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5章 又 第二天大家还沉浸在分粮食的……【1 / 2】

苏佑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您现在阅读的是《种田养老养娃日常[七零]》65又第二天大家还沉浸在分粮食的……

第二天清早,徐兰起来洗漱后就把一小把野菜切碎放进一个大碗里,倒进一些碾碎的玉米,拿大碗和一个装水的竹筒去地下室。

地下室通风口小,尽管在鸡圈下面铺一层厚的草木灰,鸡屎掉草木灰上除去一些臭味,味道还是不好闻。

徐兰下来打开探照灯,拿一个口罩戴上,小鸡见到光亮叽叽叫起来。

她把玉米碎和野菜倒进鸡食槽,小鸡过来吃食,把竹筒里的水倒进水槽。

然后拿出一小截蜡烛点上,固定在墙上的小方洞里,这一小截蜡烛不灭掉,等它自己燃光熄灭。

徐兰关掉探照灯,转身上台阶从里面跳出来,搬回柴捆盖住入口。

吃早饭后徐兰和唐启阳去上工,新的一天忙活开始。

当天女人们被分配干的活是脱玉米粒,要先把玉米脱完晒干,交公粮和公社换后分一半,一半留到年底再分。

干活的地点是原来的唐家祠堂,唐家祠堂是青砖建筑,里面地方不小,有好几间房子,现在是小队临时放粮食的地方。

谷子和玉米收回来要在祠堂前面的大空地和大路边上晒,晚上收进祠堂的房间,晒干称重后拉去大队粮仓。

因为红薯、土豆、黄豆、花生这几样不交公粮,收回来留出种子,在祠堂称重和算清账后直接发给小队的各家各户。

祠堂房间的墙跟在下雨的时候长一些青苔,时间一长这些地方颜色比较深,原主觉得祠堂阴森,在徐兰眼里是个有历史的建筑。

之前是老人和半大的孩子们负责脱玉米粒,速度有些慢。

被分配脱粒玉米,女人们先回家拿小凳子再来。

徐兰也快步回家拿个小凳子来,拿个箩筐装玉米棒子,坐在一个房间屋檐下脱粒。

今天的女人们很高兴,大家还沉浸在分粮食的高兴中,自家的粮缸有了粮食,也就有了安全感。

女人们开始谈昨晚做饭放了多少大米,后面谈八卦,谁家妯妯打架,谁家婆媳不和,听说谁家公公和儿媳妇不对劲,听说谁的男人行不行……

被迫听一肚子八卦的徐兰心想谁的男人不行她们怎么知道?那个谁不可能会和别人说自己男人不行。

中午徐兰和唐启阳都回家吃饭,吃完饭孩子们洗碗后回房间睡觉。

徐兰拿点玉米和野菜去地下室喂小鸡后和唐启阳在棚子下歇,她和唐启阳说:“上午我听了一肚子八卦,听说xx不行,这些女人怎么会知道?”

唐启阳厌恶说:“村里有个别老女人心理不正常,晚上悄悄去别人的房子后面偷听,然后说出去。”

村里的有些地方房子建得紧凑,很多人家没有独立的前后院,这家人的后院就是别人的后院,也就方便偷听。

村里居然有这种人!徐兰眼睛睁大。

他又说:“不仅听别人的,自己的儿子儿媳妇也偷听。”

徐兰骂一声:“变态!”,还好他们家有自己的前后院。

唐启阳:“是挺变态,变态的人哪里都有。只是变态的方向不同。”

他们那个时代有□□,恋物癖…,虐待杀人狂,都是不同程度的变态!

徐兰突然说:“不行,要教孩子们练武!”,这个社会对女孩子很不公平,晓风她们要有打几个壮汉的能力!

她们以后结婚如果被欺负要打得过男人和婆婆!

唐启阳和她说:“我是有这个想法,齐老会打太极拳,我想去和他学回来教给孩子们。”

他们会的不少但原主不会,没有借口教给孩子们。

徐兰犹豫一下低下声音说:“这个时代注重师徒传承,不像我们那时在网上随便就能学,齐老会教吗?”

唐启阳说:“不清楚,农忙过后去试问一下。”

徐兰:“要带东西去吧,我们家现在没有能送礼的东西。”

唐启阳低声说:“桃,农忙后是桃子成熟的季节,还有吧?”

“有。”

“……”。

下午徐兰脱玉米粒时又不经意听到很多八卦,事情真假不好说。

这一天玉米没有脱粒完成,第二天继续,早上徐兰一去上工就听大家谈晚稻秧苗有一点变化的消息。

王秋花兴奋和徐兰说:“我早上就听人说秧苗变绿许多,我跑去看,真的是比前两天好很多。”

徐兰和她说:“秧苗是两天一个变化的吧。”

王秋花开心说:“现在天太热又不下雨,变化不明显,但今早一看和前两天完全不是一个样。”

徐兰笑说:“这么说我们晚稻又要丰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