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晒晒太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五章 船裁缝进入了姚眼镜的视线
船裁缝的裁缝铺子开在仙溪河的东头。
船裁缝家属于一般富裕的家道,他小的时候家里就有田产、山产和耕牛。
船裁缝因为是长孙的缘故,最受他爷爷疼爱。
船裁缝的爷爷勤快,每次到山里放牛割草都会把自己疼爱的孙子带在身边。
船裁缝骑在牛背上走山路时, 那老牛被一群土蜂攻击,受了惊吓,就把牛背上的小孩儿给摔下来了。
船裁缝落下了残疾,赶路像划旱船。
这残疾长大后,家里人让他拜到一个江湖好、手艺一流的师傅学了裁缝。
这小学徒也勤快、精明,对师傅和师娘孝顺,那师傅收他做关门弟子,就不吝教导。
三年出师后,船裁缝不敢独闯江湖,还是留在师傅身边做活路。
这样做,可以继续学习师傅的技艺,把师傅做手艺的诀窍更多的学到手。
还可以多学着师傅和师娘的为人处世。
师傅和师娘本是收他为关门弟子的,年纪不小,倒是对这个小徒弟产生了依赖心理,于是把所有的技艺翻江倒海教会给他。
船裁缝知恩图报,一直留在师傅家支撑铺面。
师傅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得意弟子。
船裁缝尽了孝道,直到为两个老的养老送终。
此后,他在仙溪河边,石桥靠着南丰山的这边开了属于自己的缝衣铺子。
船裁缝的手艺了得,既可以做活人衣裳,还善于做给亡者装殓尸体的仙人衣裳。
不过他很少做上门功夫,这是他业务实在太过忙乎的缘故。
可轮到家道富裕的户头,只要工钱给得扎实,他也不会拒绝而欣然前往。
一般的生活会有特殊关照。
船裁缝倒不会跟人家斤斤计较。
船裁缝的缝衣铺也是绸缎庄,除了为生人死人缝制衣裳和被套之类,他还就地出售来自江浙一带的丝绸,多以杭州丝绸为主。
这些丝绸分三六九等,却全是真丝真绸且一应的货真价实,没有任何欺瞒。
船裁缝的绸缎生意跟缝衣手艺同样兴隆。
金盆山李家老奶奶登仙的一身装束和所有收殓绸缎,全是从船裁缝这店铺里购买的。
手艺活也全都是船裁缝和两个徒弟经手。
这样说来,船裁缝落入姚眼镜的眼线就在情理之中。
一般的家庭,会在老人离世之前,将要放进棺材的所有装束之类准备齐便。
富裕户头要准备得稍微早一些,这不仅在于习俗,更多的是让老人在世时看到自己上路时将要带走的装束,算作一种孝顺。
金盆山李家老奶奶也是这样的。
先说那着身的长寿衣,由她老人家坐了竹轿滑杆,亲自来石桥桥头,寻着船裁缝的缝衣铺子和绸缎庄。
老者亲自挑选好料子,付过钱,交纳了手工订金,由着船裁缝择了黄道吉日,捎到口信,李家人派出竹轿滑杆接到金盆山,专程为老人缝制。
这只是这桩业务的一小部分,她老人家还得购买那覆盖仙身的七层绸缎被。
这些也得当场付银钱,具体缝制同样要待到船裁缝上门做活。
老人家在船裁缝的铺子里面忙乎了半天,就着吃过了午饭,才打道回府。
大约半年之后,船裁缝的手头上活路稍微松动了些,就择了黄道吉日,坐上竹轿滑杆,带着两个徒弟,专程到金盆山给老人家缝制寿衣、寿被全套。
老寿星家道富裕,子孙孝顺,对船裁缝殷勤招待,早中晚一日三餐,满桌山珍海味尽享,茶水糕点随时恭奉,对师徒三人侍候如高亲。
船裁缝见多了这样的世面,做手艺凭的是自己的本分,决不会因为东家酒菜饭食的优劣而做出功夫的深浅。
他那两个徒弟,虽然学着师傅的手艺,也模仿船裁缝的为人,对于这样的优待,特别上心。
于是 ,师徒三人把裁缝手艺做出了高水平,深得李家人赞叹。
热闹了船裁缝的江湖,船裁缝的名声更是兴旺。
官差丁专程而来,向船裁缝打听他所做金盆山李家老寿星的这桩业务。
船裁缝一点也不避讳,师徒三个对当年那一桩业务记忆犹新。
而师徒三个受到的恭维也历历在目。
官差丁问询过了船裁缝和他的两个徒弟,三个人对他的询问直言不讳,没有半点遮遮掩掩之处。
船裁缝的娘子倒是对官差丁客客气气,端出茶食和盛着吃食的盘碟,恭恭敬敬侍奉官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