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斋掌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九爷攀在洞口准备跳下水潭时,看到水池底部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潭水之中的肺鱼已经不见了踪迹,九爷大起胆子潜入了潭底。
潭水下是一堆白森森的人骨,这枚龙凤镇灵玉佩就挂在白骨上面,应该是被鱼群搅动,从水里露了出来。
九爷顺手把它带了出来。
两人回填盗洞,躲在附近的山上暂避风头,后来饥饿难耐,下山找野果时,被几名巡逻的民兵俘获。
民兵给父亲找了一个郎中看病,而九爷则被遣返回了家。
临别时,九爷将半块玉佩交给父亲,龙佩就这样到了父亲手里。
随着时局动荡,两人最终失去了联络,中间九爷尝试往老家寄过几封信,都没有得到回复,也就作罢了。
九爷给自己和我各斟了一杯茶:“这就是你我两家的渊源,这镇灵玉佩是你我两家交好的信物,今日能得见沈家后人,也算是彼此间莫大的缘分。”
我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玉佩。
“九爷,您刚才说这叫镇灵玉佩,镇什么灵呢?”
“回来后,我一直对这玉佩发出的荧光不解,于是就找到老秦,让他托人帮我检测一下,老秦将玉佩送到首都考古研究所,那边的人说这玉佩的材质是上等的和田玉,可眼睛位置镶嵌的材质却不得而知,跟目前已经发现的矿石种类匹配不上,他们说这个玉佩有微弱放射性,自然界的磁石,云母,锆石都具有放射性,不过不用担心,对人体没什么危害,至于为何会发光,应该是和萤石原理一样,白天吸收了外界光线,晚上散发光芒。老秦想留下继续做研究,我没同意。后来我偶然在一本古籍里找到了些线索,玉佩上发光的物质可能是天外来物。竹书纪年曾记载: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循光觅之,雕琢美玉,邪气不侵。后来在多次下墓工作中,发现带着这个镇灵玉确实能趋吉避凶。这让我想起了古代摸金校尉的摸金符。”
“想不到这块小小的玉佩还能辟邪,对了,难道古代也流行盗墓么?”
九爷听完轻笑道:“盗墓之风自古便盛行,大致分为官盗和民盗。民盗之人大多受生活所迫,或急于求成,想要一夜暴富,而官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从伍子胥开始,到了曹操这发扬光大。东汉末年曹操特授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两个职位,挖掘古墓以充军饷。这发丘和摸金算起来是同宗同脉,盗墓手法也十分类似,区别就是官阶和信物不同,摸金有符,现存世间的还真不少,店里就有几枚,散落民间更是真真假假不计其数,大有盗墓毛贼手握摸金符,逢人便说自己师出有门,实则都是些挖坟掘墓的普通盗墓贼罢了。而发丘有印,世间仅有一枚,上刻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大字,天底下正统摸金校尉看到这方印均要顶礼膜拜,只可惜啊,发丘和摸金两门早在清末就已经人才凋零,不复以往了。”
“不是说发丘一脉早就失传了呀?”
“非也,发丘派虽一脉相承,却星火相惜,从未中断,曹操死后这个职业渐渐被人淡忘,元末明初,发丘印到了西域恶僧杨琏真迦手里,后来元朝兵败,发丘印辗转落入朱元璋之手,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当时国力强盛天下太平,身边的谋士姚广孝给朱元璋进言,挖坟掘冢有悖伦理,实乃大不为也。朱元璋便将此物交给身边一名叫李玉的人,命其毁掉,这李玉是明朝当时出名的风水术士,怜惜这件宝物,心觉不该葬送在自己手上,于是来了个狸猫换太子,偷偷将真印复刻一份,当众将那假印毁掉了。”
我一脸狐疑的看着九爷,看九爷言之凿凿,我甚至有些怀疑,他是不是亲眼见过发丘印。
九爷并未正面回答,只是说这东西应该长眠在某人的墓中。
九爷既然这么说,我也不好继续追问,便询问起阆中盗墓之后的事。
“我被遣返以后一直没敢回家,怕孙殿英秋后算账,便开始东躲西藏,没过多久,共产党在内战中取得了胜利,听说孙殿英也被俘了,我才安心回了家,当我跟老爷子说起阆中一事,他大发雷霆,一面教训我不该擅自去挖袁老仙人的墓,一面又庆幸我能活着回来。”
九爷说完这段话,脸色突然凝重起来。
我见九爷心事重重,便问他:“您怎么了,是不是有心事?”
九爷重新斟了一杯茶,刚要送到嘴边,却突然停住了。
“我思来想去,始终觉得这件事很有可能是一个局!”
“局?什么样的局?”
“我之所以说阆中这次盗墓是个局,是因为我感觉被袁天罡给骗了。”
“九爷,此话怎讲?”
“那座墓实在是太古怪了,袁天罡何许人也,死后怎会交代后人将尸首随意葬于湖边,而且墓碑立的也太过明显,所以那座墓前前后后,被盗了不下百次,这样做实在是不应该。其次就是棺底那个可疑的盗洞,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也许挖这个盗洞的不是别人,正是那袁天罡老儿。”
听九爷这么说,我简直有点不可置信,心说天底下哪有这么缺心眼的人,死后故意让别人来挖自己的墓。
“袁天罡苦毕生心血,著有一本叫做风水志的奇书,书中暗含天文地理,星图占卜,风水堪舆的高深法门,据说这本书中还蕴藏着一个惊世的秘密。坊间市井传的神乎其神,令每一位盗墓者都趋之若鹜,他们坚信此书的孤本一定被袁天罡带到了地下。袁老儿深知自己死后必定有人垂涎这本书,所以以退为进,以攻为守,设立此等巧妙的机关,让盗墓的人有来无回。”
“您的意思是说那个山洞里的鱼和那只巨龟是袁天罡养的,就是为了对付盗墓者?”
“没错,这正是袁老儿高明之处,袁天罡深知普通墓室机关总有一天会失灵,也必将有人会研究出破解的办法,于是他便想到了万物相生相克之道,我也是无意间经过一条小河,看到有人在河边钓鱼,方才领悟其中的门道。”
听九爷这么说,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您能跟我说说是怎么一回事么?”
“盗墓贼只要前来探宝,一定会打开棺盖,受好奇心驱使,必定会发现棺材下方的那个盗洞,这样一来,刚好落入袁天罡的圈套,人一旦进入这个盗洞,很难全身而退,最后落入水池被鱼啃食,我在水下看到的那一堆尸骨印证的我的想法,即使侥幸没有被鱼分食也绝逃不过玄龟的巨口,于是龟吃鱼,鱼吃人,循环往复,龟是长寿之物,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巨龟活个千百年也不是不可能。”
我和九爷一直聊到太阳西斜,钟伯催促我下楼吃饭。
他在回民街买了酒打包了几个菜,还有我喜欢吃的羊肉泡馍。
“吉人自有天佑,你们刚刚经历了九死一生,值得庆贺一下。”
我跟钟伯一番长谈后,得知他从九爷父亲在世时就在这个家帮工,亲眼看着九爷成家立业,在九鼎斋干了大半辈子,可谓是鞠躬尽瘁尽心尽力。
酒足饭饱以后我们各自回房休息,我这才想起钟灵写给我的信。
我摸出床头的手电筒,躲在被窝里把信展开,虽仅有寥寥几行,字迹却娟秀飘逸。
“小和尚你好,感谢你为大家做的一切,你让我改变了对国学的偏执认知,但我坚持科学改变未来的初心不会动摇,最后希望你在我家工作愉快,也祝你早日康复!”
落款钟灵。
我低头闻了闻,信纸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香气混合着墨香,显得淡雅而特别。
我在多年后才得知,这个世界有一种叫古龙水的东西。
钟灵在信的末尾画了一个光头形象的我,可我怎么看怎么像一名劳改犯。
我会心一笑,心说这发型还不是你父亲找人给我剃的,非说我头发里有一窝虱子,会咬了铺子里的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