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灯笼来说第一步灵魂在于框架,稳与不稳的形差异是很大的。
剥离掉的竹篾薄厚均匀,握在手上极轻,地上一堆卷曲的竹屑堆在一块,长度落到地上。
裴椋细细的按照印象中的形状开始了编织,竹编步骤并不算复杂,她动作错落有序,很快就编出了半个雏形。
开口处呈现乳白色的竹片紧紧编在一起,中间留开空间呈棱角形,从框上立起一排排竹条,底下的已经收尾盘旋扎交错在一起。
如同散开的凌乱丝绸,螺旋状排布在一起,只把关节向内一收,整个雏形的外轮廓就跟着存存收拢!
紧紧掐牢剪掉多余部分。
手上没地方放,裴椋用牙齿轻咬了半边竹条,换了一头,低着头抓着竹条开始编织,顺手把半边竹条抽出来,横插进编织中,把底下部分也开始做收尾阶段。
原本立起来的竹条已经一条条顺从的被编织起,中心收拢成圆心。
顽固立起来的竹条还有些毛糙,戳到手臂勒出一条红痕来。
编到一半的时候裴椋停了动作,将竹篾浸没过水韧性没这么紧绷,重新变得柔软回到手中,然后再压紧叫整个线条变得更为轻盈柔韧。
最后一圈收尾编织上,剪去多余部分——
竹编框架算作完成。
整个框架放着柔软的白色,竹篾紧密纤细,整个灯笼胚显出柔软的感觉,捏在手上轻若无骨。
裴椋直起身收紧最后圈竹编,测试了一下强度后随即松开手,“下一步就是开始糊灯笼纸。”
糊灯笼纸说着容易,实际上操作起来却不是这么简单了,裴椋跟着做过几回,在旁解释道:“糊纸很考验执手者的经验操作和耐心,正好是得严密紧封,贴合的也得恰到好处,不然灯笼就算白糊了。”
【看着就感觉难,我觉得我怕是没有耐心混到那时候了。】
【我觉得还是在这里看大佬操作来的比较好。】
【呸,前面的怎么一个个这么没胆量?有点实战精神好吗?看我,二话不说就拿出了家里的纸,我也要试着搞个灯笼!】
【是吗?那就提前点蜡(不是)祝你好运,我怕你给家里烧了。】
弹幕吵吵闹闹。
裴椋没怎么出声,外面夜色正浓,房间里的灯光又明亮了些许。
她从旁边端来纸浆放在桌上,底下的桐油也被一并拿上来。
糊油纸可是个大工程,说的就没想着那么简单,更是要配备一系列的所谓工具。
不过当前手头上暂且没那么些,只能搞些简易版作为替代品。
木架暂时取材,用旁边的竹子搭了两个。
裴椋掀开旁边的白纸拿起一张刷了胶,又单手拿起木框,细密的贴在上面,刮平不贴合处,菜胶和白纸融合一体紧密粘合在一起,几乎没流出一丝缝隙,紧紧的贴在竹框上。
“这会就是上桐油的过程。”裴椋闷头动作,难得。停下来喝了口水,缓解一下脊背长期压着的紧绷。
【为什么要上桐油?】
那动作一顿扭头就看到弹幕的提问,裴椋挑了挑眉,淡定道:“因为不上桐油的纸灯笼一般用于丧葬使用。”
翻译一下,她做的是正经灯笼。
弹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去!】
【我要笑死了,为前面的兄弟点上一根蜡烛。】
【这个问题不得不说,问的还挺好。】
弹幕爆发出一阵笑声和刷屏,原本有些沉闷的气氛重新被带动起来,显得喧闹。
“开个玩笑,灯笼刷桐油多是为了更好的保存延长寿命。但不涂桐油的潮汕灯笼一般用于丧葬倒是真的。”
裴椋倒是挺随意,“其实还好,关于灯笼也分挺多种类,平常灯笼没有太多约束要么就是写个祝福寓意的字要么就是写上家族名号,也算寓意的一种。”
“要说上寓意差点的,还有种讨债的灯也叫借时灯。”
她顿了顿擦着手慢慢说道:“这种灯的特征就是在中间凹下去一点,古代时候到了大年初一出去讨债的时候多用到的就是这种灯,早上提到欠债的人家,意思就是“我连灯笼都拿来了,坐到晚上都行,要不到钱是不会回去的。”
弹幕立马反应过来。
【学到了!这办法好!】
【我已经开始摩肩擦掌浑身热血沸腾了,当初欠我钱的几个鳖孙到现在还没还我呢,呵呵[冷笑]。】
裴椋耸了耸肩膀,“现在这灯还多一点意思,用于丧葬的灯一般都是白色的,这种讨债灯加上丧葬的白灯拿去就更凶了,意思嘛——”
【咒你早点死?】
“你们自行体会,我就不做翻译了。”
眼前人挑眉,平静道。
【翻译:不还债者,死!】
【还债不杀。】
【低级翻译:不还债者死。高级翻译:再不还债老子就要自己上手干人了。】
陈毅看着屏幕忍不住摇头笑一声,不过也慢慢跟着回想起来自己的一点往事,他年岁本来就大,有些事情也记不太清楚了,但被裴椋这么一说,反倒是想起来勾起不少回忆。
被拿着灯笼讨债的事他倒是没经历过,不过从上几辈人的嘴里也听说不少事儿,大年初一看见有人坐在谁家门口。
能够被一群人拿着白纸灯笼坐家门口,这更是独一份了。
不过那家人后面陆陆续续的也搬了,没再见着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