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章 考古队遇险【1 / 2】

九鼎斋掌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举目眺望,只见茫茫群山之中,有一座大山挺拔巍峨,隐于层层薄雾之间。

都说望山跑死马,这话一点不假,看着高山近在眼前,可汽车开了老半天,依旧是山遥路远。

卡车行驶的过程中,我跟司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大致了解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太白山的地方。

司机师傅所说的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和张八岭,由于秦岭南北气候,地形呈现巨大差异,所以秦岭淮河这条线称为中国最重要的南北分界岭。

由于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秦岭也被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当地人称呼太白山为太乙山,据传说是太乙真人修炼飞升之地。

我在录异记里看过相关描述: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复之,故名太白。

八百里秦川尘飞扬,三千万老陕吼秦腔,眼前是磅礴的黄土高原之脊,高山有太极之境,山涧蕴藏着秀丽清雅之美,古丝绸之路以这里为起点,从此开创了民族大融合的新纪元。

卡车跨越崇山峻岭,也不知拐了多少弯,那座原本时隐时现的大山,突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透过车窗我看到脚下的山路异常的狭窄,宽度刚好容纳我们乘坐的这辆卡车,路面是开山时凿下来的碎石铺设而成,卡车开在上面左右摇晃,颠簸异常。

看得出来,一身军装的司机师傅驾驶经验十分丰富,但遇到这种路况依旧觉得十分棘手,两只手紧紧攥着方向盘,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卡车引擎时不时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声,看样子似乎快要逼近它的极限。

坐在车里的我左摇右晃,早上吃的东西在胃里甩来甩去,无数次我都感觉自己快要吐了出来,我不得不强压这种剧烈的不适感。

就在我跟屁股下的大卡车都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车子一个急刹,停在一个一个叫皮夹岭的地方。

车刚一停稳,我率先跳下了车,扶着车头哇哇吐了起来。

司机师傅走过来,关切的拍着我的后背。

“对不住啊,可能是我开的太快了,小同志你没事吧?”

我正要回答,突然胃里再次翻江倒海。

我忙摆摆手,示意我没事。

村头的大树下,迎面过来七八个人,为首的是一名身着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一副干部领导的派头。

走的近了,我发现这位领导竟有些面熟。

身着中山装的男人紧紧握住跟我同行女生的手说:“钟灵,叔叔可是好久没见到你了,一路上还顺利么?”

这名叫钟灵的女生并未跟他客套,开门见山的说:“秦主任,他们下去多久了?”

我不知道钟灵口中的他们是指谁,但这位秦主任我总算想起来了,前几天曾经到过我们店里。

从他们二人的神色中不难看出,可能出大事了。

“他们下去三天了,电报里来不及细说,事情是这样的,几天前,皮夹岭村的村民有人在山上失踪,他们搜山时发现了一个山洞,怀疑里面是一座古墓。我们考古队加上九鼎在内一共九人,准备下去营救被困的勘探队,并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也就过去半个钟头,洞里突然传来爆炸声,这次爆炸威力很大,直接把洞口给震塌了,我们这几天正没日没夜的组织救援。”

听到九爷被困在山里已经三天,我的脑袋嗡的一下,思绪一片空白。

姓秦的领导说完,问随行人员:“小王,现在进度怎么样?”

随行人员报告说:“塌方有点严重,估计还要几个钟头才能挖通。”

我们一行人在村民的指引下往山里走,一路上听秦主任的叙述,我才明白事情的大致经过。

半个月前有四个人来到皮夹岭村,自称是地质勘探所的,要在山上做地质研究,可能会有一些动静,让大家不必惊慌。

因为太白山脉盛产铜矿,这对整个国家的军事工业来说,是座不可多得的宝库,附近山上经常有地质队放炮探矿,所以当地村民对炮声早已习以为常。

一天晚上村里人正在村头纳凉,一阵轰隆隆炮响传来,不多时从山上冲下来一个人。

村民们一看此人正是前几天上山的地质队员,见他浑身是伤,众人上前询问发生什么事。

他神色慌张的说勘探队在山洞里出事了。

村长把受伤的勘探队员安顿在村卫生所,随后组织村民上山搜救,后半夜的时候,他们在山腰上找到了勘探队的装备物资,放置物资装备的附近,正好有一个山洞,跟受伤的勘探队员描述的山洞极为相似。

村民们轮番朝着山洞喊话,却无一人应答。

有胆大的村民就找来绳索,想下去看看,被村长及时制止。

村长当然知道救人刻不容缓的道理。

他推测几名勘探队员一定是误入了墓穴,遭遇了墓室内的机关埋伏。联想到那名挂了彩的勘探队员,他担心村民下去同样遭遇埋伏。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村里世代传闻太白山一带是处龙脉,自西周开始,葬在这里的皇帝和王公贵族不计其数,隔三差五的便有发现古墓的消息传到村里。

村长连夜命人给考古队送了口信。

此时的考古研究所刚成立不久,考古专业人才凋零,大都是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老派学者,和一些生瓜蛋子学生,难以担此重任。

于是他们就想到了九爷,也就是在几天前,文管所秦主任登门造访,邀请九爷一起参与此次考古营救活动。

他们找九爷除了看中九爷敏捷的身手和出色的墓葬知识积累,最重要的是九爷的父亲退休前也在相关单位工作过,大家对九爷知根知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