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个小姑娘一听恩德的话,有些不着调。
两个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道怎么回答。三狗蛋和司马昭君笑了,“哈哈哈,小姑娘,是不是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啊?你们俩是谁家的孩子啊,怎么上得来这遗腹岛的呀?”司马昭君跳下马,向小姑娘走过去。
“别动,我们手里的箭可不认得人!人熟礼不熟,对不起,在没有搞清楚你们这伙人身份之前,不可以从我们家搭建的这座大木桥上走过去。这是我爹娘再三的嘱咐我们的结果。他们俩告诉我们,这岛上的人,没几个与生俱来。且,都是和他们上了一条船,被抛弃在海滩上的。”两个小姑娘执着的重新举起手中弓箭,认真的瞄准司马昭君的胸口。
其中,稍大一点的姑娘,尤为机灵。一双眼紧盯着来人,一双手始终搭弓拉箭,一刻也不敢懈怠。三狗蛋急忙下马走过去,挡在司马昭君面前。“哪来的黄毛丫头,这么不懂规矩。看看我们年龄,怎么说也是你的长辈。晚辈手里拿着弓箭对准长辈,多没礼貌。一看,就知道你们俩缺泛教养,告诉我们,你们俩是谁家的孩子啊?说是李连宇他们家的孩子,可他们比你们俩大多啦!”
“少废话,退后,要不然我拉弓射箭了啊!快,退后,退后!”大一点的姑娘迅速调转弓箭,直指三狗蛋胸口。吓得三狗蛋急忙举起双手,“姑娘,别,别冲动啊!我们只是过路,也不是什么山野贼人,何必大惊小怪。搭弓拉箭,可不是闹着玩的呀,稍有不慎,就会出人命的的呀!”因为,他看到两个小姑娘脸上露出凶巴巴的眼神,直逼他们三个人脑门。
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不得不使得三狗蛋嘴里打啰,一双腿开始像筛糠一样的颤抖着,一边对两个小姑娘实行劝阻。
仔细面对面看一眼小姑娘,只见她们俩各自梳着一对齐腰长的大小辫子。
额头两边编着小辫子,分别从左右两边向脑后收拢着头顶黑发。上面戴着用柳树条编制的花圈帽子,一看就知道那是在狩猎时才有的伪装。为了不被动物们发现,将整个人身上用柳条树枝、或者茅草伪装起来。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对动物起到一击致命的作用。
看身上装束,不难发现,她们俩都是猎人的后代。
能搭弓射箭的姑娘,十有八九是猎人的后代。普普通通人家孩子,舞刀弄枪的还真的不多见,更何况这里是人烟稀少的遗腹岛。大凡来到遗腹岛的人,要么是从江水里爬上岸,死里逃生。
要么即是船翻人亡时,偶尔幸存下来,随波逐流被江水推到遗腹岛。
头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大小辫子编得整齐划一。
看姐妹俩年龄,也不过相差两三岁光景。再看看他们俩身上穿戴,上身穿着格子大花布。下身,穿着灯芯绒长条裤子。脚上穿着帆布鞋,身上衣服看不到一块补丁。司马昭君看到这里,不由得上下打量起自己来。
她哪里知道,这两个小姑娘是何晓氏的女儿。
因为何晓氏从李连宇手中买得娘俩,母亲没有姓氏,何晓氏给她取名为杨梅。她带来的的“拖油瓶”姑娘三岁,何晓氏给她取名为何桃;三年后,杨梅为何晓氏生下一个姑娘,何晓氏为自己姑娘取名为何梨。
可能,是因为劳作的原因,杨梅跟何晓氏生下一个姑娘之后,在日后的日子里,再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也罢,何晓氏心里想杨梅为自己生下一个儿子,希望他们能在遗腹岛继承家业。怎奈,那杨梅就是不开怀。
哪怕何晓氏没日没夜的努力,杨梅始终未能怀上。
于是,何晓氏有的是银子!
他经常骑马来到李连宇的桃花坞大街,换取食物和布匹。
司马昭君看到的两位小姑娘身上穿戴,总比自己和恩德他们身上穿戴要新艳,光彩夺目。而他们几个人身上穿戴的,无非是芭蕉树上扯下来的棕绳棕丝缝制起来的衣裤。配上芭蕉叶缝制而成的蓑衣,以及芦苇蔑编织成的斗笠作为装束。
因为,他们不知道在遗腹岛上,有一条大船,专门往返于遗腹岛和江南江北之间。这条大船,将遗腹岛上的特产,源源不断的运往内地江两岸。又从内地的江南江北,运回遗腹岛紧缺的劳动用具,以及红砖青瓦,陶瓷陶罐等等轻工业产品,包括纺织品等等。
“这样吧,你不让我们走,可以,但总不能就这样站在这里说事吧?要留下买路钱,我们这里有的是,就看你是不是能拿得动了。不过,我们也有一个条件。给你们银子不难,难的是,日后你们遭遇到我们,是我们让你给我们留下买路钱呢,还是算我们再给你们留下买路钱?看你们俩只是个孩子,嘴上没毛,做事不牢。索性,让你们家大人来和我们说话吧!”司马昭君眨巴着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看着两个小姑娘的面部表情。
何桃和何梨点点头,姐妹俩会意的让出道来说:“那好吧,就照你们说的去做。我爹娘就在屋里,你们前面走。记住,不许耍花招,否则,我们手里的弓箭可不是吃素的。刀剑无情,休怪我们心狠手辣。”
何桃大何梨三岁,遇事,总能比何梨别出心机。
何晓氏的家,在遗腹岛内地深处。
和司马昭君他们家不一样的地方即是,何晓氏他们家离开海滩有五百公尺远。在江水和他们家居住的池塘边上之间,有一条三十米宽的小河隔断南北半岛。何桃和何梨拦住司马昭君他们的去路的地方,正是他们家修建的大木桥,一桥横架南北。
欲说何晓氏在搭建这座大木桥的时候,也确实费尽心机。
两口子白天上山伐木,夜晚趁着月色打桩搭桥。幸亏,那时候遗腹岛有了李连宇的桃花坞大街。买回铁钉,铁钯钩,锔钉等等。要不然,单纯靠斧砍木凿,榫头相扣,大木桥不会有这么牢固。
一行人牵马,稳稳当当走过大木桥,转弯跟着何桃、何梨向内陆走过去一个时辰,眼前露出一座背靠石山的大池塘。池塘里,漂浮着成群结队的鸭子和大鹅。“呱呱呱,噶尔,噶尔,噶尔”大白鹅和鸭子,在池塘里嬉戏,拱濛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