快来看,2文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又香又甜的玉米包跟着你回家”

杨小花诧异,这吴玉梅还真是个人才,瞧人家喊的那调调,多压韵

黄灿灿的玉米包吸引住不少人的目光,第一次见玉米还能一根根煮着吃,有个小孩闻着嫩玉米的甜味,走不动脚步

他奶奶爽快的掏出2文钱,小孙子拿着热呼呼的玉米包,站在背篓前,就开始啃食,玉米的甜味更浓

看小孙子吃的欢快,老妇人又掏出2文钱,自己买了根玉米试吃,啃了几口,从怀里掏出20个铜板,对杨小花说:“帮我包10个玉米”

旁边人见这架式,也知道玉米包肯定好吃,你一根、她两根,不大一会1百根玉米就卖完,柳毅把盆装进背篓,三人与卖大饼的大汉告别后,离开市场

大汉愣住,原本见那玉米黄灿灿很喜人,想买1根尝尝,不想人家生意这么好,一眨眼功夫就收摊走了

好在有些没买到玉米的人,在自己摊上买了大饼,也算带动自家生意,大汉专心的继续烙大饼

柳张氏接过大儿媳递过来的100文,对柳老头说道:“老头子,这50包玉米,晒干后连着玉米芯一起打成面粉,不到5斤玉米面,竟然卖了10斤玉米面的钱回来”

柳老头得瑟的说:“我没说错吧,跟着老二家做事,好处多多,老婆子你去找老二家合计合计,明儿还去不去卖煮玉米,带多少包去合适”

柳张氏来到杨小花家窝棚门口,见他们正在吃午饭,顿时有些尴尬,村里人都是早晚两顿,没想到老二家中午要吃饭,进退两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