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斋掌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送走秦主任,九爷拿出凤佩,让我找个机会交给钟灵。
“您为什么不亲自给钟灵。”
九爷叹息一声:“钟灵跟他母亲很像,性格倔强又好强,我给她自然不会收。”
“您交代的事我自然义不容辞,可是我也想求您一件事,就是您能跟我讲讲这块玉佩的来历。”
“你父亲只字未提么?”
我摇了摇头。
“父亲一向沉默少言,这段经历他很少提及,我只知道他年轻时当过兵,后来复员回了家。”
九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你现在是九鼎斋的人了,这些事我也不必隐瞒,只是这段往事曲折坎坷,说来话长啊。”
九爷端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
三十年前,九爷正值少年,受家族的影响,九爷打小便浸淫古玩和五行风水,还曾拜师习得一些拳脚功夫,幻想自己长大后行侠仗义闯荡江湖。
此时的华夏,时局动乱,战火仍在中华大地焦灼,看到山河破碎,同胞惨遭屠戮,抗日救国一生戎马,成了九爷的毕生追求。
即使长辈坚决反对,他还是一意孤行从了军,后几经辗转在孙殿英麾下做了一名国军通讯兵。
孙殿英这人想必各位都不陌生,就是盗掘清慈禧太后墓的那位,此人阴险狡诈,唯利是从,知道盗墓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开始偷偷以军人的身份,在各地挖坟掘墓。
九爷也是在那个时候跟盗墓一行结了缘,跟着孙殿英这段时间,他对风水堪舆和帝王陵寝规制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正是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我的父亲沈茂才。
清朝末年那会儿,我的爷爷走街串巷给人相面,捎带手帮十里八村的人选坟看地。
渐渐的在周边也算是小有名气,人送外号-沈半仙。
长大后的父亲耳濡目染,开始对风水产生了浓厚兴趣,但爷爷并不希望他子承父业。
主要是因为父亲是家中独子,爷爷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读书人,不要像自己这么辛苦,天天跟荒坟和死人打交道。
人们常说三教九流,这算命就属于下九流中的行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茂才这个名字就有枝繁叶茂,才高八斗这么一层意思。
事情巧就巧在这里,孙殿英祖籍离我家不远,从军之前是附近一个小混混,因为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不少三教九流成了他的拥趸。
这为他日后投诚国军,并大肆盗掘皇陵埋下了伏笔。
日本人在中华大地蛮横残暴,百姓民不聊生,孙殿英当惯了地头蛇,但是碰到日本人这种硬茬,无枪无炮的他也得夹起尾巴做人。
他们这帮靠坑蒙拐骗度日的社会闲散,日子渐渐变得不好过。
孙殿英这时意识到,从军是大势所趋。
于是乎,他带着众手下投了国军,从副官一路干到营长。
有了一官半职后,孙殿英依旧整天愁眉不展。
虽然当兵不缺粮饷,但是手下这帮人都是喜欢吃喝嫖赌的主。
军饷对他们来说杯水车薪,下面的人怨声载道,所以孙殿英的营长干的并不踏实。
很快他便瞄上了盗墓这个一本万利的行当。
孙殿英年轻的时候,曾听说过我爷爷的名号,就想让我爷爷加入他的掘子军,给他当个倒斗参谋顾问什么的。
由于并不清楚我爷爷的底细和能耐,担心半仙这个名号浪得虚名,就想找个办法试探试探。
孙殿英身边有一名军师叫梁朗先,此人称得上是孙殿英的智囊,他悄悄给孙殿英出了个主意。
一日清晨,有人扣响我家的门,来人打扮像是富绅乡党,却无富绅乡党的痞气,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
来人自称姓王名景发,家住偃师,靠着倒腾军需粮草,发点国难小财,这不是手里有钱了嘛,就想建宗祠找坟地。
他告诉爷爷:“自己年事已高,听闻老家的城外有一处宝地,想劳烦您走一趟,看看那儿的风水合不合适,等将来长逝了以备后用。”
爷爷打量了一下此人,觉得他言行举止气度不凡,绝不是地主豪绅那么简单。
算命多年,爷爷从没听说周遭有过这么一号人物,担心有诈,就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了他。
王景发不肯善罢甘休,一挥手,随从端了一个合盘过来。
他揭开合盘上的红布,合盘上是两卷红头纸包的袁大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