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温水烫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墓道之中行进了几分钟后,忽然面前出现了三叉口。这时候,我看到了李新三拿出了一张羊皮递给了陈主公,莫非这就是他们之前说过的从漠河墓中带出来的那张羊皮。
我将头凑过去看了看,方巾大小的羊皮上密密麻麻地点缀着一些图案。这就有点看不懂了,一般像这种类似于藏宝图之类的东西不应该是文字吗,为何是图案。
“你看得懂吗?”朱云飞问向了我。
我摇摇头,如果看得懂的话,就有点不正常了。
“甬道、第一道门、志文碑、前室、中室、后室、耳室、主墓室、陪葬室。”陈主公和李新三两人用手指着羊皮上的指甲盖大小的图案说着。
我则被他们的这种专业知识给惊呼到了,这埋葬一个死人的地方搞得那么多名堂,看来墓主人的地位很不一般啊。否则像一般人家哪里耗的起这种人力和物力呀,大多数只是挖个坑立个碑文完事了。
“要分队吗?”朱云飞看向了李新三和陈主公两人。
“分什么队,你以为是打游击吗。”陈主公回应了一声,随后用手指向了左侧的墓道,“这边走。”
话说完,陈主公走在最前面,李新三和朱云飞随后,周祥云跟在了后面,而我则和阿宁并排走着。不是因为我怕死,在这个队伍之中,其实我只是充当了人数而已,确切的说可有可无的角色罢了。好在我不像朱云飞那样,不懂还一个劲地在瞎说。
从左侧墓道下去之后,我明显感觉到了呼吸有些困难,脚踩着地面似乎也是轻飘飘的。我小声地问向了身旁的阿宁,“阿宁姑娘,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氧气少了很多呀?”
阿宁看了我一眼,同样没有给我好脸色,“你该不会也和那个朱云飞一样吧,中看不中用。”
这女人说话为何一向是那么歹毒,就好像欠她钱似的,况且我只是随便一问,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嘛,损人干什么。看来这个女人不好惹,我在骂她的同时,也在为她未来的老公担忧着,就这样的女人娶回家,那还不如自己光棍着。
继续行进数百步之后,面前出现了一堵红墙,墙上壁画栩栩如生,有士兵、有奇珍异兽,仿佛在讲述着一种活动的场景。其中凸台上的人首鸟身壁画吸引了我的注意,该壁画中的人首像犹如西游记中的观音大士一般,左右手合十架在胸前。而其背部长着两对一大一小的翅膀,翅膀呈现出淡黄色,并且是展开的姿势。
后来通过陈主公他们的介绍以及翻阅文献查看,我了解到了这种人首兽身的东西叫做妙音鸟。最早来源于古印度中的佛教,叫做迦陵频伽。其实在《正法念经》、《妙法莲华经》和《佛说阿弥陀经》中都提到过迦陵频伽,传说它能唱出非常优美的歌声,而且堪称是天籁之音,有些古书说中说迦陵频伽的歌声能穿越三界。
在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中也有这样的妙音鸟,除此之外,在河南嵩山初祖庵、泉州开元寺等地方都发现了妙音鸟的存在。
而如今这种神兽会出现在西夏古墓之中,其实和西夏国当时奉行的信仰很有关系。西夏人最初为党项人,最初信奉天、鬼、神,崇尚巫术,迁到河西后开始接受佛教,从此佛教在西夏盛极一时,尤其是备受皇室尊崇。皇室还专门设立了宗教管理机构,有完备的宗教法。佛教兴起后,党项和周边的汉、契丹、回鹘、吐蕃等民族一样深受影响。德明时期就派使者去五台山礼佛,到了李元昊时期也曾遣使者去五台山供佛。据说李元昊本人也通晓佛学,更是推广佛教,向宋朝求赐佛经,大建佛寺佛塔,广兴佛事。
因此这墓道壁画之中出现了妙音鸟也不足为怪了,当然这些只是道听途说,真正意义上的妙音鸟实物也未曾有人见到过实物。现收藏于宁夏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鎏金铜牛,去过的人肯定都有见过,如果当时能出土妙音鸟的话,那么恐怕鎏金铜牛的地位可能随时不保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常人的思维去想,牛羊等动物在现实中很常见,因此并不稀奇。如果鎏金铜牛不是在古墓中出现,其实他的价值也就等于一般的铸铁价值而已。而妙音鸟就不一样了,光从它的造型就可以看得出来,非常的有异于现实中看到的物种。再加上西夏古国的神秘消失,因此妙音鸟则被敷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此时的李新三从背包中拿出了旋风铲的加长管,我看到了他将加长管垂直在了墙壁上,随后一直耳朵紧贴在上面。与此同时,李新三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在墙壁上敲了几下,用同样的动作在不同位置反复了好多次。
“怎么样?”陈主公问道。
“有回音,空心的。”李新三回应了声,“宁姑娘,拿出电锯。”
“嗯。”阿宁回应道,随后从周祥云手中拿过了提着的一个铁盒子,打开来一看,居然真的是电锯。
我着实被惊讶到了,原来周祥云手中提着的是这个工具,我一直以为是什么宝贝呢。
伴随着阿宁右手牵引绳一拉,手中的那把油电锯发出了链条带动齿轮的声音。此时的阿宁像一个杀人狂魔一般,双脚扎着马步,左手高高地举起油电锯的锯片,直接对着那堵墙开锯。
锯条齿轮铁片触碰着围墙的石块,发出了咔咔的声响,并时不时地有零星火花飞溅出来。
如果换成是在以前,遇到了这种情况,可能会选择另找出路,如果有不怕死的,也会采用炸开的方式。前者虽然是不被看好,但起码能保命。而后者则不敢说了,搞不好会殉葬于此。
十几分钟后,伴随着最后一块墙壁石的掉落,一个约莫一人宽的小孔锯了出来。当时我有个疑问,看向了李新三,“怎么不找机关。”
李新三看向了我,“你看这堵墙很明显是和地上的石板联为一体的,根本没有机关。”
后来李新三告诉过我,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古墓,有异于其他九座帝皇陵墓。像陪葬鎏金铜牛的那座皇陵一样,他们都是采用砾石和粗砂作为墙壁原料。这也是根据历代西夏帝皇过于自信有关系,他们认为的皇朝能够长久不衰。没曾想那些立于地面上的皇陵却被进犯的蒙古军给洗劫一空,甚至考古人员进行抢救室发觉时,连墓道之中都是尸骨遍地。
而眼前的这个陵墓却大不相同,据后来李新三的猜测以及陪葬品的分析,此墓极有可能是西夏第七位帝王李安全的女儿察合公主之墓。当然目前还尚不能验证,毕竟察合公主在生前就下嫁于古蒙古,这陵墓出现在此有背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