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章 王医生视角:何玲娜【1 / 1】

米如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眼前的何玲娜让我吃惊不小,她看起来并无半分精神分裂症样貌。

细瘦的身材,因长时间不接触阳光而异常白晳的皮肤,两只眼睛尤为好看,灵动而忧伤。她端坐在我的对面,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古典人物——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用王熙凤的话来讲,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见了。

与何玲娜的交谈并不顺利,她仿佛抗拒着一切来自外界的治疗手段。

她沉溺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时不时惊恐又时不时哀愁。她想摆脱却又享受其中的心理,是目前最难突破的障碍。

我切换到家庭主题,想观察童年时代对于何玲娜的影响。

她对她的母亲似乎已经没有任何印象,哪怕一丝影子都荡然无存。而她对母亲的恨,恰恰反衬出她对母爱的渴望。真正忘记一个人时,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包括仇恨。

她内心又充满对父亲的愧疚,这份愧疚时常令她感到难安。她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是父亲的累赘,内心深处认为如果没有自己,父亲会得到更好的生活。

看起来,这对父女平常的内心交流不多,互相深爱着对方,却跨越不了鸿沟,任凭心理防线一点一点击溃。

这个鸿沟,即为缺失的母爱。

父亲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补偿亏欠孩子的母爱。孩子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告诉父亲“我很好,大可不必。”两人都在为对方考量,却唯独没有想到长期的单纯性付出,会令心理致畸,会导致将对方据为己有的心态。

父亲尤其如此,面对越长越大的女儿似乎显得无所适应,不知该用何种方式面对女儿渴望探索外界的惆怅。

父亲对女儿越发的制约,在无数条条框框下,与正值青春期独立人格的形成发生碰撞,使女儿的人生观发生崩塌,从而导致性格扭曲。

我迅速将判断记录在病情档案里,并以此为论据展开心理治疗。

我为何玲娜做了一份详细的心理咨询计划,前期的调查还没有建立完善,我认为至少还需要三次的咨询才能将档案记录完整,那接下来的治疗就会轻松很多,想到这里,我对自己规划的治疗方案显得信心十足。

何玲娜带有明显的青春期后期残存的叛逆心理,易怒易激动。当她列举梦魇发生,鬼怪的出现对她产生的影响时,明显抗拒任何人做出质疑举动,她笃定的认可自己编织的幻境,很难被说服。

治疗出现转机时,所有人都着实愣了一会。

何玲娜,恋爱了。

尽管她不承认是恋爱,只说是要好的异性朋友,但明眼人都能感受到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愉悦,她像变了个人一样,积极配合治疗,眼神里的哀伤也渐渐的淡了。

在她恋爱或者说拥有了关系亲密的异性朋友期间,她看似康复了许多,趁这时,我联系上何教授,请他无论如何让何玲娜来做一次心理咨询。

坐在我对面的何玲娜,光彩照人,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她口齿越发伶俐,思维清晰,逻辑准确,这让我对她的病症第一次产生了怀疑。

众所周知,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自愈能力是较差的,只能通过药物控制其病情不恶化不复发,但无法做到治愈。

何玲娜的种种表现,很明显是有自愈倾向的,恋爱并不是治疗手段也不会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愈,难道,何玲娜的幻境真如她所说,不是由她想象编织出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迅速查阅大量资料,并联系了远在瑞士的导师,请他帮忙分析何玲娜的病因。

同时,我与何玲娜在精神病院做出确诊的医生刘主任取得了联系,刘主任是我市享有权威的精神疾病治疗专家,他的诊断可信度非常高。

刘主任依据精神病诊断标准向我描述了他的推论,确实无懈可击,如果换是我的话,也会做这样的诊断。

当我提出何玲娜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敏捷程度有异于精神分裂病人的典型指征时,刘主任的回复和导师的回复却不尽然相同。

刘主任认为,有部分精神分裂病人的表象不明显,会有部分病人因恋爱、结婚、怀孕等使激素水平上升的行为影响下达到短暂修复大脑皮层的效果,文献中有记载的就已超过10例。

导师则认为,何玲娜的精神分裂诊断需重新评估,一个精神分裂病人无法在没有特殊治疗的提前下,偶然间出现自愈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即诊断失误。

我一时拿捏不准何玲娜的情况,只能通过不断的心理咨询及刘主任的问诊记录做出判断。

谁知,就在我认为何玲娜出现误诊的空档中,何玲娜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