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152 遗作(15)【1 / 1】

故久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问题着实有点为难显然不太动脑子的米易尘。

殷岚一看他把一头乱发挠得愈发像鸟窝的反应,就知道这位临时合作者指望不上了,索性也不再等对方的意见,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分析。

“我对怪谈没有什么研究,所知基本都是来槐舟市以后,家里那几只告诉我的,所以我不确定自己的准确度有多少。但是,一个怪谈从形成到运行起来,是有固定规律的吧?具体到这次的事件中,如果假定《幻梦四章》的规律是,这个怪谈在触发后会以某种条件挑选六个受害者,通过‘凌晨三点半敲门’这种方式,把他们一一带入里世界杀死后再丢回现实世界。”

这条规律是调查局众人讨论过觉得可能性最高的,米易尘也没有异议。

“鉴于这回第一批人失踪前都看过《访客》,而同时间段内保管《清晨》和《家》的人都没事,我认为可以把‘观看《访客》’视为触发怪谈的条件。同时假设这个触发条件还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夜归》没有被封。”

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纸笔,殷岚在上面画起了自己推出来的顺序:“文老师说她不清楚《访客》和《夜归》哪一幅先完成,但从花满林自身的经历来看,我认为叙事逻辑应该是这样——夜归的花满林带回了一个被他遗忘的访客,访客造访他家导致惨案发生,最后则是失去了一切的清晨。”

<tt_keyword_ad data-title="工具类app"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28"></tt_keyword_ad>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夜归》被“关”在泉河公寓里面时,与遗作有关的怪谈没有发生,而《夜归》失窃,或者说被“释放”出来后,欣赏《访客》那幅画的人才开始失踪。

“所以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到《夜归》那幅画,把它重新封起来!”米易尘精神一振。

尽管殷岚的推理对找回已经失踪的人没有多大用,但起码切断怪谈的源头,可以避免更多的人遇害!

花满林留下的这四幅遗作触发的怪谈是米易尘以前所没有经历过的。他以前遇到的会造成人员伤亡的怪谈,一般在发生一次后就会消停一段时间,可《幻梦四章》却没有类似冷却期的存在,它被触发后就在持续不断地,一批接一批害人。

当然,其实调查局也可以尝试征得收藏者同意后先把处于管控中的三幅画销毁掉。只是根据他们以往的处理经验,一来有些实物无法成功销毁,二来销毁实物未必就能切断怪谈的传播,甚至有些怪谈没了实体的束缚后,反而会以更难控制的方式扩散。

因此目前调查局内的意见也很分裂。

这些米易尘没有跟殷岚细说,毕竟对方摆明只是想用一下调查局的情报网,不能算是真正的内部员工。他只是告诉殷岚目前对要不要销毁那些画,调查局的态度比较谨慎。

殷岚也无意指点经验比自己丰富的调查员们如何做事,他有更在意的问题。

比如,既然文薇失明和袁家小孩失踪与《幻梦四章》的怪谈不兼容,那他们经历的是不是有关联又独立的怪谈?

比如,偷走《夜归》的两个人是不是知道或者猜出了《幻梦四章》怪谈触发的条件而故意这么做,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是和袁家或袁家邀请的宾客有仇,想要借怪谈杀人,还是有别的目的?

还有,跟《夜归》一起失窃的那盏提灯身上有其他的怪谈吗?会不会不久的将来,又出现别的害人的怪谈?

“……为什么爷爷不直接把仓库里那些东西都处理掉啊。”想得头大,逆来顺受如殷岚都忍不住想抱怨了。

-

被灰白雾气层层包围的房间里,此时的气氛很沉闷。

连自称屋主的中年男人在内,在场的六个人划分出了明显的四个阵营——郭明理跟他的妻子是一组,汤倪和吴敦一是一组,房主和最后被其引进来的微胖女人则各成一组。其中,郭家夫妻那组和汤吴组互相之间是存在信任的,同时,对多半也是受害者的微胖女人,他们存在与之交换信息的想法。

但因为“房主”的存在,众人都无法敞开交谈。

察觉到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都写满戒备和怀疑,中年男人苦笑道:“我知道你们现在都有很多疑问,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不会害你们,我也是被困在这雾中走不出去的人。”

“但我们都是被某种力量拉进来的,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你却说这里是你的家,你和我们明显不一样。”郭明理作为被困最久的人,第一个站出来质疑。“而且我已经在这个房间里待了很多天了,我一次都没见到过你。”

“因为我出去找路了。”中年男人答得很顺畅。“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去碰碰运气,希望能找到逃离的办法。就算逃不掉,遇到像这位女士一样的迷路者至少还能给他们带个路。这里面没有明确的时间,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出去一次去了多久。”

与态度尖锐的郭明理不同,汤倪保持着冷静的态度接道:“请问这里面只有你所有的这间房子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建筑。以及,在我们之前,你还见过哪些迷路者?”

如果中年男人确实是个好人,那这些问题都是很正常的受困者之间交换情报。反之,这些问题就比较敏感了。

中年男人回答的态度看起来依旧很诚恳,他回忆了一下道:“就我的经验而言,这个奇怪的地方的确只有我的这间房。说是能给别人带路,其实我至今为止带回来的也只有这位女士而已。不过这间房子在雾中应该还算显眼,所以我离开期间有像刚才那位小哥一样自己进来的客人……也不奇怪。”

这话倒好像说其他人都是不速之客了。

吴敦一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这个房子真是你的家,还是你最早发现它,又无法离开这个地方,就把它当成自己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