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浴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丈夫李金堂不幸去世之后,孙秀云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
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得不促使她强压心头的万般愁苦,而冷静思考,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呢?
按说,她的孩子李兴旺,已经17岁了,该到了为母分忧的年龄了,但自己养大的孩子,自己最清楚。
李兴旺从小娇生惯养,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忧无虑的生活,李金堂生前从来没有给他压过生活的重担,在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李兴旺显得那么稚嫩和无知,指望李兴旺来担起这千斤重担,显然是不可能的。
孙秀云这位坚强不屈的女性,只有自己挺起腰板,承担起这千斤重担!
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收割已经成熟的小麦!
她找来原班雇工,安排好麦客的生活,一场龙口夺食般的小麦收割便开始了……
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跟她作对似的,小麦刚刚开始收割,一场长达二十多天的连阴雨便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割麦的活计只好被迫停了下来。
等到天气放晴,整块整块没有收割的小麦,就地全部生出了麦芽!
在农村,出芽麦的价格要下跌一半还多。孙秀云夏季的这料小麦,仅仅卖了900多个大洋。扣除收割小麦的工钱,她只落下了600多个大洋,然后,再打发掉埋葬李金堂的丧葬费,手里也只剩下400多个大洋。
她又把希望寄托于秋庄稼的大丰收上。
但命运又跟她开起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自打小麦收割完毕之后,永宁县经历了一场罕见的伏旱。
热浪滚滚的夏季,火红的骄阳整日整日地烧灼着大地,一向波滔滚滚的洛河水,几乎都要断流了,山野田间,树木花草像被晒干了一样,似乎点一个小火苗,就可以瞬间燃烧成燎原的大火,而荒村的田地早已晒得龟裂着口子……
别说秋季的庄稼了,孙秀云连秋季的玉米种子都无法播种下去!
她欲哭无泪,只好回过头来,再考虑自己的安家之地。
显然,县城西大街的房子,她已无力典当回来,而荒村这座瘆人的四合院,她又万万不敢再去居住了,而长期寄宿于娘家,也不是长久之计,怎么办呢?
她与父亲孙焕章、哥哥孙秀山商量之后,决定在双龙镇再买一块地皮,用所剩无几的钱财,再盖一座小院。
在父亲和哥哥的协助下,她又紧锣密鼓地盖起了栖身之所……
终于熬过了三个多月罕见的伏旱天气,孙秀云计划将荒村没有下种的土地,再种一些晚秋作物,多少弥补一点损失。
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没完没了的绵绵秋雨又开始了,这一场秋雨,一下就是四十八天!
低洼的田地全都变成了一片汪洋,而缓坡地则变成一条条沟壑纵横的小溪,荒村的大片田地被雨水浸泡得面目全非……
完啦,完啦,1937年,这个令孙秀云刻骨铭心的年份啊!
好在,经过半年时间的紧张施工,她在双龙镇的栖身之所,总算大功告成了。
她又再次把希望寄托于来年,她在梦中,无数次地梦到荒村那长势喜人的金色麦浪……
开春之后,孙秀云再次匆忙来到荒村,她盼望着,要在这一年,迎来一次大丰收!
然而,映入她眼帘的,不是一块块整齐的田地,而是一望无际半人多深的野草,在野草丛中,还大量夹杂着一簇簇野酸枣荆棘,她绝对没有想到,仅仅半年多时间没有管理,荒村的三百多亩地,变成了无法耕作的荒草坡!
孙秀云没有善罢甘休,她找来雇工,计划将荒芜的土地重新开垦,可是,每亩三个大洋的开垦费,又令她望而却步。
总共需要900多个大洋啊!
经过去年的大变故,她手中仅剩的几百个大洋,付过双龙镇的建房费用,已经彻底花光了。
就在孙秀云万分沮丧的时候,一个令她更加意想不到的历史事件发生了,永宁县到处都在疯传,说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就要打过来啦,一时之间,又闹得人心惶惶……
荒村的十几家老住户,一向都是依靠给荒村的东家耕种土地生活,可自从新的东家李金堂死亡之后,荒村可是真真正正变成“荒村”了,而日本人要打过来的传言,又加速了荒村老住户的搬迁。
于是,一家家老住户便很快自寻活路,全都搬离了荒村,荒村从此变成了没有人烟的荒凉之地……
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夹击之下,孙秀云只好放弃了她的美好愿景,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赶快给自己的儿子娶个媳妇,让他成家之后,能够顶门立业。
1939年春天,孙秀云几经周折,终于为儿子娶进了一个温柔贤淑的姑娘,孙秀云在李兴旺结婚之后,曾含泪郑重地将钱柜的钥匙交给儿子说:“儿啊,你今年已经19岁啦,也总算娶妻成家了,从此之后,你要顶起咱这个家业了,可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让娘为你处处操心了!”
李兴旺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1940年的秋天,随着一个婴儿的呱呱坠地,孙秀云家又新添了一口人,这个孩子,就是孙秀云的宝贝孙子——李大勇。
孙秀云始终没有忘记荒村那几百亩地,还有那个可怕的四合院,她一直在寻找机会,打算重新复兴荒村的家业。
但命运之神,一直不给她这个机会。首先是她和儿子李兴旺,多年以来,在双龙镇艰难度日,手里一直没有攒下足够的钱财,没有钱,想开垦荒村的土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其次是,这个兵荒马乱的岁月,好像始终没有尽头,1945年8月,抗战总算胜利了,可紧接着,解放战争又开始了。
在永宁县,共产党组织的县大队,与国民党的保安团,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
而永宁县共产党的县大队,主要的根据地,就在云架山。
荒村成了“拉锯”战的主要战场,老百姓们,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为孙秀云开垦那片荒芜多年的土地呢?
更令孙秀云意料不到的是,1949初,永宁县城宣告解放,新的人民政权诞生了。1949年后半年,永宁县开展了摧枯拉朽式的土地改革运动。
荒村那三百多亩荒地,连同那个可怕的四合院,作为无主荒地和房产,由城郊乡人民政府全盘接管。
随后,乡政府又广泛号召外乡无地贫农向荒村搬迁,十几户流浪失地的贫苦农民便纷纷搬进荒村,新的荒村又重新诞生了。
在乡政府的组织下,经过长达五年的开垦,到1955年,荒村的荒芜土地才被全部复垦完成。
孙秀云得知这些情况后,才彻底断绝了复兴荒村家业的念头。
但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在土改划分阶级成份的时候,她们家被划成了贫农成份,这才有了李大勇顺利入伍的政治条件。
李大勇听着奶奶回忆那惊心动魄的苦难岁月,心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反复思索着事件的经过,千般冤仇,万般大恨,集中到一点,就是那个杀害无辜生命的恶鬼!
他不由得怒从胸中起,恨向胆边生,“啪”地一下,狠狠地拍击了一下桌子,对着奶奶信誓旦旦地说:“奶奶,请您放心,孙儿一定要为爷爷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