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根号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朱之所以轻拿轻放,还是被国运束住手脚。
在确定斩杀一片考官与学子,国运并没有降低之后。
老朱的心里就有数了。
奉天殿。
老朱罕见的召开一次大朝会。
往年,重大节日才会在奉天殿开朝会。
如果有大事要宣布,在奉天殿开朝会,也不是不可能。
“今天,将诸位臣工召来奉天殿,朕有三件事要办!”
“第一!我大明新建,众多事宜并不完善,科举举试自今日起,暂时停止举办!等到朝廷琢磨出符合大明国朝的科考方式,再做打算!”
诸位大臣听到旨意,瞬间感觉天要塌了。
好不容易盼来了科举重开,最后居然又是这种结果。
正当有朝臣准备上奏三思的时候。
老朱丝毫没有理会他们的打算。
“第二!开设贡生院,为百姓提供免费的笔墨纸砚,让天下百姓都有读书的机会。”
“第三!户部定时间,依次将各行省,掌管库银的官员进京述职!”
说完,老朱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奉天殿。
一时间,金陵城喧嚣如开锣!
不论是科举暂停,还是开设贡生院。
对百姓来说,意义都不是很大。
有几家人,能出得起钱,让自家孩子上贡生院?
虽说朝廷会承包笔墨纸砚之类的支出。
可是对于一户普通人家来说,少一个劳动力,就是缺钱。
一个人养在家中,不事生产,肯定会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更别提,开设贡生院,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上下其手。
贡生院能维持多久都不好说。
科举考试的暂停,倒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可惜,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谁有功夫天天在京城奔走呐喊?
银子够花吗?
金陵城的物价与房价可贵着呢!
外地而来的学子逐渐离开金陵城后,引起的波动便渐渐褪去了。
前两件事还算引起巨大波澜的话,老朱宣布的最后一件事情,除了在官面上有所波动,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直到——朝堂上下主管官印的官员全部被下牢狱!
短短三个月,足足近百位官员被抓进牢狱之中。
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科举考试的考官。
在众多主印官员被下狱的时候,李善长冒着危险来到老朱身边。
“陛下,如今朝堂之上,管理印玺的官员不在,朝廷无法运转。”李善长道。
“嗯,少几个盖印的官员,朝廷便无法运转了?把印直接全部提前盖好不就行了!”老朱摩挲着进一步完善的大明宝船国运重器道。
李善长心中一紧,陛下果然对于官员持空印四处上报感到不满。
他也是暗暗叫苦啊。
空印的事情,属于大家约定俗成的潜在规定。
毕竟一次年度财政核算,需要从县到府,府到布政司,布政司一通审核,最后汇聚到户部。
户部再来一次核对、审核。
一系列工作顺利完成之后,才能入库封项。
若是有一点不对劲,便需要打回去重新审核,再来上报。
若是地方近一些还好,大不了来回几天、十几天。
可云贵川以及北方诸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