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5章 志鹏的成长【1 / 1】

爱吃猪心汤的鬼吼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能活下来,还能时不时见面,李志鹏就像他的兄弟一样,二蛋郭亮永远记得他们一起讨饭、一起被狗追、狗咬的日子。还有一起打架的日子。二蛋这时的威信,就是带着李志鹏他们打架时打出来的。

当乞丐的都让狗咬过,特别是小孩,除非有大人带着。打狗棍是人人自备,二蛋郭亮还把自己用久了的一根棍子藏了起来,不舍得扔掉。所以后来,他们最爱吃的就是狗肉。

狗肉,中药材名。本品为犬科动物狗的肉。功能主治为:补中益气,温肾助阳。治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软弱,寒疟,败疮久不收敛。李志鹏他们隔+天半个月就会弄条狗来让二蛋郭亮做。按左伯的话说:“这几年他们这些孩子饥一顿、饱一顿,难免有些府脏亏损,狗肉对他们就是最好的食疗”。他们一起挤在城边无人居住的几处破院子里。也有锅有灶,比以前强多了。

第一次二蛋自己弄了一条狗,在李志鹏住的破屋里做,狗肉熬出来,那股奇香就是随着白白的水汽飘散出来的,李志鹏、虎虎、狗剩几个小兄弟忍住哈喇子流淌,问二蛋郭亮做什么好吃的,他说再焖一下就好了,赶紧做饭先。

当时李志鹏的心思根本就已经不在做饭上面了。等左伯回来,也就到了开饭的时候。几兄弟舀好饭坐在饭桌前等待,不一会就端着满满一盘红亮泛着油光的肉,从厨房出来了。霎时间,满屋子弥散着一股醇厚的香味。

左伯问他是什么肉,二蛋郭亮就说吃了再说吧。等到他们狼吞虎咽般扫光那盘肉之后,二蛋郭亮才揭晓谜底,那是狗肉!李志鹏他们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比红烧肉(第一次吃白食,二蛋领他们吃的红烧肉)还要好吃的肉。

二蛋时常从厨房弄一些吃的给李志鹏,刚来时不合适,现在厨房的采卖,院子里许多营生都是他在做,二蛋现在每月也挣工钱啦,每月半块大洋。

王厨子知道二蛋郭亮办事牢靠,也不说什么。

头个月领工钱,李志鹏拿二蛋郭亮的半块大洋去买了许多山楂、糖,在家实验多少回才做出了糖葫芦。

糖葫芦架子需要一个粗细均匀的木棍,还要用到没有发潮的稻草。稻草尽量选择长度、宽度差不多大小的那种。稻草一定要多准备些,捆绑着稻草的秸秆要每天更换。不然秸秆捆绑着稻草时间一长,秸秆会越来越松,说不定不注意稻草一松,糖葫芦就会掉。

李志鹏手把手教给虎虎,李志鹏和虎虎爷俩每天去卖糖葫芦,这比要饭强多了,只要腿勤快,学校、大街上都好卖,生意还不错,养活自已足够了,也不用去乞讨了,爷俩问了一处住处,离李志鹏这不远。

二蛋郭亮伺侯的这家老爷太太也知道二蛋郭亮周济李志鹏,都没说什么,老太太还说他不忘本,其实更多是因为二蛋郭亮年龄虽小,这一年来这院子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能帮上忙,有了一点话语权,左伯在老爷身边几次出手,也越来越得老爷看重。老爷做的是药材生意,太原、晋中多地都有生药铺,生意不错,看这家吃食,用度就知道。

二蛋郭亮和左伯攒了一些私房钱,让老爷给他们办了户籍,算是在这城市扎下了根。二蛋郭亮已经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了,把拿到户籍这一天当做自己的生日。

虎虎大名叫陈晓东,娘不在了,他爹陈栓柱也没有手艺,在这城里找点营主也难,他们都寻思攒得钱,再弄点别的营生,都饿怕了,穷怕了。虎虎倒是唯李志鹏马首是瞻,可干点啥,李志鹏心里头也没谱。

“我要吃羊肉串”大小姐今天学校放假又来烦二蛋郭亮,一绺靓丽的秀发微微飞舞,细长的柳眉,一双眼睛流盼妩媚,秀挺的瑶鼻,玉腮微微泛红,娇艳欲滴的唇,洁白如雪的娇靥晶莹如玉,如玉脂般的雪肌肤色奇美,身材娇小,温柔绰约。再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小姐,怎么比二蛋郭亮那个失散的妹妹还粘人呢。有一次李志鹏来了,为了哄他们几个高兴,就在厨房的炭火,用竹签串着,烤了点羊肉串,撒了点盐、辣椒面,后来李志鹏给二蛋郭亮到外面铁匠铺,弄了个烤箱,大小姐隔三差五叫二蛋郭亮烤羊肉串。太太和老太太知道以后也不管,还每次要多烤一些给她们吃。

就这样过了有半年,有一天李志鹏把二蛋郭亮找来。

李志鹏思来想去,还是开一家面馆合适,街面上有面馆,但还不是后世的面馆的概念,就是手擀面倒点调料。李志鹏让虎虎陈晓东天天练和面,揉面,削面的技术,就像后世他最爱吃的大同削面一样,浇上肉捎子,加上烧肉、丸子、鸡蛋、炸豆腐等,再自己淹上的免费的泡菜,虽然没有火腿肠,但是这排场肯定是这城里独一份。

用光左伯的所有积蓄,他们的面馆开业了。一碗面端至桌前,细细一闻,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搅拌均匀,轻轻挑起些许面,放入口中,一股幽香萦绕于口中,再吸溜一声,便已是入了腹中,顿时感觉到阵阵暖意从腹中传来。你再是舀起一口清汤,放入口中,细细品尝,一股肉梢的味道闯入口中,又有些许辣意。品尝了几勺清汤忽发现肉似乎不见了踪影,忙挑起面条来细细寻找,肉粒又映入了眼帘,忙夹起几块放入口中,并没有油腻之感,细细品尝似乎还有丝丝咸意。劲道的口感,还有各种配料的交映生辉。不知不觉间,一碗大同削面只剩下掺着孜然粉的汤汁,和你满嘴的余香了。

只是这样开面馆成本要高一些,没有户籍怕是不行,二蛋郭亮让雇佣他和左伯这家的老爷寻人给李志鹏、虎虎爷俩都弄了个户籍,糖葫芦的生意,可以让给狗剩他们几个去干,这营生看着不起眼,可养家糊囗还可以。

虎虎、狗剩他们来李志鹏这儿,二蛋郭亮就把李志鹏这些想法仔细说给他们听。当然饭要一囗一囗吃,虎虎陈晓东和狗剩。从二蛋郭亮这学会做糖葫芦的手艺,搁家练去,左伯攒的几十个大洋,都给了二蛋郭亮。这一年,劫匪多,左伯几次出手,保护李家的货物。所以得到奖赏也多。

民国时期大洋所展现出来的购买力不尽相同。如李志鹏他们手中是宣统时期发行的大洋,它的价值是非常高的。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一枚银元就好比人民币一百元刚出来时候的样子。带着一枚银元走在街上,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找开的。尤其到达小商小贩那里,他们十天半月难见到一枚银元。

以当时的工资水平来看,一个手艺人一个月不停的工作,才可以挣到几枚银元。而且这个手艺人还是名声在外的“老师傅”。倘若是一个普通学徒,几个月也难以见到一枚银元。

左伯还得跟这家老爷打声招呼,老爷在这城中也有些脸面,李志鹏狐假虎威信手拈来,二蛋郭亮把他们一个一个安顿下来没有个把月弄不下来,二蛋郭亮可有的忙啦。还得和王厨子打声招呼,后厨得他多照应。

“人贫贱时相扶相帮,但共富贵就难啦。”左伯提醒二蛋郭亮和李志鹏

“亲兄弟、明算账,我们跟虎虎说好了,面馆咱们出本钱,再加志鹏一个人,他们家只出两个人,利润两家五五分成。”二蛋郭亮也怕有一天挣钱了,小兄弟们失了和气,再说这都得药铺老爷帮衬,虽说他不看这仨瓜俩枣,可逢年过节左伯总要打点打点。

转眼就是半年,药铺老爷的生意红火,李志鹏他们的小生意也不错。虽说有那混混闹事,可二蛋郭亮在这城中也是打架打出了名声,知名的几个混的,都在二蛋郭亮手上吃了亏,再说李志鹏他们干的都是不起眼的买卖,跟混混他们开赌档呀什么的也没个冲突,所以相安无事。就这样精打细算。兄弟几个攒了点钱,左伯也把他那份工钱都放在二蛋郭亮这,说是就等他给自己养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