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1章 第 111 章【5 / 7】

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说起来,纪炀走之后,潞州知州调回汴京的事,大家都知道。

可去年年底,纪炀认识的通判也调走了,听说去了个富庶地方,也是身居要职。

倒是因为之前请凉西州兵马的事,跟凉西州知州关系不错。

可即使如今潞州的知州通判纪炀都不认识,他的信件送到,那边还是热情的。

不说纪炀立场如何,也不说他心到底向着哪边,可他办事的靠谱程度,这都是公认的。

比如说,现在纪炀放出消息,说自己要投靠宗室,或者投靠国子监主簿的文官清流。

你看这两派会不会立刻倒履相迎。

什么?

我们有仇?

什么仇?

都是假的!

他们如今看起来越厌恶纪炀,越说明纪炀的能力。

敌人的厌恶是最好的嘉奖。

反正纪炀是这么认为的。

如此能干的同僚寄来书信,拉你一起搞政绩,你搞不搞。

当然要搞,虽然可以要权衡一下,可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纪炀目的也简单,灌江府处在边关,凉西州也有自己的特产,潞州风土气候更好还有运河。

三个西北地方联合起来,优势互补,会发掘出这三个地方更大的潜力。

如今灌江府的矿盐,便是打通三个地方的头一步。

等到这条商路畅通了,不管是灌江府以及关外的东西运到潞州,通过潞州中转,送到全国各地。

还是全国各地的货物经由潞州,运到西北的凉西州跟灌江府,以及更远的关外。

此行畅通,那此地再也不会成为边缘地带,而是成为输送,流通全国货物的一条商路。

而这条商路上所有百姓,所有地方,都会收益。

让偏远的灌江府跟内里联系的更紧密。

承平国如此庞大的市场以及丰富辽阔的地域不加以开发,那真是可惜了。

纪炀写信给凉西州,给潞州。

提到的两个货物,便是必不可少的食盐,以及各地都用的牧草,还有未来的军马计划。

不少人都知道,文饶县有单独开辟出来的养马地。

这两三年或许还看不出什么,等到以后慢慢稳定,草场持续增加,只怕连汴京都要来这里买马。

纪炀相信,他抛出的这三样东西,绝对会让凉西州知州,潞州知州心动。

要说以前也能写这些信,甚至他刚接手灌江府的时候都行,靠着纪家林家的关系,再靠着他多番说辞,肯定有用。

但远不如现在做出一定成绩,再去寻求合作要好。

毕竟如今手里是有牌的。

这些事情做好,五姑娘那边的女子学校也即将开设,主要教导简单的望闻问切。

五姑娘想的很简单,不要求大家精通,至少要懂点医理,至少不要在生病腹泻的时候,再去吃泥巴喝符水。

就算只能治个外伤,那都是一种进步。

这般行事,不是五姑娘凭空想象来做,而是在走访那么多县城村落之后,得出最朴素的想法。

人不能一下子学会复杂的数学题,但可以先学会一加一,那也是进步。

纪炀自然认同这种想法,科普简单的卫生知识,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更能避免很多疾病,预防疾病跟治疗疾病同样重要。

在纪炀的提议下,还有现代一些医学常识加持,准备在办学的同时,再写出一些简单的医学常识。

比如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的时候避开人。

有余力的时候尽量喝热水,勤洗手,衣物整洁等等。

一些吃符水的土方,以及发烧去跳大神的做法,也要予以制止,至少在跳大神的同时也去看看大夫。

看大夫也是需要银钱的,这就回到五姑娘办的学医馆处,她跟韩大夫免费办学,也会要求教出来的学生,在最开始行医的时候不能收太多银钱。

更会带着他们不时去义诊。

这些虽说都是很理想的状态。

可加上纪炀全力发展经济,总有一天,生病的百姓知道去看病,也会有钱看病。

那些看着过于理想的想法,确实让人生畏,但能往那个方向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

总有一天,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一起推动这件事。

但学校这事也吃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