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天大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曹丕放狠话,高览没有太大的意外,只在担架上冷哼一声:“小小年纪,好大的口气,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杀我了。”
曹丕道:“那咱们就骑驴看书,走着瞧了,本公子今天只是来提醒你一下,回营之后,你把脖子洗干净,明天上午辰时,本公子准时来取你的首级,绝对说到做到!”
说罢,便摆手对身后的士兵道:“传本将军令,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撤军回营!”
高览听到曹丕下达命令,眉头皱得跟树皮一样,觉得曹丕这小子脑袋有问题吧?
大半夜的领着大军来,就是想告诉自己,明天上午辰时攻营?
不过见曹丕军队撤军,高览也不在外面了,大半夜的,天还有点儿冷,傻子才不会回营。
士兵将高览抬回营帐篷之中的塌上之后,高览便把副将韩猛、谋士沮授给叫来了,问道:“韩将军,沮先生,曹丕这一举,着实令人费解,这小子这葫芦里,也不知道卖的什么药,他大晚上的带着几千兵来,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一声,明天早上,他要攻营?”
沮授听后认真的思考起来,他向来遇事沉着冷静,一般都是仔细思考一番,才会做出判断,这一回也不例外。
袁绍派他当先锋谋士,可以说责任重大,绝对容不得半点差池,倘若先锋大败,将直接影响着大军的士气,如果首战失败,就可能战战失败,一旦士气受损,必将影响战局,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规则。
所以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心也就代表着士气,一旦士兵产生了恐惧之心,绝对百战百败。
韩猛就没有沮授那般小心了,听高览问完,直接道:“高将军,在下觉得不无可能,曹丕这小子,年纪尚轻,为人处事都不够成熟,他来告诉我们明天攻营,也不无可能,一个小孩子,哪里会想那么多,
再说了,他总不能一个人来告诉我们他来袭营吧,他带的人少了,我们若攻他,他无论如何也招架不住的,
对了,现在曹丕引军正往回走,咱们不如趁其不备,袭其后方,必能杀掉不少曹军,为昨夜死去的将士们,报仇雪恨!”
高览听完,还真就动容了,正要下令派韩猛去追杀曹丕,沮授立刻就开口了:“高将军,曹丕虽然年纪小,但他人小鬼大,并且曹丕这小子,向来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他五岁便会背诗经,七岁会背孙子兵法,八岁会射箭,九岁会骑马,十岁便跟着曹操随军出征,宛城一战,曹丕一战成名,万不能小视。”
韩猛听到这儿,就知道沮授在跟自己作对了,一路上就是这样,凡是他提出的意见,沮授绝对反对,他说往东,沮授就说往西,他说往西,沮授就说往东,这家伙简直讨厌的要命。
二人早在出发前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在行军途中,已经彻底卯上了。
所以韩猛咬了咬牙,对沮授道:“沮先生说这话,就未免有点儿涨曹丕志气,灭我们威风了,曹丕五岁七岁九岁那些事情,都是许昌那帮人吹出来,都是许昌那帮文人为了巴结曹操,说出的溜须拍马之言。
那些人为了巴结曹操,简直是没有自己的节操,也不管有没有的事情,他们都往曹丕身上给按,在我看来,也只有孔融让梨这件事是真的,
就曹丕那小子,跟孔文举简直没办法比,一个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一个是阉人之后,沮先生不要忘了,曹丕的父亲曹操,可是曹嵩的儿子,曹嵩则是曹腾的养子,而曹腾则是一个太监,
他如何跟孔文举比?
说曹丕厉害的,大部分都是那些迎风接臭屁的人,为了巴结曹操,他们简直没有道德底线,不但夸曹丕,曹植他们也夸,沮先生不要听风就是雨,闻屁就说香,凡事得有自己的判断,知道吗?”
沮授觉得韩猛这家伙简直太过分了,沮授一般情况下,是不喜欢跟这些大老粗们一块儿行军的,若不是这回主公下的死命令,自己绝不会跟这莽夫一块儿出来。
他们仗着自己有些武艺,从来不把文人放在眼里,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一言不合就开打,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拳头,就没有别的解决方法。
途中跟韩猛就意见不合,好几回差点挨揍,若不是高览拦着,自己这会儿,估计都鼻青脸肿了。
但即便如此,沮授也绝不会向黑恶势力低头的,哪怕粉身碎骨,也要站在正义这一边。
于是道:“韩将军说这话,未免也太粗俗了些,曹丕的能力,是很多人都认同的,要不然曹操这一回,也不会让曹丕统领先锋部队,这说明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之中,曹丕就是出类拔萃的一个,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恕在下直言,在下看来,韩将军还不如曹丕有才华呢,当然了,我只是说的才华,韩将军武艺这方面,的确要比曹丕强。”
沮授可能是怕韩猛控制不住揍自己,说话的时候,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同时说韩猛武艺强,就是为了稳住他,其实言外之意,就是说韩猛是莽夫。
如此高明的言语,沮授觉得,整个袁绍集团,也只有他自己能说出来了,并且韩猛这种莽夫夫,一定不会有所察觉的。
事实证明沮授是对的,他说完之后,韩猛真就说了句:“算你还有点儿认知能力,别的不敢吹,就我的武艺,打曹丕一百个,也是绰绰有余的,对了,你说宛城之战,曹丕一战成名,这话从何说起?”
沮授道:“难道韩猛对宛城之战不了解吗?”
韩猛道:“当然了解了,宛城之战,曹操栽了个大跟头,死了大儿子曹昂,死了侄子曹安民,死了大将典韦,你说曹丕在那里一战成名,从何说起?对了,曹丕到底去没去宛城还是个问题,你怎么就知道他去了?”
沮授这时扬了扬脸,心里是非常骄傲的,他是这件事情,为数不多的,做过详细分析的人,他觉得他的思想超过了所有人,世上有几人能从宛城之战,总结出一些经验来的?
他们都总结出一些浅显的经验,不是不能乱睡别人的婶母,就是睡女人的时候,要多派点儿兵守在门外。
很多人不知道,那战曹丕一战成名了,并且在文士之中都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