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不要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出了胡同后,就看见街口扣押了几个人,看起来都很年轻。
同样的特点,瘦骨嶙峋的。他们正在被人指指点点的。
人群中还有他们的父母,也是一脸难堪,但是又无可奈何,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60年代的投机倒把罪名有多严重呢?
一旦被抓住后,会胸前挂个牌子,写上你的罪名,犯罪经过,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大群人指责,一天后做出判决。
处罚并不算严重,毕竟是不是刑事类案件。
但是被罚的经过,会很丢人,把面子和尊严都丢尽了。
何雨柱被抢,交易没有产生,有这些犯罪倾向,并不会被判决。
毕竟凡事讲究人赃并获。
秦京茹显然是有点害怕了,毕竟农村里多少会留一点情面,很少有这么大的阵仗。
何雨水则是一脸担忧,不知道想什么。
何雨柱看了,也没有说话,想走也走不了。
但凡经过的路人,都必须要聆听一遍教育。
某个领导在一旁用喇叭宣讲:“这些“破坏分子”的恶劣行为,大家要引以为戒”
等你的思想和灵魂上有了变化,就可以离开了。
确切的说,听讲半小时,然后你再走。等你回胡同的时候,他们如果还在,继续听讲半个小时,再回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但这并不是犯罪的理由。
或许我们现在看来,这个罪名很可笑,但是在这个时代是真正的有效管制粮食的办法。
60年代的产粮,并没有后来的粮食这么多。
基本上是人口多少,对应的产粮略微富余。
在古代,这种情况下,只要有奸商略微囤积一部分粮食,就会造成某一地区缺粮,从而导致该地的粮食价格暴增。
为啥我们看古装剧总会看到,某个粮商屯粮,城市粮食价格就会暴增,无非就是整个地区的粮食就那么一点,没有更多了。
如果哪个穿越者想回去打价格战,首先你得变出粮食。至于去所谓的鱼米之乡江南购买,纯粹扯淡。
古代王朝,除了官府官仓、王爷的私人仓库,还有封疆大吏或者朝天重臣的私人仓库,手里有大批的粮食,其余的人压根没有。
奸商的很多的粮食,都是官商勾结,盗取官仓获得的。
官仓,其实等同于现在的国字粮仓,属于调控和保证百姓基本生存需求的。(并不是电视里演的,宁可百姓饿死,也不放粮。一个县不放粮食,只可能是官仓没粮食了。)
说白了,这种粮食不能随意买卖的。
粮票的功能就是限制这个行为。
粮票虽然有货币功能,但它不是货币。
比如,四九城的粮票,是根据四九城具体有多少粮食储备来决定的。而且粮票的数额是低于四九城的常规储备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